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通了,人才走了:虹吸效應下,梅州該何去何從?

高鐵通了,人才走了:虹吸效應下,梅州該何去何從?

今年10月,萬眾期待的“梅汕高鐵”終於通車了。踏入高鐵時代的梅州,似乎迎來了經濟大增速大發展,其實不然。

激動了一段時間之後,部分梅州人慢慢開始被一個叫“虹吸效應”的詞,搞得“磨心磨思”。

高鐵通了,人才走了:虹吸效應下,梅州該何去何從?

No.1 那麼,啥叫 “虹吸效應”呢?


簡單來說,“虹吸效應”就是:高鐵通了之後,廣州深圳等大城市的強大吸引力會更加輕易將高鐵沿線小城市的資金人才吸走,從而減緩這些地區的發展。

曾經滯留和阻隔人員流動的是空間,但高鐵的便利,縮短了城市之間的時空距離,會讓人員加速流向經濟更強、基礎更好的城市。而伴隨著人口流失的,還有財富流失。

高鐵通了,人才走了:虹吸效應下,梅州該何去何從?

原本的預期是,修通高鐵然後藉助大城市的強勁發展來拉動自己的經濟。然而,高鐵通車後,核心城市的聚集效應將會愈發加強,三四線城市的人口、經濟、財政和收入反而會被加速掏空。

強者會越來越強,弱者會越來越弱。或者說,贏家通吃,競爭將更加殘酷。”這就是,中國高鐵時代的馬太效應。

高鐵通了,人才走了:虹吸效應下,梅州該何去何從?

說好的“借雞生蛋”呢?怎麼還被“虹吸”了?等等,這事有點亂,讓小九理理...


No.2 高鐵經濟,一把雙刃劍

高鐵作為現今“交通革命”的一個重要標誌,在區域經濟發展中會不可避免地產生“高鐵效應”。

對小城市來說,除了比較負面的“虹吸效應”,其實高鐵帶來的還有較為積極的“擴散效應”、“乘數效應”以及“同城效應”。

高鐵通了,人才走了:虹吸效應下,梅州該何去何從?

擴散效應

高鐵的開通運營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加快生產要素的轉移,增加客運量。

若梅州的旅遊、餐飲、住宿等服務業發展狀況越來越完善,對外的吸引力就會越強。也能進一步帶動客運量的增加,形成高鐵開通運營——客運量增加——第三產業發展——客運量繼續增加的正向循環,這一循環過程是高鐵對沿線產業擴散效應的最直接體現。

高鐵通了,人才走了:虹吸效應下,梅州該何去何從?

雁南飛茶田

乘數效應

得益於高鐵的串聯,大城市和小城鎮的產業能起到相互學習和促進作用。並通過不斷地循環、積累和放大強化這種作用,最終產生巨大的乘數效應

就像在粵港澳大灣區“一路帶一路”的倡議下,梅州將能與其他城市更好地實現產業佈局協同互補,達到合作共贏的局面。

高鐵通了,人才走了:虹吸效應下,梅州該何去何從?

港珠澳大橋

同城效應

高鐵的快速公交化,縮短了人們的出行耗時。產生的同城效應能改變人們工作、生活、消費和休閒活動空間,從而推動城市功能在城市內部以及城市之間的重新佈局。

核心城市辦公和商業的需求更加旺盛的同時,周邊城市就會逐漸承接外溢的居住需求,讓住宅產業得到良好發展。

高鐵通了,人才走了:虹吸效應下,梅州該何去何從?


No.3 高鐵時代下,梅州何去何從?

今年12月15日開工建設的梅龍鐵路,其350km/h的設計速度,將讓梅州與廣州、深圳等城市實現1.5個小時互達。倘若梅州沒有抓住機遇,發展好能夠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產業,將會導致人口與產業加速外流。交通越發達,梅州就會面臨“虹吸效應”的更大挑戰。

所以,我們要客觀看待如今的“高鐵時代”的利弊,戒驕戒躁。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局面下,充分發揮全世界客家華僑祖籍地和精神家園的聚集作用,多打生態宜居、文化旅遊的牌,優化產業佈局,發展好特色經濟產業,抵禦來自珠三角大城市的“虹吸”

高鐵通了,人才走了:虹吸效應下,梅州該何去何從?

圖源/ 客天下

你是如何看待“虹吸效應”的?

你對梅州的發展有信心嗎?

來留言區嘮一嘮吧~


高鐵通了,人才走了:虹吸效應下,梅州該何去何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