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功勞最大,同樣是王結局卻不如他?這人到底有哪些過人之處

劉邦和項羽的楚漢相爭雙方持續戰了四年之久,經過雙方激戰,202年劉邦垓下之戰,烏江逼死項羽,以失敗告終,一介草民,手提三尺劍經過六年多的時間,平定天下,可謂真的像傳說一樣,是天命!人稱楚霸王的項羽從此退出了歷史爭奪的舞臺,作為這場戰爭的勝利者劉邦建立漢朝,建都長安,稱高祖皇帝,劉邦稱帝時已經五十四歲,執政八年後駕崩長樂宮。

韓信功勞最大,同樣是王結局卻不如他?這人到底有哪些過人之處

劉邦晚年劇照

劉邦稱帝后對一起平定天下的有功之臣分別給予封賞,封了七個異姓王。趙王張耳、楚王韓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韓王信。這些異姓王其實都是劉邦和項羽爭天下時候為了,擴充人馬,拉攏過來的,主要意圖是一致對項羽。並不是正真意義上的兄弟,而是一種聯盟。

韓信功勞最大,同樣是王結局卻不如他?這人到底有哪些過人之處

早年韓信劇照

漢出時期他們各自傭兵,甚至對劉邦虎視眈眈,而後劉邦逐個擊破,功勞最大,死的最慘當數韓信吧!結局最好的就是長沙王吳芮,吳芮最早是個縣令,後來楚漢相爭的時候吳芮看準機會,劉邦危難關頭,吳芮來個雪中送炭,劉邦為此感激,就封他做了王,吳芮心滿意足,對劉邦感恩戴德,感激不盡。後來主動像劉邦交提出要交出自己手中的軍隊,而且時不時的像劉邦示好。就這樣他安居在封裡按章管理著自己的封地,所以劉邦沒有對他起殺心。

韓信功勞最大,同樣是王結局卻不如他?這人到底有哪些過人之處

項羽在垓下劇照

再說說韓信,功勞數他最大,暗度陳倉是韓信出山之作,當時名聲大震,就連項羽范增都打聽此人什麼來歷,後來才知道是在自己帳下做過帳外士足的韓信。

韓信當初的北伐,有很多路可走,暗度陳倉只能說是這些戰術的一個總稱。陳倉是一個地名,當時陳倉是一個可以節約時間,提升速度的突破點。劉邦得以關中三王沒一個堵截成功的,反而都被收拾掉了。才得以佔領了關中,暗度陳倉在後世成為了絕唱,再也沒有哪位軍事家做到過。

韓信功勞最大,同樣是王結局卻不如他?這人到底有哪些過人之處

彭越劇照

後來垓下之戰再立新功,垓下之戰是一場決定歷史走向的大戰。此戰劉邦徹底擊敗項羽。就在這裡其實已經為日後埋下了伏筆。當時的時局已經到了稍有差錯就全盤皆輸的可能,鴻溝談判楚軍準備撤兵的時候雙方正式交戰,劉邦和項羽雙方交戰僵持之中韓信收復了齊、燕、趙三國。而且勢力迅速擴充,這時劉邦傳令韓信彭越兵合一處,共同合圍項羽十萬精銳,將楚軍徹底消滅,韓信當時收到了項羽的邀請函,在加上韓信身邊的謀士又危言聳聽,韓信當時已經具備和劉邦項羽分庭抗議,割據一方了。

韓信功勞最大,同樣是王結局卻不如他?這人到底有哪些過人之處

韓信劇照

但是他前思後想覺的不道德,沒有劉邦的重用,他永遠都沒有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雖然心動了,他卻沒有那麼做,只是威逼利誘的討要封賞,這前前後後的耽誤導致韓信出兵緩慢,未按約定時間到達約定的地點而延誤戰機,整個部署被打亂了,劉邦不僅沒佔到楚軍的便宜,而且處於被動狀態。因為項羽當時的十萬全部是精銳,都是跟著項羽出生入死,身經百戰的忠勇義士,幾乎全是敢死隊。

韓信功勞最大,同樣是王結局卻不如他?這人到底有哪些過人之處

項羽劇照

韓信彭越絲毫感覺不到事情的嚴重性,卻都已經看出天下最終的勝利,非劉邦莫數了。才藉此威脅劉邦提前討厭封賞,劉邦當時已經顧不上那麼多了,直接答應了,答應以後韓信才出兵,最終的垓下大獲全勝。

就這麼一個複雜的過程劉邦肯定是殺他一百回也不解氣。但是高祖劉邦心懷感恩愛才之心,卻也沒殺他,只是鍾離昧事件降為淮陰侯。

韓信功勞最大,同樣是王結局卻不如他?這人到底有哪些過人之處

漢朝皇宮內

不同見解請留言評論。

讀歷史故事,品百味人生。下期再見!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