雲南白藥:增速放緩的老牌醫藥龍頭,該如何把握投資機會?

10月12日,雲南白藥發佈員工持股計劃,公告顯示,公司計劃使用已回購的330萬股股份(佔總股份的0.26%)來實施員工持股計劃。公司回購成本為74.13元,按照規定員工購買價格為37.07元/股,也即不低於回購價格的50%。鎖定期為12個月,續存期為5年。


另外設立激勵基金,作為與長期業績掛鉤的獎勵部分,按(公司當年淨利潤-上年淨利潤)*15%每年計提。董監高佔激勵基金分配的70%,其他人員及核心骨幹佔比30%。

雲南白藥:增速放緩的老牌醫藥龍頭,該如何把握投資機會?


之前,二級市場的共識為:公司已回購金額距離7.6億元回購下限距離較遠,且沒有完成回購股數要求,因此緊盯著74.34元的回購價格上限,靜待投資良機,這等於是一種套利操作。


本次方案實通過後,預計剩餘股份可能不再回購,而是通過新增激勵基金的模式替代之。故而投資套利模式消失,不用緊盯著74.34元的回購價格,股價壓制因素消除。


套利這種投資模式,註定不可長久,更靠譜的方式是通過對標的做出合理估值,判斷其內在價值,然後逢低買入。一旦估值過高,不盲目迷信價投的邏輯,直接賣出盈利。如果估值提升不大,就繼續持有,分享企業成長的盈利。


雲南白藥屬於A股市場經典的價值藍籌,又經歷員工持股計劃,成為近期資本市場關注的對象,在此詳盡解讀一下。


一、雲南白藥的歷史


雲南白藥始創於1902年,是中國中醫藥的瑰寶之一。從1971年根據周恩來總理指示建廠,到1993年作為雲南首家上市公司登陸深交所,這家百年藥企是雲南省最大的中成藥生產和藥品銷售企業,也是享譽中外的老字號品牌。其配方被列為國家中藥一級保護品種,是當之無愧的醫藥龍頭。


公司現有業務涉及中藥資源、中西藥原料/製劑、個人護理產品,原生藥材、商業流動等。產品以雲南白藥系列、天然藥物系列及健康護理系列為主,共19個劑型、300多個品種。擁有兩個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雲南白藥膠囊。雲南白藥散劑)、創新發明專利101項。


產品方面,公司不僅暢銷國內,也慢慢進入東南亞,以及歐美日的國家;藥品方面:雲南白藥創可貼、雲南白藥氣霧劑、雲南白藥膏等產品雄踞國內同類產品銷量榜首;健康產品方面,2018年報顯示,雲南白藥牙膏產品銷售位居同類產品全國市場份額第二名,名族品牌第一;中藥資源產品方面,以凍乾和超子細粉技術為代表的豹七三七已成為高品牌藥材的典範。


從1999-2008年,近20年的發展中,雲南白藥營收從2.32億元躍升至267.08億元,增長近115倍,複合增速28.38%。在強勁業績的推動下,它一度力壓貴州茅臺,成為A股上漲倍數最多的股票。從上市首日的8.28億市值,到如今超過千億的市值,已經翻了幾百倍。即使買在2007年瘋牛的最高點,拿到現在不算分紅也已經是10年5倍了。正是因為投資回報率高,經營穩定,其在資本市場一直有著很高的關注度,自然也是經典的價投藍籌。


但是隨著規模擴大,從2017年末開始,其扣非淨利潤增速趨緩,投資者擔心這隻績優醫藥股遇到了成長的天花板,因此紛紛觀望起來,這也直接使得股價在近2年內做盤整震盪。由於10月12日前剛通過股權激勵計劃,而且10月14日直接封死漲停,重回市場焦點。因此在三季報待發之際,我們以中報數據為切入點,看看雲南白藥這家百年藥企,到底發生著什麼?


二、詳盡分析中報數據


(1)業績增速下降


2019年中報顯示,雲南白藥總營收138.97億元,同比增長5.72%;歸母淨利潤22.47億元,同比增長8.59%。讓市場失望的是,扣非淨利潤僅為11.35億元,同比下降25.93%,為多年來首次。


由歸母淨利潤與扣非淨利潤的差值可以得出中間夾雜約10億的非經常性損益。這說明本就不及預期的淨利潤增速裡面還夾雜水分。


近一步閱讀報表可知,引起扣非淨利潤大降的原因有兩個,其一:長期股權投資取得的收益過於豐厚,貢獻了利潤總額的51.18%,為12.66億元。其二:存貨跌價準備和應收賬款壞賬損失共計減值2.68億元,且由於發生其他應收賬款損失導致信用減值了2.8億元,合計發生減值5.49億元,較歷史年份有明顯提升。這個“一增一減”直接導致損益表中扣非利潤鉅變。


同時2019年中報歸母加權淨資產收益率為5.57%。其實從2013年中報開始這個數據就不斷下滑,只是去年同期是8.61%,這次同比下降幅度高達-3.04%,創出下滑之最。這也足以看出公司盈利能力的下降。


其次再看現金流表,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從去年同期19.69億元,降為-4.51億元,同比大降122.9%。上一次經營性現金流為負,還是遙遠的2011年。細查報表可知,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在於經營性應收款增加16億元(票據佔多數),以及經營性應付款減少3.4億元。


同時,可以看到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週轉天數,從2018中報的139.79天,變為2019年中報的144.17天,同比增長4.38天。因此可以看出公司供應鏈管理效能的下降。最新的三項費用率為17.08%,同比去年中報提高0.45%,這主要是由管理費用率上漲0.77%導致的(由於高管薪酬改革以及中介服務費增加所致),因為其他兩項中,銷售費用率同比下降0.62%,財務費用也同比下降了0.39%。


再看週轉效能,存貨週轉天數2019年中報為389.75天,同比去年中報的352.12天,慢了37.64天,反應出銷售的疲軟。資產週轉率2019年中報為35.64%,同比下降9.66%,說明公司整體運營能力在降低。


2)經營依然穩定


2019年中報毛利率29.04%,和過往基本持平,證明公司雖然營收經營增速放緩,但並沒有被迫降低毛利率以換取市場。說明產品沒有失去市場競爭力,也暗示著公司營銷戰略的穩定。


2019年中報公佈的負債率為24.51%,同比下降8.62%。而且其中最為體現負債成本的有息負債率僅僅為1.9%,同比下降4.19%。同時雖然經營性現金流淨額為負,但是最新中報顯示貨幣資金為129.8億元,同比增加266.6%,而且貨幣資金佔比(貨幣資金佔總資產比例)為27.25%,對於去年同期提升大幅15.29%,這一切都說明雲南白藥有著充裕的現金流,實行的是穩健財務戰略。


另外,雖然應收款項增長很多,但是同時預收款項也實現了增長,最新中報顯示,雲南白藥預收賬款7.6億元,同比大幅提高73.85%。而且負債表中預付賬款為6.37億元,同比降低10.39%,這說明在供應鏈管理效能上,雲南白藥只是優勢減弱,而不是一片頹然。


(3)一個猜想


看完中報,有個猜想:雲南白藥在主動收縮。因為要執行股權激勵計劃,所以也許是有意壓低業績,表面上淨利潤增長了,但是卻留下扣非淨利潤下降這樣一個引子。這打亂了市場估值的節奏感,使得一般投資者產生糾結,不易判斷經營業利潤何時復甦。直接的後果就是,市場多空分歧明顯,不易形成惜售行情。有利於企業估值維繫在低位區間,方便公司回購自家股票,以實施股權激勵計劃。這樣財務成本比較小,而且回購價格越低,按照一半折算分給員工的價格也越低。


這種猜想的支點就在於,如果用杜邦分析法逐項拆解淨資產收益率的因子就會發現:表面看ROE降低了不少,但是資產淨利率沒跌,營業淨利潤還漲了,只有權益乘數下來了(也就是槓桿倍數),同時週轉次數也在下降。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隨著資產總額的大幅上漲,其負債率在下降。這至少說明雲南白藥在過去的1年裡面,根本就沒有主動擴張的意思。

雲南白藥:增速放緩的老牌醫藥龍頭,該如何把握投資機會?


同時雖然營收和淨利潤增長不及預期,但是損益表中的淨利率為16.14%同比提高3.59%,結合毛利率的穩定,以及充裕的現金流,可以看出公司依然是醫藥龍頭,競爭力依然在,只是裝死而已。


三、如何估值和把握投資機會


上面分析了雲南白藥這隻績優股的財報,但是對於投資者而言,這只是前戲,理解和踐行存在的距離,見證了一個投資者的成長。讓我們具體看一下如何估值,以判斷買點。


(1)PB維度:安全邊際


按照價值投資理論中安全邊際的概念,很注意股票的市淨率。以2019年10月18日收盤來看,雲南白藥市淨率2.85倍(這裡需要自己計算,而不能簡單查閱同花順或者雪球數據,因為是7月初股本變動過,正好過了中報,又沒到三季報。所以一般軟件顯示有誤。計算方法為,用淨資產總數359.56億元除以最新總股本12.77億股,算出每股淨資產28.1元,再用2018年10月18日收盤價79.85除以28.1,得到2.85倍市淨率),10年週期內最新PB分位點為2.69%。


這已經是相當低的估值了,但歷史最低市淨率2.59倍,就發生在2個月前的2019年8月9日,說明雲南白藥要麼在一個箱型整理通道,要麼在下行趨勢中。


作為投資者,面對低PB分位點時,往往面臨考驗,因為明白機會不錯,想下重倉,但是又怕業績面臨拐點,不是表面的低估,而是頹勢確立。因此按照極限市值理論,我們用歷史最低市淨率2.59乘以最新的淨資產28.1元,算出毛估極限股價72.8元。此數值主要是判斷倉位和股價的匹配度,對於具體的買入區間還需繼續探究


(2)PE維度:盈利估算


如果以最新12.77億股本為基點,2018年末每股盈利已不是炒股軟件所顯示的3.18元,而是2.59元。對應現在的股價,即時市盈率就是30.83倍。考慮到非經常性損益對近期雲南白藥盈利影響巨大,因此使用PE分位點誤差較大,這點要心中有數。


從近5年PE中位點數據可知,雲南白藥市盈率均值在27-28倍,對應股價為69.93-72.52。這從概率上意味著:如果在此價格區間買入並持有,掙錢的概率較大。但注意下,分位點的本質是從歷史看估值,它有點機械唯物論的味道。投資更需要未來的視角,因為讓我們推算一下淨利潤增速。


雲南白藥:增速放緩的老牌醫藥龍頭,該如何把握投資機會?

(3)PEG維度:增速預估


PEG是華爾基傳奇基金經理彼得林奇最信賴的指標,也即市盈率/淨利潤增長率。當PEG小於1,就是潛力股。但這個公式運用有前提,就是代表G的淨利增長率必須穩定(所以週期股不能用),因此雲南白藥這種醫藥藍籌比較適用。


從wind數據庫機構預測數據可知,預估未來雲南白藥淨利潤增速在12%-14%。而現在市盈率為30.83%,因此二者相除可知PEG=2.5-2.2,暗示股價高估。

雲南白藥:增速放緩的老牌醫藥龍頭,該如何把握投資機會?


當PEG=1,也即PE=G時,就是理論的臨界買點。由此可看出券商對於雲南白藥的悲觀,因為按照他們預測的14%淨利潤增速,可建倉點就是14倍市盈率,對應的股價3.15*14=44.1。但是實際以近20年的數據看,雲南白藥歷史最低PE是2014年10月7日的20.4倍,對應股價即為20.4*3.15=63.441元。


這將近20元估值的價差,代表著投資的精髓,當用歷史的眼光回眸,再用發展的眼光展望之時,兩種邏輯價差如此之大,而且都能自恰。投資者必須跳出財報分析的視角,以更廣的維度思考問題的本質。


(4)綜合維度:超越財報


2019年中報顯示,雲南白藥被平安人壽減持170萬股,而且這還不是全部,未來可能繼續減持。這些股東來自於2008年雲南白藥的定向增發。平安人壽對於減持原因有簡短的聲明,並非不看好公司,僅僅是需要現金流運轉,這暗示著未來有一定行情風險。


同時美股高估明顯,長期國債和短期國債利率已經多次發生倒倒掛,一旦美股發生系統性風險,會通過QIFF途徑影響整個估值體系,機構投資者面對贖回壓力,必然減持藍籌股。這些會導致雲南白藥估值的波動。


因此,通過分析我們明確雲南白藥合理買入價格在63-72元,但是注意一下這都是極限估值法,行情有時不給你那麼便宜的買入機會,因此也要考量機會成本的代價,買入價格可適當放寬一些。比如機構預測雲南白藥2020年每股收益3.11元,降息週期中,無風險債券收益率為4%,對於理財產品而言PE就是25倍,那麼3.11*25=77.75,這個大概就是雲南白藥最高的買入價格,而且倉位不能重。一旦跌到72元,甚至更低,且盤面出現明顯縮量,才能慢慢加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