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张文宏说不许喝粥就会被骂?

疫情一开始张文宏医生就火了。他是持续地火,一直火到现在,我感觉影响力不比钟南山院士差。

之前我在一个小规模群里还说:他这么火是因为他比一般科学家“有魅力”——敢讲话、能讲话、讲大众听得懂的话,这种魅力一般科学家还真做不到。

但是魅力是有代价的。这不,前两天张文宏医生表示,疫情期间一定要让孩子吃得有营养,不要喝粥。

结果就炸了,一大堆人开始揪着“凭什么不让喝粥”说事,典型的比如:


为什么张文宏说不许喝粥就会被骂?

直接指责他“崇洋媚外”,还“太过头”。

在一干大V的煽动之下,很多人也开始质疑和不满,参与到对张文宏的攻击当中。

不要喝粥、建议喝牛奶就是“崇洋媚外”,我寻思着这牛奶也不是国外专利啊!

普通人日常喝的奶,从奶牛饲养、产奶,到加工、运输、销售,基本都是中国本土企业在做;张文宏也没有说让大家喝外国奶,怎么就“崇洋媚外”了?

一个“崇洋媚外”,其实暴露了用这顶帽子攻击他的人内心把什么当做“洋”,把什么当做“外”。


把区区牛奶当成“洋”,反映的是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应该喝棒子面粥、粥更属于“自己这种土鳖”,“自己不配喝牛奶”的卑贱心态。

但是做不到“不卑不亢”,并不能解释为什么他被那么多人骂。

张文宏的原话是:

这段时间(疫情期间),你家孩子的饮食结构,你要超级重视,绝不要给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营养、高蛋白的东西,每天早上准备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鸡蛋,高营养的三明治也可以,吃了再去上学,早上不许吃粥…


这段话秉持了张文宏一贯风格:科学、真实、听得懂。

但问题就在于“听得懂”。

他这里用了一个词:垃圾食品。

如果去掉这个词,你再读读这段话,是不是力度和感染力就小了很多?

受众实际上是把“垃圾食品”与后面特别强调的粥关联在一起,也就是:

粥=垃圾

这在喝惯了粥的人心里肯定难以接受。

否定一个人的饮食习惯,背后否定的东西就多了——

也许喜欢喝粥的人是因为妈妈从小给熬粥,小时候写作文说不定还写过妈妈早起熬粥,看到她泛白对鬓角和累弯的腰……

也许粥是当地传统的食物,包含着文化意蕴,比如广东海鲜粥……

饮食习惯裹挟了太多情感,容易触发情绪。

更不用说农耕为主的华夏民族对粥的历史情感,古代受灾了都要“开粥场”,而国外是“排队领面包”;

更不用说“吃是国人的朴实情感和政治正确”。

吃亏、吃醋、吃惊、吃回扣、吃力、不是吃素的、吃饭的本事、吃不住、吃里扒外、吃一堑长一智、吃不了兜着走……各种事情都能跟“吃”关联在一起。

中国人在吃上特别在意,以至于非常敏感和反感别人要求他们吃或者不吃什么。

虽然张文宏不一定对上述关于“吃”的东西梳理得这么清楚,但是他知道受众是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习惯,怎么说他们更理解。

他当然可以平铺直叙地说:多补充蛋白质比如奶、蛋、肉;少吃含淀粉高、含糖高的食物,比如粥、米、面。

这样谁还会骂他?

但是这样非常无趣。跟之前讲了无数遍的“健康饮食科普”没有什么区别,受众还是会按照自己的习惯继续,该喝粥喝粥。

张文宏是想通过让大众明白、又能稍微能刺激到对方的话来让对方做出必要的改变。

这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之前他回答一个女记者提问,他就说你不要纠结一些专有名词,你没有医学知识基础我还要跟你解释,解释了你也不一定懂,你听我的就好了。

但是要能很好把握这个分寸非常困难,就像在走峡谷之间的钢丝,更要命的是还有很多大V在煽风点火。


为什么张文宏说不许喝粥就会被骂?

万维钢曾经以赫拉利为例,说明“为什么大人物往往无趣”?

原因是大人物受关注,有自己的地盘和名誉。

为了护住地盘和名誉,就会在表达上越来越趋于“高度正确”——你从哪个角度都找不出致命缺点,没法给他扣帽子,受攻击的风险就小;当然代价就是像一杯白水一样无趣无味。

而张文宏则是一个非常有味道的人。他可能是酸辣的,但是遇到不喜欢酸不喜欢辣的人,他就有了原罪;酸辣是他的优势,也是他的缺点。

但他已经是无数科学家中做得非常好的了。

更难得的是他完全可以选择不说,或者说“白开水”话,面对大众无趣无味。大众不关注他,他闷声发大财就行;但疫情期间,他宁可得罪民众也要说,颇有点“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意思。


为什么张文宏说不许喝粥就会被骂?

相比张文宏,其他科学家或科普工作者就差得比较远了。

科学家面对普通民众,往往有一种天然的智力优越感,尤其是看到民众提出的问题非常幼稚、低级、外行的时候。

因此对民众的表达也经常会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要么冷嘲热讽尖酸刻薄,要么强势极端缺乏涵养。

这是中国目前网络科普的日常。

但大多数人本来就是外行,幼稚、低级不是很正常嘛。我从来没见过靠鄙视、强势和嘲讽让受众接受的,除非对方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

当然这种“优越感+鄙视”表达方式也有其价值,那就是能吸引共同认知的群体,大家都是“圈内人”就会互相加强认可;代价就是把“圈外人”敌对化,互相站队互相攻击。

这种方式用来塑造形象、形成IP牟利是可以的,而用来科普就非常不好。

某种程度上说,长期以来把“圈外人”敌对化的“科普”方式营造了一种诡异的氛围:

这种氛围让圈子内外的人都特别敏感,也让各种大V有特别多的角度煽动“圈外人”攻击科学家,受气的科学家又进一步进行反击,加强了这种对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