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得到很多愛”,不過是喜寶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還沒去看電影《喜寶》,今天想說一說《喜寶》原著。

01名句

亦舒的小說中,最被熟知的,莫過於《喜寶》裡的那句:


“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愛。如果沒有愛,很多錢也是好的。如果兩者都沒有,我還有健康。我其實並不貧乏。”

“我希望得到很多愛”,不過是喜寶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其實,這句話並沒有什麼不對的,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瞭解,喜寶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這句話。

第一次提到這個話題,是勖存姿第一次與喜寶約會的時候。

“在生活中,你最希望得到的是什麼?”

“愛。被愛與愛人,很多愛。”

“第二希望得到什麼?”

“錢。”

“多少?”

“足夠。”

“還有其他的嗎?”

“健康。”

勖存姿被喜寶的大膽和實際吸引了,拿出鑽戒,提出了讓喜寶做自己女人的要求。

一開始,喜寶有一種受辱的感覺,轉身離開。可是,在出租車上的時候,喜寶想到了自己的學費、生活費、住宿都沒著落,便讓司機掉頭回去。

其實,喜寶早就知道了勖存姿的目的,而且也沒打算拒絕。但她沒想到的是勖存姿那麼直接、那麼快就揭開了結果。

正如喜寶說的:

“為什麼你要把情況暴露得這樣壞?最後我或許會把自己賣出來,但不是那麼快,這是人與東西之別。

喜寶有自尊,但是她不知道的是,當她決定慢慢丟棄自尊的時候,怎麼輪得到她“慢慢”去做這件事情?

第二次,則是在聰恕知道喜寶成為父親的情人,大鬧一場,喜寶的媽媽出國嫁人的那天晚上。

喜寶做噩夢,勖存姿出現問她發生了什麼事情,喜寶眼眶溼潤地說:

“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愛。如果沒有愛,很多錢也是好的。如果兩者都沒有,我還有健康。我其實並不貧乏。”

勖存姿非常高興,喜寶能將愛擺在第一位,於是他說很有可能,我已經愛上你了。

喜寶或許已經分不清,她到底是真的希望得到愛,還是為了討勖存姿歡心了。

第三次,勖家女婿宋家明質疑喜寶,為什麼做勖存姿的金絲雀。喜寶又說了一遍相同的話。宋家明因此對她另眼相看,後來漸漸愛上她。

喜寶深知,一個渴望得到愛的女人,是多麼地能引起男人的憐憫。

“我希望得到很多愛”,不過是喜寶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02謊言

其實,喜寶說過,我愛過好幾次,也被愛過好幾次。

以前的沒細說,但在劍橋的第一年,喜寶交了個名正言順男朋友,是一個餐廳老闆的兒子,叫韓國泰,喜寶第一年的學費就是韓國泰解決的。

一開始,兩個人經常一起去看電影,能笑到眼淚都出來,韓國泰買冰淇淋給喜寶的時候,喜寶還感動地說:“我們結婚好不好?”不過,韓國泰能力有限,不願意再負擔喜寶的學費,只想讓喜寶迴歸家庭。

喜寶有了勖存姿以後,直接不與韓國泰聯繫,就當做是分手。當韓國泰來討說法,諷刺喜寶忘恩負義的時候,喜寶冷漠地說:

“你有什麼好氣的?不錯,你做了我的踏腳石,但是你損失過什麼?你難道沒有得到你需要的一切?”

喜寶認為自己可以忍受勖存姿的折辱,但不能忍受韓國泰的折辱,說白了,喜寶能忍受錢的折辱,愛不愛的算什麼。由此可見,喜寶的第一選擇一直都是錢。

“我希望得到很多愛”,不過是喜寶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勖存姿的獨子勖聰恕也是第一眼就愛上喜寶的,只是當時喜寶並不知道勖家多有錢,但她的判斷很準確:勖聰恕離不開勖家,離不開老子。她剛剛從韓國泰那裡受挫,怎麼會再看上一個無法獨立的兒子呢?

所以,面對聰恕的愛,喜寶覺得:

即使有人說愛我,我並不會多一絲歡欣,除非他的愛可以折現。

還有,宋家明也是喜寶刻意贏來的。後來,宋家明邀喜寶一起逃離勖家,喜寶當時是這樣想的:

我們到一處地方建立小家庭,我是否得每天煮飯?是否得外出做工?是否得退學?是否要聽他重複自老闆處得回來的氣?是否得為他養兒育女?

看不上不能賺錢二世祖,也不想努力奮鬥來賺錢,喜寶想要的的終究只有勖存姿的現錢。

喜寶也“背叛”過勖存姿。

鬧彆扭的時候,喜寶直接到酒吧找刺激,與學生的丹尼斯春宵一刻,此後丹尼斯對喜寶念念不忘,到處找尋。

丹尼斯找到喜寶之後,喜寶假裝不認識他,丹尼斯固執地等她,喜寶心想:

我怎能告訴他,我只想緊緊地擁抱他,靠在他身邊,走遍劍橋,聽他說笑話......但勖存姿對我太重要了。我知道丹尼斯會說最好的笑話給我聽,但肚子餓的時候,我十分懷疑笑話是否可以填飽我的胃。

最後,與喜寶有情感瓜葛的是德國人漢斯,一個幽默風趣的劍橋教授,喜寶是個牙尖嘴利的人,但漢斯是第一個能與喜寶吵嘴,吵得其樂無窮的人,也是讓喜寶情願得罪勖存姿,也不想爽約的男人。

勖存姿對以上其他人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唯獨對漢斯不行,因為他認為喜寶愛上漢斯了,於是,勖存姿當著喜寶的面“誤殺”了漢斯。

喜寶真的會為了漢斯,放棄勖存姿嗎?我想不會。喜寶想過:

假使他是中國人,能夠嫁給他未嘗不是美事。就這樣過一輩子,騎馬、種花、看書。

但騎馬、種花、看書,是因為回家後還有勖存姿的錢支撐著,不是嗎?

各式各樣的愛撲面而來,喜寶都不屑一顧,或者有所顧忌,喜寶想要的其實只有“很多錢”,“愛”只是她的最後一塊遮羞布而已。

“我希望得到很多愛”,不過是喜寶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03悲劇

其實,一開始,喜寶與勖存姿做交易,想的是給勖存姿6年,完成學業後,她就會離開勖存姿。

可她萬萬沒想到,勖存姿富可敵國,在倫敦與王妃做鄰居,甚至連蘇格蘭的城堡都買下來送給喜寶。

喜寶的心態開始發生變化,她發誓一定要出現在勖存姿的遺囑上。

後來,漢斯讓喜寶動搖了,但卻又被“誤殺” 了。喜寶才發現,與勖存姿做交易,實際上是與魔鬼做交易。她開始放棄學業,放棄自己。

但正如勖存姿說的,如果你打定主意要離開,是可以走的。

可喜寶不敢了。

喜寶有一回很決絕地想離開勖存姿,她借了司機的36磅想從蘇格蘭回劍橋,用勖存姿的錢買個房子安頓下來。

結果她發現她根本回不去。喜寶花光了錢,清晨在街上游走的時候,一位水手以為她是某女郎,便問她多少錢,喜寶回答50磅,水手還價10磅。

這個10磅讓喜寶傷心地哭了起來,她安慰自己:

我沒有文憑,只懂得寄生在男人身上。反正是幹這行,還沒哪個老闆比勖存姿更勝一籌。算來算去,我沒有第二條路走。”

“我希望得到很多愛”,不過是喜寶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回到劍橋後,勖存姿以前的情人意外地找上門討50磅生活費。這個金髮女孩以前是巴黎大學美術系學生,跟喜寶十分相似:被勖選中——過上公主的生活——寂寞的等待——輟學。

不過,她們的差異在最後一步,勖存姿離開了這個女孩,但還是很慷慨地留給她一條街的地契。

結果,金髮女孩的地契一半被賭輸了,一半被男人騙走了。

喜寶怕了,她怕自己成為下一個金髮女郎,便徹徹底底地留在勖存姿身邊。

勖存姿在喜寶26歲的時候死了,喜寶也拿到了9位數的遺產,成了名媛,更多的男人湧上來,可她覺得他們都是為了錢。

喜寶更寂寞了,書中是這樣寫的:

她從銀行拿出很多大面額的鈔票,一疊疊放在書櫃,閒的時候取出來在手中拍打,像玩撲克牌一樣,有時候可以玩兩個小時,連自己都覺得心理變態了。

貧窮的時候,喜寶覺得男人愛她,是覬覦她的美貌,不是愛;有錢的時候,喜寶覺得男人愛他,是覬覦她的錢,也不是愛。

其實喜寶從來就不相信愛。

“我希望得到很多愛”,不過是喜寶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04根源

喜寶不相信愛,這一切的根源在於她的原生家庭。

喜寶的父親是精通吃喝嫖賭的浪蕩子,母親錯嫁,離婚的時候,喜寶才學會走路。

母女兩過生活,苦是真的苦。錢只夠日常開銷,讀書的時候,為了省錢,只能在親友之間討舊書。

喜寶媽媽堅持給喜寶最好的教育,也全力滿足她關於“美”的要求,比如,寧願冒著切煤氣的危險,先把錢先給喜寶買紗裙子,託人送喜寶進貴族學校,帶喜寶去穿耳洞,戴一副小金鈴耳環,冒著暴風雨加班,買洋娃娃給喜寶。

媽媽往往是女兒的第一個榜樣,媽媽對什麼東西重視,女兒也一樣。

所以,喜寶成績好,此外,她在13歲就懂得利用美貌,懂得討好男生,讓他們付賬。

但喜寶媽媽對女兒的教育是失敗的。

她在喜寶十六的時候,對喜寶說:

“女兒,如果有人用鈔票扔你,跪下來,一張張拾起,不要緊,與你溫飽有關的時候,一點點自尊不算什麼。”

成年人都無法判斷“一點點自尊”是多少,對於未成年人來說,更是缺少尺度的概念,所以喜寶後面完全丟棄了自尊。

“我希望得到很多愛”,不過是喜寶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丟掉的自尊怎麼撿回來呢?喜寶後來在父親身上找回來了一點,父親知道她有錢後,從香港飛到倫敦討錢,喜寶是這樣做的:

“我還以為你是我債主呢,對不起,我今天才知道父親可以隨時登門向女兒索取現金,多謝指教,我今日才知道。”我微笑。他的面色如霓虹燈一般地變幻著。我看看手中三四吋厚的鈔票。一揚手扔出去,撒得一書房都是,鈔票滴溜溜在房中打轉,最後全部落到地板上。

最後,父親把一張張鈔票撿了起來,可喜寶並沒有開心。

媽媽還教育喜寶:

“一個女人十八歲便立志要弄點錢,只要先天條件不太壞,總會成功的。顧著談戀愛,結果自然啥子也沒有。”

喜寶媽媽肯定沒想到,喜寶徹底扭曲了這句話。

因著這句話,喜寶把戀愛當成了交易。比如與韓國泰交往,她就堅定自己是為了錢委身,而韓國泰得到自己,兩不相欠。

當媽媽知道喜寶存著這樣心思的時候,反對她這樣做,可喜寶卻反過來教育媽媽:“這是生存之道。”

媽媽又勸喜寶回香港,找一份朝九晚六的工作,找一個愛人,不富裕也是享受。但喜寶拒絕了,她說,我想要的更多。

喜寶為什麼會那麼決絕?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媽媽的狠心造成的。

喜寶去倫敦的機票,是媽媽在航空公司做滿五年,公司送她的單程票。她把這張票,和三千元積蓄塞給喜寶,說:

“去,小寶,到英國去,好歹去一陣子,算是鍍過金留過學的。”

可去到倫敦以後,喜寶該怎麼過呢?中間的艱辛不足為外人道也,但最後喜寶找到了韓國泰這個墊腳石。

喜寶在倫敦唸完一年書回來,喜寶媽媽很驚訝,問喜寶為什麼回來,因為她要移民去澳大利亞嫁人,房子只租到月底。

喜寶徹底明白,她成年了,沒有人會為她再負責任了。她安慰媽媽說自己可以去朋友那住,讀書的錢她可以去做暑期工來掙。

實際上,媽媽與喜寶都知道“一千份暑期工加在一起都付不了學費”,但是媽媽聽到喜寶沒有怨言,也就假裝不知道,趁機下了臺階。

連媽媽對喜寶都如此狠心,喜寶怎麼會還期待別人對她好?又怎麼懂得對別人好?

“我希望得到很多愛”,不過是喜寶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喜寶從小缺失父愛,雖然他的爸爸是個不負責任的人,但她從小到大,依然在私底下,祈望過一千次一萬次,她有個父親,每日下班回家都會叫“小寶,小寶。”這也是她選擇勖存姿,而不是年輕男孩子的一個原因。

張德芬老師說過:“在親密關係中,我們都會無意識地把愛人當成小時候的父母,繼續和他完成我們未完成的課題。”

小時候,喜寶父母缺錢缺愛,喜寶就特別在乎這兩樣,不過,勖存姿只解決了她的錢,沒辦法解決她的愛。

弗洛姆認為,真正愛需要我們發展完整的自我,健全自己的人格,讓自己內心充滿力量和安全感,然後再發自內心地愛他人。

小時候,安全感主要來源於父母,長大後,主要來源於獨立人格。可從小到大,喜寶都沒獲取過安全感,因此無法自愛,也無法愛人。

小說的最後寫道:

勖存姿的故事是完了,但姜喜寶的故事可還長著呢。

很多人都覺得喜寶的結局太好了,殊不知,太長也是一種絕望,一種警醒。


#陶子桃花源讀書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