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僅有2臺CT如何開展檢測?聽他們講述援鄂戰疫故事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唯 陳玉霞 陳亮

4月18日上午,廣州市第 82場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南方醫科大學專場)在南方醫科大學舉行,對外介紹該校抗擊疫情相關情況,分享援鄂及共同抗疫故事。

南方醫科大學副校長文民剛,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楊杏芬,南方醫科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陳君,廣東支援湖北疫情防控第一批醫療隊隊長、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肝臟腫瘤中心主任郭亞兵,南方醫院感染內科副主任孫劍,珠江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王華,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ICU主治醫師李慧敏等及多位留學生代表出席。

全縣僅有2臺CT如何開展檢測?聽他們講述援鄂戰疫故事

南方醫院感染內科副主任孫劍分享了洪湖抗疫的實踐和體會。在醫療隊進駐洪湖之前,洪湖抗疫形勢嚴峻,洪湖市沒有治癒出院的病例,當地也不能做核酸檢測,全縣只有2臺CT,影響了工作的開展。醫療隊抵達後,積極與洪湖當地相關部門溝通,成立6個工作小組來解決問題。其中,大數據組的工作頗有亮點,他們將洪湖市90多萬居民的身體狀態彙報上線,還建立了住院病人大數據醫療平臺,將洪湖市所有病人信息彙總到該數據平臺上,方便監控篩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同時,醫療隊還建立了隨訪系統,對患者進行2年的隨訪。

全縣僅有2臺CT如何開展檢測?聽他們講述援鄂戰疫故事

此外,醫療隊實施分類管理,提高篩查能力等措施,對16000例病例進行了核酸檢測,建設板房醫院,可以收治800例病患。醫療隊在普遍應用中醫藥輔助的基礎上,採取中醫藥特色治療。醫療隊還捐贈了一顆銀杏樹,種在了洪湖市人民醫院門口,作為紀念。

珠江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王華也分享了他的抗疫歷程。1月底,漢口醫院氧氣供應不足。醫療隊積極協調,幾天內大家迅速募集到130餘臺製氧機,70多個氧氣瓶,極大緩解了患者的呼吸困難狀況。最終,援漢前期共92例重症患者,通過積極氧療,79人渡過了難關,康復出院。此外,由於病區實行了無陪護制度,很多患者的親人各被隔離一方。隊員們都擔心病人的心理和營養問題,隊員們商量從中間省一些,分享給患者。於是,隊員們每次上班有針對性地帶一些他們需要的東西。日復一日,這樣的做法漸漸形成了珠江醫院醫療隊的習慣,每天隊員們用治療車推著一些水果零食和生活小用品來到病區,患者們都會開心地圍攏過來挑選,這成了他們每天很期待的時刻。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張德鋼

審籤 | 謝哲

實習生 | 何海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