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果為什麼沒有被大面積種植?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常言道,“以形補形”

,腰果形似腎臟,因此頗得男同志們的喜愛。但腰果不只是靠顏值來贏得人們喜愛的,它的口感及營養價值都不輸其他堅果。

腰果含有的蛋白質高達21%,油脂含量更是有40%之多。此外,它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具有增加抵抗力、利尿降溫、延緩衰老、緩解便秘、預防心血管疾病、延年益壽、降壓等多重功效。

腰果為什麼沒有被大面積種植?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但是很多人就奇怪,為什麼腰果這種東西營養價值高,味道又好,市場價格也不便宜,而我們國家卻並沒有大面積種植呢?這主要有以下四點因素。


01. 生長地域受限


腰果最初產於南美洲的巴西東北部,16世紀才被傳播至亞、非等地。全球範圍內,腰果分佈在熱帶地區,集中在南北緯20°之間,所以在我國符合種植的地區主要集中在海南省


腰果為什麼沒有被大面積種植?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腰果像其他熱帶樹種一樣,有著耐乾旱、耐貧瘠的特點,但對低溫很敏感,所以腰果引入中國後在海南省以北的地區,大多以失敗告終。


02. 花粉授粉率低


腰果樹在每年的開花時節樹上的花朵量是比較多的,而且花期比較長。但是奇怪的是它的花朵但是授粉率卻很低,自然授粉成功率不足三成,即便是授粉後也不能保證其成果率。再加上在腰果授粉期間它對環境的要求是比較苛刻的,外界溼度和光照都有對它的授粉成功率產生較大影響。


腰果為什麼沒有被大面積種植?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雖然現在栽培技術比較發達,可以採用人工授粉,但是如果採用人工輔助授粉的話,一方面技術要求比較嚴苛,成本也比較高,另一方面即使人工授粉腰果的授粉成功率也不會太高。


03. 果樹產量較低


早年我國引種腰果種植後,因為在選址上出現了問題,未能考慮到腰果所需要的生長環境要求,所以未能發展起來。而且引進的這些腰果樹種無論是產量還是品質普遍較低,很多產地每畝的產量甚至不足百斤。


腰果為什麼沒有被大面積種植?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後來引入培育了部分高產優質新種,但是管理方式又沒有有效跟上,導致腰果樹病蟲害頻發。再加上腰果樹本身就比較容易遭受病蟲害,所以也導致了優質樹種的退化,產量和品質下降明顯,沒有比以前高產多少。


04. 加工成本太高


腰果從假果上分離後,還不能直接食用,因為它的堅硬而厚厚的殼含有腰果酚等有毒物質。比較傳統的方法是人工去殼,這樣就加大了生產成本,所以也難以大面積種植。


腰果為什麼沒有被大面積種植?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雖然現在有比較標準的脫殼流程了,但是為了保證腰果仁的完整度和品相,部分流程依然需要人工操作,需要投入的成本太多,這也是為什麼我國沒有大面積種植腰果的原因。


無論是氣候環境、腰果樹自身屬性等自然原因,還是脫殼加工等社會因素,都註定了腰果不宜在我國大面積種植,只能依靠大量進口,未來也會持續加大進口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