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中有甲醛嗎?

麵條中有甲醛嗎?

文/雲無心

經常有人說市場上的麵條添加了甲醛,以此防腐;也有人認為這是謠言。真相到底是什麼呢?筆者在此把問題梳理一下。

食物中禁止添加甲醛

公眾對甲醛的認知往往是醫學上保存標本的福爾馬林,以及房屋裝修後的甲醛超標。福爾馬林是甲醛的飽和溶液,通常還含有一定量的甲醇,具有消毒防腐的作用。房屋裝修後,建築材料中可能釋放一些甲醛氣體到空氣中。

甲醛是一種有毒物質。由於甲醛的揮發性很強,對人體皮膚、眼睛有較強的刺激性;也可以通過口、鼻、呼吸道進入肺部,輕則引起疼痛咳嗽,重則導致呼吸道發炎等。有研究報道稱,如果不慎誤飲30毫升福爾馬林,就可能喪命。

在工業和醫學領域,甲醛是一種應用廣泛的有機物。但在食品行業,它是非法添加物。因此,不允許將甲醛添加到食物中,只要添加就是違法。


甲醛在食物中有本底存在

不過,甲醛在很多生物體中天然存在,是細胞代謝的中間產物,比如人體血液中就含有微量甲醛。

麵粉中也天然存在微量的甲醛。在一項針對不同地區種植的122份小麥自磨粉的研究中,經測定甲醛含量平均值為3.85毫克每千克,低則0.92毫克每千克,高則6.77毫克每千克。這些被稱為甲醛的本底含量,也就是其在麵粉中天然存在。

除了這項研究,其他文獻也報道過不同食物中的甲醛本底含量,一般都不超過10毫克每千克。如果超過這個量,那麼就應該含有人為添加的甲醛了。


麵條中會添加甲醛嗎

儘管有人認為甲醛在食物中的防腐效果並不好,在麵條中添加甲醛沒有意義,但是麵條等食品中檢測出甲醛的案例並不少。2005年印度尼西亞、2007年越南、2011年泰國、2012年巴基斯坦,都發現過食物中使用甲醛的案例。

我國也不乏此類事件。比如,2016年陝西榆林一家麵店的老闆為了延長麵條的保質期,從網上購買甲醛,生產麵條時添加其中。警方及時將麵店老闆抓獲,他供認不諱,最後被判刑一年並做罰款處理。

除了直接添加甲醛,食物中的外來甲醛還可能來自甲醛次硫酸氫鈉。甲醛次硫酸氫鈉是一種化工原料,俗稱“吊白塊”,國家已明令禁止將其作為添加劑加入食品,但是由於它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和外觀,一些不法商販在食物生產過程中將其摻入,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甲醛次硫酸氫鈉在食物中分解後釋放出甲醛。目前,食品監管中沒有直接檢測麵粉中甲醛次硫酸氫鈉的國家標準方法,而是通過檢測它的分解產物甲醛來確定其含量。

也就是說,不法商販往食物中添加的不管是甲醛還是“吊白塊”,最後檢測到的都是甲醛。


如何放心地吃麵條

既然食物中可能含有非法添加物,許多消費者關心如何判斷食物中是否添加了甲醛,以及家用甲醛檢測儀的效果如何。

總體而言,消費者自行檢測甲醛並不靠譜。甲醛揮發會有刺激性氣味,但如果添加量不大,很難被聞到。通過看顏色、看麵條是否易煮軟來判斷,可能冤枉“好面”,也可能放過“壞面”。至於家用甲醛檢測儀,這種簡單儀器的準確度並不高,而且許多其他物質能夠像甲醛一樣激發儀器“讀數”,從而產生“假陽性”。

對於消費者來說,自己鑑別食物是否安全並不是現實可行的自我保護方案。消費者能夠做的,是儘量從正規渠道購買食品。購買渠道越正規,受到的監管力度就越大,甲醛“搗鬼”的可能性就會小一些。


本文選自《科學畫報》

頭條號發表時有改動

轉載請保留作者,註明轉載自科學畫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