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即使資質平平,你也能獲得成功

曾國藩作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曾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尤其在風雨飄搖的晚晴時期猶如一股清流,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創立湘軍,力挽狂瀾,經過多年鏖戰後攻滅太平天國。在他的建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可是,有誰知道就是這麼一位功勳卓著、舉足輕重的清代重臣,卻僅僅是一位資質平平的普通人呢?

曾國藩:即使資質平平,你也能獲得成功

曾國藩

01

在封建王朝若是想進入官場,就是一定要在科舉考試中嶄露頭角,曾國藩也不例外。可是少年時代的曾國藩卻怎麼也稱不上一位聰慧的學生。話說當年酷夏炎熱的一天晚上,一個小偷鑽進了曾國藩的臥室,正當他即將得手之時,曾國藩夾著書,從外面回來了,小偷只好鑽入床底,等待時機。誰知曾國藩一回到臥室就開始挑燈夜讀,一篇不長的文章,愣是背了兩個時辰都沒背下來。又過了一個時辰,小偷此時已經汗流浹背,幾近昏厥,可是曾國藩依然背的磕磕巴巴地不能完全的背誦下來。此時,小偷實在忍無可忍從床下一躍而起,朗聲而讀,把那篇文章背的行雲流水。曾國藩不禁大吃一驚,目瞪口呆,小偷十分無奈的對曾國藩說道:“就你這頭腦,還是別讀書了,種地吧。”

可見,曾國藩並不聰明,甚至才能不及中人。

02

曾國藩並沒有因為這件事而遭受打擊,而是繼續發奮讀書。

從16歲那年他開始考秀才,連續四次考試,次次落榜。可是,儘管屢次失敗,他始終沒有放棄努力。

第五次應考的曾國藩終於運氣來了,雖然試卷被考官評為“文理太淺”,不過還說得過去,於是湖南省學政發佈公告,曾國藩獲得佾生資格,下次考試可直接院試,不必參加縣試和府試,所以佾生又稱為“半個秀才”。

第六次考試,再次落榜。

第七次考試,老天爺終於開眼,23歲的曾國藩在第七次秀才考試中入圍,名列倒數第二。

中秀才之後,曾國藩青雲高照,第二年的鄉試又種舉人,終於獲得了到京城參加會試的機會。於是,曾國藩千里迢迢到從湖南老家到北京參加考試,連續兩年參加了兩次會試,又兩度落榜。

在曾國藩的字典裡彷彿總是無法查不到“灰心”二字,他回到湖南老家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變成了一個十足的宅男,每天早晨一睜眼就是去床頭摸書,睡前的最後一件事就是在看書。看上去,他已經把自己鍛造成了必能高中會試的人才。

1838年年初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考試了,曾國藩帶著老爹借來的32串錢上路了,繼續衝擊科舉的大門。這次,他終於成功進入了殿試,他手舞足蹈,欣喜若狂,多年來的努力終於要有一個結果了。

殿試發榜後,他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被列為三等四十二名,名次算不得多好,獲得同進士,可是同進士不是進士,正如熱狗不是狗一樣。

可是不論如何,他終於獲得了進入官場的機會,也為日後的取得偉大功業獲得了敲門磚。

03

資質平平之人就不配獲得成功嗎?

曾國藩就是很好的一則例子。

從曾國藩的考試的經歷來看,真的是考路坎坷,毫無精彩和亮點可言,不像很多聰明絕倫的人一經考試就能一舉中第。在讀書這方面他的確沒有過人的天賦,靠的是刻苦勤奮的態度,笨鳥先飛的策略,一條路走到底的決心。他參加考試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最後考取的功名也是剛剛跨入及格線而已。然而,曾國藩有自知之明,進入官場後一步一個腳印,不走捷徑,終於獲得了成功,造就了一番偉業而名垂青史。

人生從來都不是百米賽跑,而是馬拉松比賽。拼的不是一時的爆發力,而是持之以恆的耐力。

生活中有多少人在這樣一條路不斷失敗的路上產生了自我懷疑而逐漸放棄,甚至身邊的至親好友都會認為你不是這塊料,會心疼的來勸導你說早日另謀出路吧。生活中又有多少像傷仲永這樣原本天賦異稟的人,卻自我滿足,不再努力,最後“泯然眾人矣”。我們常常對失敗的原因歸結於是自身能力不足,運氣不佳,沒有社會、人脈資源等原因,卻從來沒有認真想過我們努力的程度究竟有多少,有多少次我們真正為了一件事情的成功,而進入到那種拼命的狀態,以壯士斷腕的精神而去全力拼他一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