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去年淨利降八成 扣非淨利現近20年來首虧

每經記者:孫嘉夏 實習記者:舒冬妮 每經編輯:湯 輝

4月16日,新世界(600628,SH)發佈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53億元,同比減少40.4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662.47萬元,較去年的2.73億元同比減少86.58%,扣非後淨利潤則為虧損1894.04萬元,同比下降108.14%。

Wind數據顯示,這也是自2000年以來,新世界第一次出現扣非後淨利潤虧損的現象。

儘管業績下降,但業內大佬對新世界仍青睞有加,包括銀泰集團沈國軍、綜藝股份昝聖達等均已成為新世界的重要股東。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昝聖達表示,新世界2019年利潤大幅下滑除了有百貨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外,主要還是跟閉店改造9個月有關,但這並不影響未來持續看好新世界的發展。

“近年來,新世界在‘做精商業,做優酒店業’的同時,加強對現有大健康板塊佈局,提升‘蔡同德堂’和‘群力’的品牌影響力,爭做傳統實體百貨升級的標杆。為達成這一目標,去年進行閉店提升改造,年底已對外營業,而今年的盈利能力將會得到明顯提升,在南京路商圈乃至全世界的品牌影響力也會得到增強。”昝聖達認為。

據新世界2019年年報,其營業收入由百貨商場、醫藥銷售、酒店服務業及其他行業構成。其中,百貨零售收入7.79億元,同比減少58.78%,佔總營收47.10%;醫藥銷售6.40億元,佔總營收38.70%。

報告指出,銷售及利潤下降主要原因是公司一家位於上海市南京西路2-68號的百貨零售門店,於2019年3月11日起閉店裝修(部分樓層營業),閉店裝修實施期約九個多月,至2019年12月28日才正式營業。

但除了閉店裝修,百貨業態的發展也不容樂觀。

據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發布的《2018~2019年中國百貨零售業發展報告》,百貨作為傳統的零售業態,曾經風光無限,在前幾年受限制電商分流等影響,百貨行業步履維艱。

在百貨零售業發展報告的統計數據中,雖然2018年百貨店的銷售總額增長了4.2%,利潤總額增長了6.4%,但百貨行業式微已經成為行業共識,電商、超市、購物中心等業態無一不衝擊著百貨的發展。

新世界也在做出改變。公司深刻分析了年輕人的消費趨勢,瞄準年輕人消費需求熱情高漲、新消費形態層出不窮的文化、娛樂、體育等領域,主打體驗消費,把文化植入商場,引入了差異化、多樣化、生活化、場景化、主題化的16個體驗項目。改造後,業態定位為購物佔51%,體驗佔28%,餐飲佔21%,由傳統百貨變身為“商業主題樂園”。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