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建築相當於一個保溫杯”——昌大集團項目榮獲詹天佑金獎攻堅記

家住濰坊高新區豐麓苑小區的王磊,搬入新居已有一年多的時間,談到居住體驗,他讚不絕口。“室內空氣緩慢流動,通過風口送到每個房間,從衛生間集中排出,屋裡基本沒有任何異味。”王磊說,房間隔音效果非常好,溫度常年保持在20—26℃之間。

“我們的建築相當於一個保溫杯”——昌大集團項目榮獲詹天佑金獎攻堅記

豐麓苑小區由濰坊昌大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建設,是集合了十項國際建築行業最前沿的技術和六項國家發明專利的小區,居住環境看似普通,其實幾乎每一個角落都是滿滿的“科技感”。飽含匠心的現代化高層住宅,讓昌大集團憑此摘得了2020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優秀住宅小區金獎,該獎項也填補了濰坊建築史上詹天佑獎的空白,為歷史首次。

“可以這麼理解,如果我們把普通建築比作一個玻璃杯,我們的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築就相當於一個保溫杯。”昌大二公司副經理趙立華告訴記者,小區內部運行智能化管理系統,建設時採用高效的外維護結構,在氣密性、減震、減音等方面提高施工水平,建設過程中採用了19種材料、26種工藝。

從泥板、小鏟的人工主勞力到塔吊、泵車的機械唱主角,從過去的平屋小樓再到如今的鋼鐵“森林”,昌大集團作為全市建築行業的領軍企業,始終堅持技術立企、質量興企,運匠心、建良房,以新技術、新成果引領企業發展、跨越騰飛。

“我們的建築相當於一個保溫杯”——昌大集團項目榮獲詹天佑金獎攻堅記

“我們這個房子採用了高效冷熱回收智能空調一體機,並配備智能運維繫統,可以用手機實時控制室內的環境,達到恆氧、恆溼、恆溫(恆靜)狀態。”趙立華介紹,目前該管理系統完全符合低碳、環保節能的發展趨勢。

能夠實現住房智能化運維,是對行業發展前沿技術的不懈探索,昌大集團先行先試推動房地產業向綠色、低能耗、舒適方向轉型,在濰坊地區率先將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築的設計理念在高層建築推廣應用。

在昌大集團總部和各項目現場都設有大大小小的討論室,近百項國家專利、數項行業權威標準的制定實施都萌發於這裡上百次,甚至上千次的頭腦風暴。

“為了提高被動房外窗的安裝精度,我們針對安裝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開一個討論會,個人提一下安裝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一塊兒分析有哪些技術措施能夠改善這些問題。”在昌大集團的會議室內,技術人員正通過國內先進的建築信息模型技術BIM,對圖紙進行專業檢查、深化設計和施工全程管控。

“通過這套模型,我們發散思維不斷深化,大家看到的我們目前獲得的這些QC成果、工法、專利,都是不斷髮散思維,總結、發現,最後通過實踐來驗證的東西。”昌大建設集團技術人員李新鵬說。

技術人員“向圖紙靠前一步走”,離建設一線更近:設計圖紙不僅與實際施工更加精準契合,更在過程中產生靈感,催生了更多新技術、新成果。近年來,昌大集團主編國家、地方行業標準4項,擁有國家專利80餘項,先後榮獲全國建設行業科學技術獎、全國BIM技術應用成果獎、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50餘項。特別是2020年,集團克服疫情影響,實現前三季度正增長,目前正組織大幹一百天,力爭全面實現全年奮鬥目標。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舒適節能。這也是我們建築業未來發展的方向,我們始終堅持創新引領,以更多的新技術、新成果推動企業向綠色、智能、高端發展,積極助力現代化高品質城市建設,努力解決能源和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踐行我們昌大集團的初心使命和企業擔當。”昌大建設集團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王維奇說。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蓓 通訊員 馮玉誠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