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帝王:南宋高宗趙構泥馬渡康王的傳說

高宗趙構,生於北宋大觀元年,為徽宗第九子。母親韋氏是一個地位較低的嬪妃,並不受徽宗的寵愛。趙構天性聰明,知識淵博,記憶力很強,他每日能讀誦書籍千餘言,博聞強記。趙構的臂力也很強,能拉動一石五斗(約二百斤)力的弓(岳飛能拉動三百斤力的弓)。


千古帝王:南宋高宗趙構泥馬渡康王的傳說

宋靖康元年,金兵第一次包圍開封府時,他曾以親王身份在金營中短期為人質。據說他曾因射箭連中,加上在金營鎮定自若,金人懷疑他並非皇子,而是將家之子,於是遣還換質。後來得知趙構確實是皇子後,金人無比後悔,立即派軍隊去追趙構。

康王馬不停蹄直往南跑,直到江邊,馬已累死,只有步行,夾在百姓中一起奔跑。因為早就聽傳金兵要來,大部分百姓早就逃走了,留下了一座空城,城中有一座小寺院。寺院門前有匹泥塑的馬,看匾額名叫“圓悟堂”。康王走了進去,環顧四周,只見彩塑的佛菩薩像莊嚴華麗,趙構因奔走疲勞,在廟裡熟睡。突然,他做了一個夢,夢見有神人提醒他說,金人追趕將至,快逃走,已備馬在門外。

片刻,金兵數十鐵騎搶入寺來,舉起火把,四下搜尋。康王忙躲於佛像身後。金兵們沒搜尋到人,急忙擁出寺院上馬繼續追。他聽見耳邊有人大喝,快上馬,不要猶豫了。康王急忙跑出寺外,只見星光下,果然有匹馬打著響鼻立在臺階旁。於是抽身上馬加上三鞭,疾向城外狂奔。


千古帝王:南宋高宗趙構泥馬渡康王的傳說

這時身後傳來金兵的喊殺聲,趙構更加害怕,可是面前出現一條大河攔路,他沒有辦法,騎馬一躍跳入江中,他閉上眼,緊緊的抓住馬的韁繩,耳邊只有聽見流水的聲音。

約過一個時辰後,人馬俱已站在了河岸上。康王定下神來,一看已到了對岸,佛菩薩相助,便鬆了一口氣,下馬朝河北遙拜,再牽馬時,只見馬僵立不動,定睛一看,原來是圓悟堂前的一匹泥馬,康王趕忙又跪下朝渾身是水的泥馬拜了三拜,起身離去。

趙構本與皇位無緣,然而,靖康之變中,趙宋宗室多被金兵擄去,唯獨趙構成了漏網之魚,皇帝位子自然非他莫屬。靖康二年 ,時年21歲的趙構登基,重建趙宋政權。

趙構登基坐江山,帝號宋高宗。為了紀念救他渡河的泥馬,下旨在馬站立的地方修了一座廟,廟裡塑著一匹泥馬,起名“泥馬廟”,趙構常去燒香。自此以後,香火越來越旺,廟的周圍也住了人家。

康王河,位於山東省肥城市境內,最大的山洪河道,上游由肥河、康河匯流而成,肥河發源於泰山東北麓,經泰安市郊區魚池村入肥城,肥城至今流傳著泥馬渡康王的故事。


千古帝王:南宋高宗趙構泥馬渡康王的傳說

“泥馬渡康王”這個故事的真實性非常可疑。

第一 康王趙構渡河的時候,非常著急,後有金兵追趕,從河的這邊跳下到從那邊上岸,只有趙構一個人,旁邊沒有別人,所以缺少實地證人。

第二 康王渡河的地點成謎

民間說故事發生在今山東省泰安肥城市內,至今有一條名為康王河的河流在此;

還有的說發生在江蘇泰興、靖江一線。

在河南商丘市夏邑縣有黃河支流北沙河馬頭鎮,泥馬過河後僅剩馬頭,後來修了廟宇,供人拜祭,文革前廟宇被毀。

在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雙廟鄉大翟灣村南,還有康王遺址。

如果渡河是真的,趙構在江南站穩後,會派人在渡河處修廟祭祀,因為是官家修廟。流傳下來只會有一個地點,不會出現很多渡河處。

第三 史料記載不清楚,杜撰的可能性大。史料記載: 嘉定四年程卓使金,撰《使金錄》記載行程,在十二月十四日“至磁州”條中寫道; 高宗欲退,無馬可乘,神人扶馬載之南渡河。根據目前所見資料,對於“泥馬渡康王”之“渡”,明確的記載最早見於此條。趙構自磁州南返相州時,神馬助其“南渡”之河究系哪條,沒有寫出“渡”在哪裡,所以編造的可能性大。

第四 趙構的上面有徽宗和欽宗皇帝,應該打敗金軍,迎二聖回京,讓父親和哥哥繼續做皇帝,這才是正道,可是趙構自立為皇帝,從他以後的表現看,不想和金軍作戰和收復失地,更不想迎二聖回京。他為了營造自己做皇帝的合法性,正統性,做皇帝繼承大統是上天的安排,才編造出這個荒誕的故事。

“泥馬渡康王”的故事充滿了奇幻色彩,但多半成分是封建帝王神化政權,神話自身有不同於常人的傳奇,使得人們由此對他們“真命天子”的身份確信不疑,趙構也不例外。泥馬渡康王渡江逃生,從而開創江南半壁江山。這個傳說明顯有為神化南宋政權,製造趙構自立為帝合法性的作用。“泥馬渡康王”,就是一個統治者需要的故事,而康王河裡的水經歷了朝代變遷依舊地流淌不息,在訴說著這個傳奇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