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餐制防疫VS分餐制防疫:民國初期一度覺醒的改善飲食衛生防疫

改善飲食用私筷公筷防疫,早在民國時已經推廣。

正值抗疫之時,大家也比以往更著重飲食衛生,除了使用公筷,更是減少聚餐及圍桌而吃,減少交叉感染。

中國人聚餐由宋代普及一直髮展至今,隨著19至20世紀西方餐飲進入東方中華大地,我們中國人之間總有研究及討論,應該怎樣用餐最為衛生、理想。

不只是自東北鼠疫、非典及今次疫情,早在1930年代,我們中國人早已經有飲食衛生的醒覺。

民國時期,西方多方面的文化衝擊著剛剛由專制帝制蛻變的新社會,近代科學知識及健康理念進入中國,飲食衛生問題也逐漸為國人關注。

聚餐制防疫VS分餐制防疫:民國初期一度覺醒的改善飲食衛生防疫

民國時期的中式酒樓

當時,注重飲食衛生,不僅是公共衛生事業一部分,更被看作是強國強種的重要途徑。

有人為了改變國人不衛生習慣,積極致力構建飲食衛生常識。當時已經開埠西化的上海,各大報刊飲食衛生一詞充斥,也刊登飲食衛生廣告加強推廣。

聚餐制防疫VS分餐制防疫:民國初期一度覺醒的改善飲食衛生防疫

民國報紙推廣飲食衛生(網上圖片)

當時有中國知識分子,關注西方傳染病學、飲食衛生知識以及飲食習慣等,透過書籍、報刊,讓百姓瞭解人類津液與疾病傳染的關聯,並主張借鑑西方分餐,恢復唐宋以前中國人分餐傳統。

聚餐制防疫VS分餐制防疫:民國初期一度覺醒的改善飲食衛生防疫


聚餐制防疫VS分餐制防疫:民國初期一度覺醒的改善飲食衛生防疫

中國以前的數個朝代都是分餐制

有人在報刊上列出當時中國人的11種不衛生習慣,其中就有共食一項。大多數醫生更是認為這是當時傳染性很強、人人談之色變的肺癆的主要傳染途徑之一。

聚餐制防疫VS分餐制防疫:民國初期一度覺醒的改善飲食衛生防疫

民國的富有小康之家舉辦西式聚餐,都會分餐(網上圖片)

站在科學衛生的角度看,一些傳染病學上的認識有一定道理。眾人圍著餐桌,用各自餐具直接拿取食物,津液交叉就是必然。有的主人家為表示熱情好客,還用自己的筷子為客人夾菜,又加重交叉感染可能。改為分餐,可有效降低消化道和呼吸道病菌病毒交叉感染。

針對飲食衛生及國民圍桌而吃的習慣,清末民初著名對抗鼠疫專家、公共衛生學家伍連德,就飲食衛生提出三種用餐方法。(關於伍連德可以參加小巖以前的文章一場鼠疫,建立起中國先進的防疫抗疫機制

伍連德提出的第一用餐方法是分食,可是中國食物總是講究大件,把燉雞、烤鴨分成好幾分放在每個人的盤裡似乎有點掃興,伍連德也認為這個方法不好;

第二種方法是每個人都用兩副筷子——即私筷、公筷,分別為自己用及夾食物之用。但這樣每人需要兩副筷子,也需分用不同顏色,才不至於搞亂,而吃個飯還要注意筷子換來換去,也有點不便。

所以,伍連德提出第三種方法,就是放一個轉盤在桌上,每道菜餚旁邊再放一副公筷,用餐的人要吃什麼菜,就轉動餐檯,再用公筷夾取。

聚餐制防疫VS分餐制防疫:民國初期一度覺醒的改善飲食衛生防疫

飲食衛生的各項方式當中,有關分餐與聚餐即使經過多次討論,並沒有動搖聚餐的地位,好客、愛熱鬧,圍桌而吃觥籌交錯,至今仍然成為普遍飲宴用餐模式。

聚餐制防疫VS分餐制防疫:民國初期一度覺醒的改善飲食衛生防疫

(網上圖片)

伍連德提出的辦法沒有推廣成功的原因,不外乎以前中國因為受到列強入侵,後來又受到各種自然災害,導致三餐溫飽不繼,講究飲食衛生對我們的先輩來說確實是很遙遠的。

直到2003年,伍立德提出的公私筷聚餐模式因為非典疫情,才在我國的南方省份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普及流行,所以,聚餐制與分餐制,要改變的是漫長的思想觀念,以及“

針扎到肉方知痛”才會改變的生活習慣。

另一方面,還有一些具體問題需要解決,例如要改革改造餐館樓面的設計;還有就是中餐的菜品有典故與歷史,整隻雞整條魚不利分成小份,除了硬要化整為零,還需要飲食文化及烹飪技術革新。當然,再難的事,只要先進、科學以及對大眾身體健康有好處,就應該積極嘗試與推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