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每一個故事,都種在靈魂深處(散文欣賞)

村上春樹:每一個故事,都種在靈魂深處(散文欣賞)

眾所周知,我一般不參加電視節目或演講等公開活動。有人說我是個性格高傲、孤僻的怪人。對此,我想說,我也只是個普通人。我也會坐地鐵或者公交車去逛舊書店、CD店,或者在近處的商場逛逛。對我來說,如果能被當做是如同西表山貓(日本獨有,生活方式不明)一樣瀕臨滅絕的動物,必將深以為幸。寫作是我的工作,所以,我不想涉足其他方面。

我們每個人,都好比一座雙層建築。入口在一樓,那裡住著我們的家人;二樓是每位家人各自的房間,大家可以在這裡自由地聽音樂、讀書。還有一個地下室,我們姑且稱之為“靈魂地下一層”。這是一片廣闊的空間,儲存著我們記憶的碎片。而不為大部分人所知的是,在更深處的“地下二層”,還有著一間漆黑的屋子。沒有人知道這個黑屋子有多深,也沒人知道它的最低處能到達何處。

村上春樹:每一個故事,都種在靈魂深處(散文欣賞)

在音樂和文學領域,雖只需觸及“地下一層”就能進行創作,但是這樣的作品很難擁有撼動人心的力量。

美國作家菲茨傑拉德曾經說過,要想寫出與眾不同的作品,就得用區別於別人的語言。也有人曾經問美國爵士樂鋼琴大師塞隆尼斯·孟克:“你何以能彈出如此美妙的聲音來呢?”他的回答是:“這世上的每一架鋼琴都是88個鍵,每個人都是在這上面進行彈奏,沒什麼區別。”然而,再也沒有第二個人,能彈奏出像他彈奏的那樣精妙絕倫的曲子。

村上春樹:每一個故事,都種在靈魂深處(散文欣賞)

由此可見,如果創作者沒有深入到一定程度,創作出的作品就無法真正打動人們的心靈。顯然,以上兩位都找到了通往更深處——也就是“靈魂的地下二層”的道路,在整個藝術領域,這都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單拿小說來講,如果只是一篇觸及“地下一層”的作品,讀者很容易找到問題,因為讀者都能輕易讀懂。但深入到“地下二層”的小說則不同,這樣的作品因為足夠深入,所以更有可能引起讀者的共鳴,讓人震撼、無法忘卻。就如在家淋浴和泡溫泉的差別一樣,一個是滲入到最核心的部位,另一個則只停留在皮膚表面。所以,作為一個小說家,我必須一邊保持清醒,一邊深入到靈魂的更深處。

村上春樹:每一個故事,都種在靈魂深處(散文欣賞)

人若是沒有故事,就難以維持“自我”。小孩們需要故事,每當他們聽到別人說什麼,就本能地跟著模仿。於是,一個個簡單的故事,就在他們的生命裡生長起來。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故事會變得蕪雜。這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在自己或繁或簡、或喜或悲的故事裡,體驗著獨一無二的人生。

那麼,這些故事的意義在何處呢?要想明白它們的意義,就必須把這些故事“相對化”,但要自己把自己的故事“相對化”,向來非常困難。小說家的職責,就是把這些故事寫下來,供讀者品讀。當讀者讀我的小說時,會感同身受,這就是讀者自身的經歷和我筆下的故事產生了共鳴。


村上春樹:每一個故事,都種在靈魂深處(散文欣賞)

在同一個故事裡,不同的靈魂交織在一起,就形成了“靈魂之網”,人們在這張網裡解讀彼此,剖析自我。對我來說,最高興的,莫過於讀者說:“為什麼村上能這麼輕易知道我在想什麼呢?”

我寫過的每一個故事,都源於靈魂深處,寫小說就是一個不斷往深處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會沾染上一些黑暗,但跑步可以幫我抖落它們,跑步就如驅魔。這就是我為什麼喜歡跑步的原因。

說起來,我從未被自己的作品感動過。但是很多讀者在讀完我的小說後被感動得哭。比起讀完小說哭的讀者來說,我更喜歡讀完會笑的讀者,因為哭是內向的,無法對外敞開胸襟,反倒是幽默會讓人鼓足勇氣,產生力量。我喜歡這種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