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知否》“下不了决心”的齐衡:谢天谢地,明兰最后没嫁给他

《知否》这部剧里,论人气,除了主角明兰,那就是朱一龙饰演的小公爷了。犹记得,小公爷刚出场时,那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陌上颜如玉,公子世无双”。当时引得一群网友齐呼:“求编剧改剧本,让明兰和齐衡在一起吧。”

可剧情越到后面,齐衡的人物特征慢慢显露出来,在我反复看了《知否》五六遍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明兰幸好没和齐衡走在一块啊。”


又看《知否》“下不了决心”的齐衡:谢天谢地,明兰最后没嫁给他


齐衡一直低估了明兰的“实力”,并不一定了解她

齐衡和明兰,算得上青梅竹马的交情。两个人一起读书,也是从小都认识,但即使这样,关于明兰的性格,能力,内心所想,他完全不得而知。其中一场戏,在课堂上谈论“立嫡立长”,如兰和墨兰对明兰进行逼问。齐衡有心偏袒,可无奈不得办法。

倒是只与他们上过几节课的顾廷烨告诉他,“你越维护这个小的,那两个大的就越是要抬杠,你就让她自己应付一下,我觉得她可以应付得来。”

事实证明,顾廷烨是对的,明兰一套“纯臣”理论,不仅让如兰墨兰闭嘴,连他们哥几个都听的心服口服。

爱一个人首先要做好了解,虽然明兰一直在收敛自己的实力,但连顾廷烨都看的出来,齐衡又怎么是没办法发现呢?

又看《知否》“下不了决心”的齐衡:谢天谢地,明兰最后没嫁给他


可齐衡眼中的明兰,作为庶女,在家里低眉顺眼,举步艰难,他怜惜她,却没有把明兰摆在正确的角度上审视她这个人,而明兰的性子从后面的剧情也可以得知,并不是随意好欺负的,也不需要他人的帮助或者同情。

小公爷一开始就没认识到这点,那他给予明兰的爱,也并不是明丫头内心所想。


齐衡只会一股脑地展现爱意,却不懂爱人的方法

明兰的父亲只是五品官,在扬州不错,可在满大街都是豪门显贵的汴京,就是小门小户了。而明兰作为小门小户的庶女,又没有亲娘,一直过的小心翼翼。

齐衡明知道这点,却还是忍不住去撩拨,又是送笔又是打马球。旁人不会说他什么,可那些尖酸刻薄的话,都到了明兰身上。

又看《知否》“下不了决心”的齐衡:谢天谢地,明兰最后没嫁给他


那个年代,女孩子的名声多重要。用小桃的话来说,“那段日子六姑娘去哪里,都有人笑她痴心妄想。”

这些道理,齐衡难道真不 明白吗。其实并不是,他内心很清楚。但做起事来,完全不管不顾。他没有把握能一定娶到明兰,却一个劲的逼迫明兰直视承认对他的感情。最后转身娶了县主,留明兰独自黯然神伤。

用现代眼光来看,这做法也算得上是“渣男”了。既给不了承诺,又给不了安心,不顾及女孩子的名节,只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幸好这个角色是朱一龙演的,否则怕是少不了诟病。


齐衡拿不起也放不下,能力不足,还喜欢推卸责任

马球会那次后,嘉成县主就看上了齐衡,恳求父母为她做主。王爷王妃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齐衡的父亲齐国公扣在了家里,逼齐衡就范。

实话说,看到这里是可以理解齐衡最终答应婚事的,毕竟受要挟的是他父亲,他怎能不顾家族安危。所以,即使顾廷烨提出帮他绑架县主,为他争取机会,被他拒绝了,观众也是可以理解的。

又看《知否》“下不了决心”的齐衡:谢天谢地,明兰最后没嫁给他


但既然他已经决定放下明兰,就应该把目光往长远看,继续过好自己的生活。可偏偏,他人在县主身边,心还在明兰身上,之后县主被杀,仿佛上天又给了他一次机会。

可齐衡依旧犹犹豫豫,一心在家读书,只想着中举登榜了,再去盛家提亲。这一系列的安排,看上去很合理。但这个世界上,有谁会甘心一辈子站在原地等着另一个人?

之前齐衡说分手,连主动面对明兰的勇气都没有,可现在,却一副“明兰就该等着他,别人不能和他抢“的嘴脸。

被顾廷烨捷足先登后,齐衡也迎娶了申氏,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原以为事情告一段落,可之后因为曼娘的事,他在官家面前,又参了顾廷烨一本。

又看《知否》“下不了决心”的齐衡:谢天谢地,明兰最后没嫁给他


难道齐衡不知道这件事,作为好友他肯定知道曼娘,可为了私仇,他宁愿昧着良心,去告发顾廷烨,也不愿意客观的公私分明。

在对方找上门后,还正气凛然地说:“我是为了朝政,不是为了其他。”

齐衡作为家中独子,身份尊贵,从小到大,除了明兰,他算得上要什么有什么,也因此,在他内心,就觉得明兰该属于他。哪怕当初先走的人是他自己,可因为事出有因,所以明兰理应原谅。

这种想法,哪怕电视剧拍的很隐晦,但也不难看出。但这世上,谁又欠谁的呢,明兰最是拎得清,知道人该往前看,只沉醉于往事的人,终究无法强大。而齐衡,一个连自己贴身小厮都护不住的人,怎么能互得了她,放弃,也不可惜。


又看《知否》“下不了决心”的齐衡:谢天谢地,明兰最后没嫁给他


电视剧结局,齐衡终于醒悟,决定和他的大娘子好好过日子。可原著中的齐衡,一辈子都陷入“情”字中,郁郁寡欢不得志。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他本就没那个能力,也就别太奢望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