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深夜為爸爸做手擀麵慶生,孩子有多暖,就看是否有這樣品質

寒門雙胞胎保送名校博士,卻在烈日下陪母打工,原因竟是這樣

我們常說:父愛如山,母愛似水。

父母總是傾盡心力"富養"孩子,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最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只求為孩子的未來添磚加瓦。

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很多孩子把父母的一味付出、不計回報的"富養"當成是一種理所當然,然總有一些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用自己稚嫩的雙手,為父母捧上最平淡的幸福。

女兒深夜為爸爸做手擀麵慶生,爸爸邊吃邊落淚

雲南西雙版納,一小女孩為了能讓爸爸趕在上班之前吃上一碗生日長壽麵,竟半夜偷偷起床,親手為爸爸做手擀麵。

只因爸爸每天早上6點鐘就要起床上班,孩子既心疼爸爸為家庭的付出,又不想耽誤爸爸上班時間,當然更希望爸爸能吃上熱乎的手擀長壽麵,因此,特意在深夜爬起來為爸爸準備。

看著女兒特意為自己做的生日長壽麵,女孩爸爸感動到落淚,雖然淚水混著麵條下肚,但那卻是幸福的滋味兒。

女兒深夜為爸爸做手擀麵慶生,孩子有多暖,就看是否有這樣品質

7歲男孩手擀500張包子皮,我多擀一張皮,爸爸就少擀一張

陝西7歲男孩趙澤華每天早上6點鐘就起床,趕到父母的包子鋪幫忙,各種活計手到擒來,尤其是擀包子皮,那真可謂是孩子的絕活,平均3秒擀出一張皮,每天差不多能擀500張。

當有人問及為什麼想要給爸媽擀餃子皮呢?

孩子的回答感動眾人,他說:我多擀一張皮,爸爸就少擀一張,我多幹點活,爸爸就可以休息一會兒。我每天就只累一個小時,爸爸媽媽每天要辛苦九個小時,爸爸的頸椎都麻木了,媽媽的腿也腫了,每天吃的藥很苦很苦。

女兒深夜為爸爸做手擀麵慶生,孩子有多暖,就看是否有這樣品質

寒門雙胞胎保送名校博士,卻仍在烈日下打工,只為替母分擔

江蘇徐州雙胞胎兄弟李國平和李國安,品學兼優,寒門貴子,即使兩兄弟一個被保送北大直博,一個被保送中科院碩博連讀,但他們因心疼母親在工廠打工的辛勞,以及供他們兄弟兩讀書的不易,假期毅然選擇陪伴母親在腳手架工廠打工,就算頂著烈日連續作業,汗水溼透了衣衫,但他們毫無怨言,全心想著替母分擔。

女兒深夜為爸爸做手擀麵慶生,孩子有多暖,就看是否有這樣品質

雙胞胎母親說:我們一直覺得只有上學這一條出路,不上學沒有出路 。

所以就算起早貪黑,再苦再累,他們也要供孩子學有所成,而孩子們也不負眾望,將他們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化作上進拼搏的動力,還總是貼心的為家庭儘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責任。

每當看到這樣的孩子,很多父母都會感嘆一句:別人家的孩子。

語氣中或是無奈,或是羨慕,或是恨鐵不成鋼的埋怨。

但很少有人去思考懂得體諒父母的孩子,身上所具有的一種品質。

那就是他們都擁有同理心。

怎樣才算擁有同理心?

用布琳•布朗博士在TED演講中的話說:同理心是感受別人的感受,為了理解別人,我們必須先觸碰到自己心裡可以理解別人感受的部分,從而建立和他人之間的一種連結。

而這些孩子正是從自己內心理解父母感受的部分開始,站在父母的角度,設身處地的考慮父母的付出與不易,難處與壓力,所以才會儘自己所能,為父母充滿疲憊的心注入滿滿的溫情。

正如我們常說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只有孩子懂得父母心,才能理解父母行。

不僅如此,杜克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曾經針對同理心做過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他們記錄了超過750個孩子的成長經歷,發現那些在幼兒園時就表現出樂於分享、喜歡幫助別人的孩子,很多都考上了好的學校,找到了好的工作。

這也說明擁有同理心的孩子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上都擁有很大的優勢。

孩子缺乏同理心的後果

曾經,一個偶然的機會在網上看過一個網友投稿的帖子。

一個男生向別人傾訴:我是男生,家裡的獨生子,現在都28歲了,還和父母一起住,父母這些年難道一分錢都沒有攢嗎?為什麼不給我買房呢?我好多同學朋友都是父母給買的房,他們不給我買房,我壓力太大了。

女兒深夜為爸爸做手擀麵慶生,孩子有多暖,就看是否有這樣品質

從這個帖子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幾個信息點:

  • 這位男士28歲還未獨立,仍在啃老
  • 懷疑父母有錢卻不給自己買房
  • 同學都是父母買的房,我的父母也應該為自己買房
  • 父母不給我買房,讓我壓力太大,潛臺詞就是,父母的做法太自私

從頭到尾這位男士就只站在自己的立場,考慮自己的難處,考慮自己的利益,卻從未想過換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為他們著想。

這就是典型的缺乏同理心,凡事只顧自己,不想他人的表現。

而這樣的孩子不管是在家庭生活還是人際交往方面都會有很大的問題,因為他們總以自我為中心,很少沉下心來去感受別人的感受,去了解別人的苦衷,去認同別人的立場。

只因他們的心裡眼裡就只有自己。

作為父母,肯定也不希望自己辛苦培養的孩子,卻是一個不懂感恩沒有同理心的人。

因此,父母應該從孩子幼時就要開始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女兒深夜為爸爸做手擀麵慶生,孩子有多暖,就看是否有這樣品質

那麼,父母要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呢?

  • 引導孩子洞察別人的情緒

有同理心的人往往能很快洞察並識別別人的情緒,從而思考別人之所以會產生相應情緒的原因。

與之相對的,缺乏同理心的人不僅容易忽略別人情感的變化,還會對自己加諸在別人身上的苦難毫無概念。

因此,引導孩子洞察別人的情緒就顯得尤為重要。

父母在日常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如果孩子有冒犯到自己,或者做出了一些錯誤的行為,這時,父母千萬不能覺得無傷大雅,或者認為這就不是事兒,而避而不談。

這不但會降低孩子對情緒的識別度,還會讓孩子在日後的生活中冒犯了別人而不自知,用我們常說的話就是:連什麼時候得罪人得都不知道

相反,父母應當告訴孩子你這樣的做法打擾到我、傷害到我或者你這是不對的,並且把真實的感受告訴孩子,讓孩子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行為的同時,也能洞察別人的情緒。

女兒深夜為爸爸做手擀麵慶生,孩子有多暖,就看是否有這樣品質

  • 引導孩子感受別人,並表達出正確的情緒

同理心所包含的一個最重要的點就是感受他人,換句話說就是:將心比心,推己及人。

如果我們僅僅是不停地給孩子講道理,告訴孩子,我們一定要考慮他人的感受,這樣做的結果往往就是,你不停的說,但孩子卻從未入耳入心。

那麼,具體要如何做呢?這需要分兩方面來做:

對於年幼的孩子,由於這個階段孩子的心智不夠成熟,讓他們直接理解別人的情緒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孩子玩角色扮演,讓孩子融入角色,體會角色的情緒,並引引導孩子說出正確的情緒感受。

當然,由於孩子年齡小,我們僅僅引導孩子說出簡單的感受便可,比如:不高興、不開心、難受、害怕諸如此類的簡單詞彙即可。

對於年齡稍大的孩子,我們可以引導孩子換位思考,讓孩子想象一下,如果你站在他人的立場上會怎麼想,怎麼做,讓孩子進入別人的情緒世界,並且要求孩子清晰的說出具體的感受。

這樣孩子才會真正的體會別人當下的心情,從而體諒別人、理解別人。

女兒深夜為爸爸做手擀麵慶生,孩子有多暖,就看是否有這樣品質

  • 父母以身作則,發揮好榜樣的力量

我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幫媽媽洗腳"的公益廣告,媽媽為奶奶洗腳的畫面被孩子看見,孩子立馬也有樣學樣的端來一盆水幫媽媽洗腳。

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作為父母,我們要讓孩子擁有同理心,在對待孩子、對待周圍的人事物時也要擁有同理心。

正如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所說:"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用一朵雲去推動另一朵雲,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

只有當父母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孩子才會成長為我們印象中的樣子。

女兒深夜為爸爸做手擀麵慶生,孩子有多暖,就看是否有這樣品質

培養孩子需要時間,雕琢孩子需要耐心,但只要我們始終堅持,終究會收穫想要的結果。

注: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