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憑什麼就成了“職場分水嶺”?

摘要

週末談

職場人士需要的,並不是那些教人如何在殘酷的“年齡競爭”中勝出的把戲,而是團結起來,以法律和輿論的武器抵制“年齡歧視”的勇氣與決心。

前兩天,我正刷著微博,突然看到了一條熱搜話題——“35歲真的是職場分水嶺嗎?”。結果,本來想在工作之餘放鬆一下的我,當場坐在椅子上打了一個寒戰。儘管伸手一看,我離35歲的距離,五根手指暫時還數不過來。但是,與我想象中的職場規劃相比,這條堪稱“觸目驚心”的熱搜,卻著實有著不小的震撼。

35歲,憑什麼就成了“職場分水嶺”?| 週末談

點進熱搜,我瞬間沒了之前閒逛的心情。放眼望去,小小一方屏幕裡,到處都是看不盡的焦慮、哀嘆與擔憂。這些負面情緒的來源,既有已經過了35歲,被職場深深傷害過的“過來人”,也有正在35歲上下的年紀面臨職業危機的“當事人”,同時還有不少像我一樣,雖然還沒到年紀,卻也不由得開始想東想西的“局外人”。

儘管在同一話題下,也有不少“只要努力就不會被淘汰”“跳出舒適圈拼一把”之類的勵志話語,彷彿可以與那些負面情緒互相抵消。但是,即便是這些職場人用以自勉的“雞血”與“雞湯”,也依然透著一絲絲無奈。畢竟,就算這些“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對策再怎麼積極向上,其前提依然是默認了35歲這道“職場分水嶺”的存在。

從用人單位的角度分析,35歲之所以會成為一道“坎”,既是因為這個年紀的員工身體素質往往開始下降,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許多人都會在這個階段抵達晉升的極限。為此,不少企業都傾向於逐漸用更年輕、對工資要求也更低的“新鮮血液”替換掉這些收入更高,為企業提供的服務卻未必還能走高的“老人”。在部分互聯網企業,這條“潛規則”在“競爭上崗”的包裝之下,早已升級成了殘酷的“明規則”。即便更多單位基於法律考量,難以直接辭退老員工,老員工們也常常發現:不知不覺,他們便坐上了單位裡的“冷板凳”,為此進退失據。

35歲,憑什麼就成了“職場分水嶺”?| 週末談

面對這種由用人單位一手締造、完全服從僱傭方利益的職場格局,不論是聽天由命,任由公司安排,還是試圖以自我提升的方式在淘汰中勝出,大多數職場人士,其實都無力也無意改變這種“潛規則”。為此,許多職場人士甚至總結出了一套“成功要趁早”的價值觀,認為只有在35歲甚至30歲之前,就取得獨當一面的耀眼成績,個人才有資格在殘酷的職場競爭中立足。遺憾的是,這種對著自己發狠的說法,並不能改變大多數人都不可能“少年得志”的現實,也無法破解員工與員工之間的“零和博弈”。

儘管我們從小就接受著“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教育,新聞節目裡也常常出現各行各業青年才俊的身影,但在統計意義上,絕大多數人都要等到壯年,才有機會抵達自己的事業高峰。這一方面是因為人在職場上本來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積累更豐富的經驗,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過去的用人單位,往往會考慮到職工年輕時為單位作出的貢獻,而將年齡增長帶來的體力下降視為一種正常現象。

那些有幸早早成功的年輕人當然很棒,我們也不必說什麼“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之類的酸言酸語。但是,倘若“成功要趁早”成了職場上的“剛需”,以至於35歲沒當上領導,就要被旁人當成“失敗者”嘲笑,那出了問題的恐怕不是所謂的“失敗者”,而是整個職場環境。為了避免這種扭曲的情景化為現實,社會還應行動起來,共同抵抗這種不健康的職場文化。為此,

職場人士需要的,並不是那些教人如何在殘酷的“年齡競爭”中勝出的把戲,而是團結起來,以法律和輿論的武器抵制“年齡歧視”的勇氣與決心。

35歲,憑什麼就成了“職場分水嶺”?| 週末談

作為一個距離35歲尚有距離的人,我說這些話,似乎有些提前為自己“找好後路”的嫌疑。但事實上,與其說我是在擔心自己的職業前景,不如說我更不忍心看到,那些比我沒大幾歲卻面臨無情淘汰的同輩,成為職場不公規則的犧牲品。用當下流行的說法來講,所有“打工人”其實都在同一條船上。因此,努力爭取一個更加健康的職場環境,既是為了我們自己,也是為了所有和我們一樣的人。

撰文/楊鑫宇

編輯/黃帥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