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再看郭采潔的顧裡,原來李溪芮一直活在自己的《小時代》裡

2013年,一部叫《小時代》的電影,像一個“異類”一樣闖進了電影界。這部電影,不是郭敬明導演的第一部電影,卻是爭議最大的一部作品。

7年!再看郭采潔的顧裡,原來李溪芮一直活在自己的《小時代》裡

集結了楊冪、郭采潔、以及郭碧婷等女星的陣容,今時今日再回頭看,確實星光奪目!但這並不足以彰顯《小時代》的特別。回想一下,“小鮮肉”這個後來頻頻被大眾提起的詞,似乎就是從郭敬明的這部《小時代》開始的?

宮洺、簡溪、崇光、席城、衛海,郭敬明給幾位男主角的取名,亦如他的導演風格一樣“浮誇”。怎麼聽怎麼看,都只能是小說裡的人物。不過,這些都不能阻止部分人對《小時代》的喜愛,比如,李溪芮就是其中之一。

7年!再看郭采潔的顧裡,原來李溪芮一直活在自己的《小時代》裡

這是最壞的時代,這也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我們的小時代”。 這是《小時代》裡最經典的一句臺詞。從這句話的的字裡行間,不難窺見郭敬明高明的語言組織技巧。不說“最好”,不說“最壞”,最後落筆於“我們的小時代”。這個“我們”,一下就拉近人了電影和部分觀眾的距離。一旦某些女生在成長的過程中,跟閨蜜或多或少有過磕磕絆絆,就會下意識認為:電影裡的人物,演的簡直就是自己!

7年!再看郭采潔的顧裡,原來李溪芮一直活在自己的《小時代》裡

就像李溪芮,登上《我就是演員》第二季的舞臺,從臺前採訪到表演完畢,一直在不斷重複一句話,“我就是顧裡”。甚至在爾冬升耐心的點撥之後,李溪芮依然下意識用“顧裡”為自己開脫。“我就是顧裡,我內心很脆弱”。就這句話,基本可以翻譯為:因為我足夠脆弱,所以我就是顧裡。這是哪門子邏輯?所以真相是:7年的時間,李溪芮只不過是活在了自己的《小時代》裡而已。

7年!再看郭采潔的顧裡,原來李溪芮一直活在自己的《小時代》裡

回看電影版的顧裡,是由郭采潔飾演的。對於這個角色,《小時代》原版小說的定義是:會計系的美女,言語犀利,擅長說冷笑話,具有著“不鏽鋼的嘴,棉花糖的心”。

總體來講,郭采潔確實把這些特徵都演出來了。但“棉花糖的心”跟“脆弱”是兩碼事!回想一下:給林蕭買婚紗 ,替南湘媽媽還債 ,把爸爸在北京的房子轉租給了南湘 ,哪一次姐妹有難,顧裡不是第一個挺身而出?在顧裡冷酷的外表下,“你們三個永遠都別想離開我”是她的人生信條。而為了這句信條,哪怕顧裡真的脆弱,她也會硬著頭皮強大,因為,她要保護她的姐妹,即使遍體鱗傷!

7年!再看郭采潔的顧裡,原來李溪芮一直活在自己的《小時代》裡

除此外,郭敬明對顧裡這個角色也有過自己的評價。

“需要對自己的生活有百分百精準的控制力。任何超出她控制範圍的事情,都會讓她抓狂。任何所謂的驚喜、突然、臨時、變故、插曲、更改、取消……這一類型的詞語,都是顧裡的死敵。同樣,相應的,任何精準的數字,都會瞬間點燃顧裡的激情。”

從郭敬明的原話裡,字裡行間也沒有一個詞跟“脆弱”有關。哪怕從“表面強大就是為了掩蓋內心的脆弱”這樣的角度也解釋不通。

7年!再看郭采潔的顧裡,原來李溪芮一直活在自己的《小時代》裡

在《小時代》第一部的最後一場戲裡。當“四姐妹”好不容易把衣服搬到走秀現場,卻被告知“

最後一位設計師的模特已經走完T臺了”。也就是說,顧裡她們終究是來遲一步。此時的“四姐妹”,包括南湘、林蕭在內,都是一臉絕望地木訥。只有顧裡,幾乎沒有緩衝,立馬就想到了解決方案。

7年!再看郭采潔的顧裡,原來李溪芮一直活在自己的《小時代》裡


7年!再看郭采潔的顧裡,原來李溪芮一直活在自己的《小時代》裡

只見顧裡一個箭步直接就跑到臺上,以“神秘壓軸大戲”為由力挽狂瀾,最後這場“秀”得以圓滿收官。所以,從這一點看,顧裡還有一個很擅長的點,什麼呢?“亡羊補牢”。

7年!再看郭采潔的顧裡,原來李溪芮一直活在自己的《小時代》裡

所以假如說是顧裡在《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的舞臺,哪怕也出現“臺詞卡殼”的狀況,顧裡應該會有辦法圓過去。就像趙薇說的:這事並不是無解。

而哪怕顧裡段位沒有高到及時解決的地步,斷然也不會以哭哭啼啼,“我本脆弱”的方式來圓場。所以說,李溪芮的一系列表現,終究彰顯的只是她自己,或者,只是她自己的《小時代》。無關“顧裡”!

7年!再看郭采潔的顧裡,原來李溪芮一直活在自己的《小時代》裡


7年!再看郭采潔的顧裡,原來李溪芮一直活在自己的《小時代》裡

最後,如果再說一下李溪芮的顧裡和郭采潔的顧裡,最大的區別在哪?那就是:一個是“皇冠不能掉”,而另一個,或許“從來就沒帶過皇冠”。大家自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