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女孩求助:“被爸爸要求一起裸睡,應該拒絕嗎?”

知乎上有位網友求助:

“父女之間該不該避嫌?”

樓主是位23歲的女生,但父親與她相處時,常常不注意尺度。

他會要求女兒與他共用水杯,毛巾,吃他剩下的半個西瓜,要親,晚上要求一屋睡覺,甚至裸睡,以此來表示親密。

女生覺得很彆扭,又不好意思提出,只好到網上求助。

“這是我的問題?是我想多了?”

23歲女孩求助:“被爸爸要求一起裸睡,應該拒絕嗎?”

我覺得真不是。

稍微搜索一下,其實類似的提問還有很多。

“親姐弟/兄妹之間要不要避嫌?”

“表姐弟之間要不要避嫌?”

“如何看待母親在兒子成年後依然不懂避嫌的舉動?”

“男朋友跟他姐姐去外面工作睡同一間房間,我理解不了,都是成年了為什麼不避嫌?”


下面的評論也兩極分化。

有人覺得親姐弟沒關係,表姐弟才需要避嫌。

有人覺得不是故意的就沒關係。

有人堅決反對,覺得異性親屬間本就有避嫌的必要。

所以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

到底異性親人尤其是父母子女間,要不要避嫌?

23歲女孩求助:“被爸爸要求一起裸睡,應該拒絕嗎?”

前段時間羅志祥被曝出軌時,他和母親間的一些大尺度舉動也一併被曝光。

包括當眾舌吻。

23歲女孩求助:“被爸爸要求一起裸睡,應該拒絕嗎?”

親密合影。

23歲女孩求助:“被爸爸要求一起裸睡,應該拒絕嗎?”

在演唱會上曖昧喊話:“我媽媽說你老爸,有你今天一半就好了,我就要生兩個。”

23歲女孩求助:“被爸爸要求一起裸睡,應該拒絕嗎?”

怎麼看都讓人覺得彆扭。

種種跡象讓人懷疑,如此怪異的母子關係,是否對羅志祥的性觀念產生了負面影響?

羅志祥的好友吳宗憲,也常常和自己的女兒有“越軌”舉動。

年近花甲的吳宗憲,常常在公眾場合對女兒又親又抱。

23歲女孩求助:“被爸爸要求一起裸睡,應該拒絕嗎?”

甚至有一次在活動中,還上手為女兒提抹胸。

23歲女孩求助:“被爸爸要求一起裸睡,應該拒絕嗎?”

要知道,他女兒今年已經28歲了啊。

被抱住的時候,女兒滿臉的不自在,憑誰也看得出來。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只是他們親人間表達親密的方式,也沒什麼吧?

是,父母子女之間應該保持親近的感情。

但有些表達親密的方式,並不適合親人之間。

韓國有一檔綜藝節目,叫《同床異夢》。

一位50歲的爸爸向節目組求助,說小女兒正值青春期,以前還能親親抱抱,現在卻非常抗拒,他很苦惱。

在節目上,女兒一看到父親就往旁邊躲,看來確實是和他不親。

似乎真是個心酸的爸爸。

但當鏡頭來到家中,真實的情況是什麼樣的呢?

為了叫小女兒起床,爸爸的做法是擠到她床上,抱著她。

女兒奮力反抗,但無濟於事。

臨走時,爸爸還拍了下她的屁股。

23歲女孩求助:“被爸爸要求一起裸睡,應該拒絕嗎?”

和大女兒在客廳時,爸爸要枕著她的腿休息。

23歲女孩求助:“被爸爸要求一起裸睡,應該拒絕嗎?”

時不時就抱著女兒要親一口。而大女兒的表情,顯然是已經習慣了。

23歲女孩求助:“被爸爸要求一起裸睡,應該拒絕嗎?”

一家人平時坐著聊天,小女兒說想要買衣服,爸爸馬上湊過去撅起嘴說:用親親來要吧。

23歲女孩求助:“被爸爸要求一起裸睡,應該拒絕嗎?”

一整天下來,這樣的親親抱抱出現了無數遍。

這樣的家庭生活,大女兒看起來是已經習慣麻木了,小女兒卻十分抗拒。

在節目中小女兒也說,她明白爸爸是愛她的,但這樣的方式她接受不了。

爸爸也道了歉,表示自己以後會有所剋制。

但爸爸的行徑已經給女兒的成長造成了多大的影響呢?

也許永遠不會有人知道了。

也許爸爸真的只是想通過這種方式向女兒表達親近。從他在節目上的表現來看,他確實是個很喜歡擁抱的人,一見到主持人劉在石就來了個大大的擁抱,大家還以為他倆早就認識。

但對女兒來說,這就是成長中極大的困擾。

23歲女孩求助:“被爸爸要求一起裸睡,應該拒絕嗎?”

女兒已經長大,有獨立的思想,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早就有了性意識。

她會困惑,到底父親在自己人生中處於一種什麼樣的角色,為什麼能和男朋友一樣親密。

如果對這樣的父親不再提防,以後是否要提防別的男人呢?

所以親人間再親密也是有個度的,特別是異性親屬。

沒有界限感的親密,可能會對家庭關係和人格發展產生永久的負面影響。

要知道,孩子的性意識是在與家人父母的相處中不斷構建的。

父母隨意狎暱的舉動,會讓孩子錯誤地理解身體與性。

23歲女孩求助:“被爸爸要求一起裸睡,應該拒絕嗎?”

當父母可以與孩子肆意的親親抱抱,任意觸碰敏感部位,孩子會不會也將其他人的越界行為,當作善意的表達?

要知道七成的性侵案件,都是來自熟人之間。

當孩子習慣了這些無所顧忌的親密,也就喪失了自我保護的意識。

來自叔叔伯伯阿姨的“親密舉動”,他們又怎麼懂得拒絕?

即便幸運地躲過了侵害,孩子長大後的性心理也會受到影響。

有一個心理學名詞,叫“戀父情結”。

在孩童時期,女孩本來就會對父親有更多的依戀;但有著“戀父情結”的人,在長大後也會延續這種情感,對父親病態依戀,甚至敵視母親。

23歲女孩求助:“被爸爸要求一起裸睡,應該拒絕嗎?”

延伸到感情生活裡,她們會對與父親一樣年長的男性或有權威的男性盲目崇拜,沉淪進一種畸形的愛戀中。

那些聲稱只愛大叔的女孩,多多少少就是戀父情結作怪。

戀父情結的出現,一大部分正是因為童年或青少年時父親的過分親近,讓女兒無法從對父親的依戀中解脫出來,反而可能將父親看作是自己的情人。

與之相對的“戀母情結”,也是同樣的道理。

陷入戀父戀母情結的孩子,在成家後依然對父母親有著極大的依戀,無法獨立維持家庭生活。

這在另一半眼中,又是家庭矛盾激化的一個導火索。

在這樣畸形的家庭關係下,婚姻愛情也無法長久。

23歲女孩求助:“被爸爸要求一起裸睡,應該拒絕嗎?”

到這裡,你還覺得異性親人、父母子女間不應該“避嫌”嗎?

所以說:

父母子女之間,保持“分寸感”非常重要。

曾聽過很多年輕人抱怨:

“爸媽常常不打招呼就進我房間。”

“我發現媽媽偷偷翻了我的網頁瀏覽記錄。”

“我媽會事事管著我,連微信運動多走了幾步都要過問去哪了。”


在父母眼裡,這樣的行為是保護,是親近。

但在孩子眼裡,這就是越界,是被控制。

23歲女孩求助:“被爸爸要求一起裸睡,應該拒絕嗎?”

看到過一個新聞。

上大一的女兒被父親拍賴床視頻,發家人群。

女兒還在床上睡覺,父親直接進門掀開被子,拍下了視頻發群。

氣得女兒操起剪刀,和父親對峙。

原來女兒三點有網課,父母看到她兩點還在玩手機賴床,生氣不已。

但女兒覺得很委屈:自己一直在做家務,也沒有總在玩手機。

更何況自己已經長大,總該有點個人空間吧?

這對父母大概沒有意識到:女兒已經成年,不再是小棉襖。

肆意侵入她的私人空間,這不是管教,是冒犯。

23歲女孩求助:“被爸爸要求一起裸睡,應該拒絕嗎?”

一位網友也在知乎上哭訴:

一次她洗澡時,父親突然推門進入,雖然馬上關上了門,但一絲不掛的身體已經被看個精光。

女兒覺得很委屈,躲在房間痛哭。

父親卻覺得無所謂,說看了又能咋地。

母親更在一邊幫腔,說她小題大做。

這些父母似乎從未明白: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的私有物。保持分寸保持距離,是最基本的相處之道。

23歲女孩求助:“被爸爸要求一起裸睡,應該拒絕嗎?”

長大的鳥兒自會離巢飛翔,離家的海龜自會奔向大海。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世間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逢,唯有父母與子女的愛是指向分離。

父母要學會適時與孩子“劃清界限”,學會“避嫌”,掌握相處的分寸感。

正如周國平曾言:

分寸感是成熟的愛的標誌,它懂得遵守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這個距離意味著對於對方作為獨立人格的尊嚴。

剋制、審慎、界限、尊重,才能養育出健康獨立的孩子,收穫自由和諧的親子關係。

有距離的關係,才最融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