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天下大定,分封諸侯,以藩屏周。

大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開始討伐商紂,周武王軍在牧野大敗商紂軍,至此商朝滅亡,周朝建立,始稱西周。

周天子天下大定,分封諸侯,以藩屏周。

周武王代替商紂取得天下後,為了牢牢控制住原商朝的的領土,他採用了“分封諸侯,以藩屏周”的策略,周武王開始分封天下,將王族宗親、功臣貴族、商朝遺族分封到全國各地為諸侯,並將分封地的土地和人民劃分給這些諸侯國管理,諸侯國君的爵位有高低,面積也大小不一,諸侯必須服從周王室,按期納貢,並隨同作戰,共同拱衛周王室。

據《荀子儒效》記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這種現象是古代分封制所產生的,也是中國目前許多姓氏的源頭。
周天子天下大定,分封諸侯,以藩屏周。

爵位等級

爵位,就是周代及古代統治階級內部等級關係在法律制度上的規定。周代的最高統治者是王,比如周文王,周武王。

周武王分封的諸侯國有五個等級,即:公、侯、伯、子、男”五爵。在先秦兩漢文獻中,周代諸侯劃分為五等,這是不容否認的客觀事實。

《左傳》襄公十五年載周代的列位等級說:“王及公、侯、伯、子、男、甸、採、衛、大夫各居其列。”《國語·周語上》載周襄王說:“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規方千里以為甸服。其餘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寧宇。”《逸周書·職方氏》說:“凡國,公、侯、伯、子、男,以周知天下。凡邦國大小相維,王設其牧,制其職各以其所能,制其貢各以其所有。”

一、公爵

西周的公爵分封的是王室宗親和前朝貴族,封地有方圓百里,可以組建“三師”軍隊,有較大的獨立性。

公爵諸侯國只有七個,分別是:宋國、杞國、祝國、焦國、薊國、陳國、虢國,其中虢國的開國君主虢仲是周文王弟弟,周武王的叔叔,所以被周武王封為公爵;

其餘六個公爵諸侯國,都是前朝貴族後裔。夏禹的後裔分封在杞國,商湯的後裔分封在宋國。黃帝、炎帝、堯、舜的四個後代,分別被分封為薊國、焦國、祝國、陳國。不過,在進入到東周,以上七國不僅爵位有所變化,也陸續被周邊諸侯國吞併。

二、侯爵

西周的侯爵封地也是方圓百里,在周初,齊、魯、衛、晉、燕諸國都是侯爵,守衛著王室的東、北、東北、東南邊疆。

周天子天下大定,分封諸侯,以藩屏周。

三、伯爵

西周伯爵的諸侯,多為文獻記載較少的小國之君,有的是畿內封君,如榮伯、井伯、杜伯、單伯、散伯、徵伯、過伯、夷伯等。春秋時代明確稱伯的國君,主要有鄭伯和曹伯。周平王東遷時秦國護駕有功給予升爵一級的獎勵,從子爵改成伯爵。

四、子爵

金文中的子明確屬於爵稱的,主要有北子和沈子。文獻中其他諸子,尚無金文印證。楚國國君開始的正式書籍記載為子爵。後來其國君請求該封爵位不成而自封楚王。

五、男爵

春秋所見男爵僅有許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