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迈出审慎复工第一步,疫情下如何维持“脆弱的平衡”?

随着疫情在欧洲被按下了“减速键”,欧洲各国的复工复产也逐渐开启了“加速模式”。

近日,欧洲多国迈出审慎复工的第一步,汽车制造和零售业成为了多国首批复工的行业。此外,中小学等学校复课和继续保持对社交距离的严控成为了欧洲多国复工复产的先导措施之一。

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中心副教授刘丽荣认为,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看,经济生活逐步开放后,感染人数势必出现反弹,问题的关键在于医疗体系能否承载重症病人的快速增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国经济中心主任、金融学教授赵永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宏观经济政策角度来看,为防止疫情反弹给经济带来的损害,发行国债,对企业和失业人口提供直接的资金帮助仍是最有效的方式。

欧洲迈出审慎复工第一步,疫情下如何维持“脆弱的平衡”?

欧盟路线图”明确复工前提

第一财经记者经梳理发现,部分行业复工、中小学(不含大学)复课、继续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是欧洲各国复工复产政策的共性。

丹麦、奥地利、捷克是首批放宽限制措施的欧洲国家。目前,这些国家已开放了部分商业场所。

疫情最为严重的两个欧洲国家意大利和西班牙,也迈出了谨慎复工的第一步。14日,意大利重开商业场所和工厂,书店、洗衣店、童装店、林业和IT业工厂等均已复工。在西班牙,无法居家办公的一些行业也已开始陆续恢复生产,例如建筑工地和部分工厂,此前疫情最严重的马德里大区预计将有30万人复工。

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德国也将松绑。15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将从4月20号开始逐步复工复产,并恢复中小零售业,一些德国车企在波兰、匈牙利、捷克等国的工厂也已开始复工。法国虽然没有明确制定出复工的路线图,但法国政府表示正在认真研讨相关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学复课和继续保持社交禁令是欧洲多国复工复产的前提条件,其目的是为了让双职工家庭拥有复工条件和防止疫情再次复发。截至目前,欧洲多国的防控措施仍将持续到五月中下旬,政府提醒民众要保持社交距离、并佩戴口罩。

刘丽荣认为,从目前疫情的发展情况来看,欧洲经济重启的时机已到。她说,进入四月中旬,为期四周的限制措施效果初现,德国国内的感染人数已从疫情爆发时的指数级增长减缓为线性增长。德国政府追求可控的群体免疫,从这一角度衡量,重启的时机已经到来。

不过,欧盟委员会提醒,在复工复产的同时,仍要遵守相关规定。在15日发布的退出严格限制措施的路线图中,欧盟委员会要求成员国加强协调,在出台放宽限制措施前相互通报。欧盟建议逐步有序退出管控,不同阶段安排一定间隔,以评估实施效果。欧盟还提出放松限制的三个主要标准:新增感染病例显著减少、医院有收治新增病例的能力、有足够的检测能力。

脆弱的平衡

刘丽荣认为,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看,经济重启意味着疫情常态化,与病毒长期共存。重启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如履薄冰,分为若干细小的步骤,逐步放松管制,根据疫情的发展适度调整,进退有据,以此避免疫情的大起大落和经济的急涨急跌。

刘丽荣分析,经济生活逐步开放后,感染人数势必出现反弹,问题的关键在于医疗体系能否承载重症病人的快速增长。在疫苗和有效药物出现之前,德国政府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寻求达到一种脆弱的平衡:一方面控制疫情,提高收治能力,维系医疗系统的良性运作;一方面尽可能保持经济生活的开放度,避免疫情对民生造成严重冲击。

赵永升认为,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短期来看,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政府救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法国国债的信用很好,法国可以通过发行国债的方式为政府筹措资金,进而为经济纾困。

他举例称,对于像雷诺这样的大型企业来讲,法国政府可以通过直接注资的方式为其提供流动性。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可以采取免税和提供失业救济的方式提供帮助。目前,法国约有870万员工处于“非全时失业”的状态,这些人员可以向有关部门申报相关情况。雇主会向其提供70%~80%工资的救济金,其中一半由政府承担。

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录得-11.6,为有史以来最大月度降幅。经济景气指数跌至94.5,为2013年9月以来新低。

从失业数据来看,据德国Ifo经济研究所3月估计,德国将至少有100万人失业;法国目前有870万法国雇员参加了政府针对新冠疫情危机而实施的“部分失业”计划,占法国企业员工总数的五分之一;西班牙的失业人数也有近90万人。

刘丽荣说,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德国政府为刺激国内汽车消费,推出“旧车报废奖金”。疫情期间,为了推动国内需求,德国政府可能采取类似措施。

她认为,汽车工业是德国经济的就业保障和财富引擎,有望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汽车工业停摆时间过长,大量的国际小供应商濒临破产,有可能对全球生产网络造成持久和深远的破坏。德国汽车工业将在复活节后逐步恢复生产,根据需求灵活调整产量。一定程度上寄望于中国市场的复苏。

赵永升说,虽然在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就在谈“供给-需求曲线”,但在现实生活中,达到平衡点并不容易。目前的情况来看,只有先有供应,才会有需求,两者未必会同步。

对此,法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弥补供应端和需求端之间的差距。

他认为,疫情虽然对法国经济有所打击,但只是暂时的,法国企业在国际上仍有一定的竞争力。在航天领域,空客依旧位列第一梯队,且很多订单并不是纯商业化的,疫情过后有望恢复。在奢侈品领域,虽然目前来看有所影响,但由于其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从中长期来看未必会萎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