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三國故事:韓信轉曹操,彭越轉劉備,英布轉孫權,三大將再續前緣

一年三百六十五,老樂閒聊話今古,今天跟各位介紹點《三國志平話》的內容,《三國演義》小說,正是借鑑了這部平話小說中不少精彩的虛構故事,同時基於三國時代的史實,再輔以合理的加工與誇張描寫,才成就了一部經典名著。但《三國演義》較之《三國志平話》,就不僅僅是“青出於藍”那麼簡單的邏輯了,至於老樂為什麼這麼說,咱們就係統地梳理一下這部平話的內容,再適時地與《三國演義》乃至於《三國志》做個對比,答案就會非常明顯了。

故事:三國故事:韓信轉曹操,彭越轉劉備,英布轉孫權,三大將再續前緣

這故事的一開始,就直接追根溯源到東漢光武帝時代了,話說這光武皇帝與民同慶,清明節開設賞花會,在這些來賞花的人當中,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在當時是個秀才,一說到秀才,這就是評書藝人習慣性的稱謂借用,東漢時期沒有秀才,因為漢光武帝叫劉秀,所以“秀”字要避諱,那個時候的秀才只能叫茂才,但是後人的評書小說,不可能這麼嚴謹,我們自然沒必要挑這些“毛病”,要是挑這個,書就不用看了。

故事:三國故事:韓信轉曹操,彭越轉劉備,英布轉孫權,三大將再續前緣

總之,說有這麼一個秀才,叫司馬仲相,可能有些懷才不遇,但要說有多大本事,也看不出來,反正就屬於不少讀書人的通病,地位不高,但是自認為念過幾本書,腦子還夠用,然後總是自命不凡,但是沒有施展抱負的空間,從古至今讀書人跟司馬仲相相似的大有人在。而他也趁著光武帝召開賞花大會的時候來了,因為他去的比較晚,沒地兒呆,就找了一個角落,看著花,喝著酒,賞著景,吹著風,挺美的。賞花飲酒的同時,拿出來史書翻看,就看到了秦始皇相關的一些內容,估計他讀的是《史記》,而後看到秦始皇焚書坑儒,修長城,發民夫等一系列事件,他越看越生氣,再加上喝點兒酒,開始大放厥詞——說秦始皇暴君一個,自己要是當皇帝,肯定不會這麼幹等等,總之,都是發牢騷。

故事:三國故事:韓信轉曹操,彭越轉劉備,英布轉孫權,三大將再續前緣

正當此時,司馬仲相突然間發現,角落裡頭來了幾十個人,穿的是朝廷高級官員的服飾,然後請司馬仲相說:陛下請跟我們來。這司馬仲相很納悶,怎麼自己說當皇帝就當了?他也是仗著酒勁,索性跟著去了,到了一處宮殿當中,這幫人請他更衣,換上的就是黃袍冕旒冠等帝王服飾,司馬仲相便問原因,那些僕從或大臣們才解釋,說他的確是皇帝,但不是人間的帝王,畢竟當時陽間的皇帝是光武帝劉秀,所以司馬仲相只能在陰間為帝王,專審人間不平事,這是他的職責。

故事:三國故事:韓信轉曹操,彭越轉劉備,英布轉孫權,三大將再續前緣

司馬仲相有些害怕,覺得自己還是當個活人,哪怕是普通白丁,也勝過這陰間帝王,但那些臣屬告訴他,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因為他一方面有帝王之命,另一方面有點兒狂,敢罵秦始皇,而秦始皇的行為,也不能怪罪與他。因為自古以來,不管是堯舜禹湯,還是桀紂始皇,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上天安排的,司馬仲相對他們不滿,就是對上天不滿,再加上他身份還不一般,跟老天爺叫板,老天爺便要處理他,無論獎懲,都要先考驗一二。考驗的方法就是,找出些人世疑難案件,如果斷得公,就像司馬仲相自己說的,他如果當皇帝能讓這個世界沒有冤案啊,萬民樂業,那就可以回到人間當皇帝,如果斷得不公,那就是吹,修行不到卻如此狂妄,代價就是永世不得為人,貶進陰山之後。

故事:三國故事:韓信轉曹操,彭越轉劉備,英布轉孫權,三大將再續前緣

司馬仲相一想,跑也跑不了,那就忍了吧,索性試試,正好有一腔抱負,然後就問左右,有人來申冤訴苦嗎?侍從說,放心彆著急,馬上來人,就在說話這個過程中,來了一位威猛的將軍,儀表堂堂,穿著不凡,但是渾身血汙,一看就是臨死之前穿的那身衣服。司馬仲相就問他是誰,有什麼冤情,這將軍說自己是淮陰侯韓信,為劉邦打下天下,但是劉邦非得說他造反,最後被呂后騙進未央宮誅殺。正當韓信訴苦時,又來一個將軍,年齡看起來更大,渾身沒有一塊好地方,他就是彭越,對司馬仲相說自己更冤,韓信起碼還後悔沒造反,可是自己卻一點反意都沒有,劉邦把他騙來後,經過調查發現實情,本來都饒彭越一命,下旨發配四川,但在去四川的途中,彭越遇到了回長安的呂后,天真的彭越竟然求呂后幫自己說情,就這樣被呂后又帶回長安,誰知呂后提醒劉邦,不該縱虎歸山,否則後患無窮,就這樣彭越被處以醢刑。

故事:三國故事:韓信轉曹操,彭越轉劉備,英布轉孫權,三大將再續前緣

司馬仲相聽到這些,非常生氣,就要把劉邦和呂雉一起招來,結果又來了一個高大威猛的將領,此人就是漢初三大名將的最後一位,九江王英布,依舊是對劉邦誅殺功臣一事喊冤。司馬仲相聽完這三位的喊冤之後,立刻叫來了劉邦和呂雉,質問他們,實在對不起這些功臣,劉邦立刻申辯,說這些跟他沒關係,韓信也不是他殺的,彭越是他放走的,英布死在自己的內弟,也就是小舅子手裡,就算有罪,呂雉才是主謀。這話讓呂雉立刻訴起苦來,說劉邦當時是皇帝,自己不過是“幹髒活”的,就這樣被潑冷水,太冤了。兩口子就在司馬仲相的面前吵了起來,一點體統都沒有了,呂后為了證明劉邦早都相信三大功臣謀反,才動了殺心,還找來了證人,這個證人就是韓信當年身邊的那個謀士,蒯徹。

故事:三國故事:韓信轉曹操,彭越轉劉備,英布轉孫權,三大將再續前緣

等到蒯徹來了後,更是說了一通自己的道理,總之這個案子讓司馬仲相很無奈,韓信、彭越和英布三大名將不是完全無辜的,但劉邦就此殺功臣也有些過分,可是呂后手段狠毒些,但又能怎麼辦呢?總之,司馬仲相實在是難以下定論,就在這關鍵時刻,天帝派來使者,開始教育司馬仲相,這書生氣的諸多弊多,不過他也能明辨是非,而此案本來也難以申清,所以司馬仲相永世不得為人的上限懲罰是可以免除的,但是他本來是做帝王的,直接享受帝王榮華富貴的資格被取消,只能擁有一個帝王的名號。說到這裡,故事的邏輯就很明顯了,司馬仲相轉世為司馬懿,雖然被稱為晉宣帝,但在世時當不上皇帝,只能辛苦的創業。

故事:三國故事:韓信轉曹操,彭越轉劉備,英布轉孫權,三大將再續前緣

這就是司馬懿在《三國志平話》中的來歷,他一生中最大的敵人諸葛亮,就是那位蒯徹轉世。而後,天帝還指派劉邦,轉世投胎成他的後世子孫漢獻帝劉協,呂雉轉世成劉協的伏皇后,剩下的這三位大將,也各有各的安排,韓信轉世成為曹操,讓他佔據北方,控制漢獻帝,這樣的話,就能報當年劉邦誣殺韓信之仇。彭越本來應該發配到四川撿條命的,結果讓呂后給騙回來了,所以彭越還是上四川去當皇帝,那麼他就轉世為劉備。至於英布,他本來就是江南九江王,自然轉世為孫權。他們仨一起征戰天下,爭來打去,最後統一在司馬懿的後代子孫手中。

故事:三國故事:韓信轉曹操,彭越轉劉備,英布轉孫權,三大將再續前緣

這樣,漢初的那些風雲人物,被天帝裁定紛紛轉世投胎成三國的幾個大佬,並給了不同的身份,然後開啟了一段轟轟烈烈的三國故事,這也就是《三國志平話》的開端,跟咱們原來看到的《三國演義》不太一樣,但實話實說,這種設定讓人有些不明就裡,或者說意義不大,因為在隨後的故事中,根本也沒有體現出韓信、彭越、英布和劉邦等人的前因後果出來,甚至說蒯徹作為韓信的謀臣,卻在後世稱為了輔佐劉備的諸葛亮,這本來也有點風馬牛不相及的感覺。

故事:三國故事:韓信轉曹操,彭越轉劉備,英布轉孫權,三大將再續前緣

老樂個人覺得,這種形式的開篇,不過就是找了一個與全書毫無瓜葛的題外話,生搬硬湊吸引人注意而已,就跟很多曲藝節目中的定場詩一樣,開頭說那幾句與後來的主要內容完全不搭,而這種情況在《三國志平話》中還有很多,經常是大費周章,做足鋪墊地介紹一位看似很重要的角色,而後這便毫無來由地消失了。貌似這部書根本不是一個人的作品,而大家在將內容捏合在一起的時候,又根本沒有彼此互相對照,顯得邏輯支離破碎,由於篇幅關係,老樂就不多舉例了,以後再跟大家詳聊這些。總之,這種平話小說的藝術成就,跟《三國演義》真的是沒法比,但我們也沒法否定掉這部作品的價值——如果沒有《三國志平話》,《三國演義》又怎麼能有那麼精彩的細節與豐富的想象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