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不止有講道理,這樣做才是上上策

現在的家長,能動口不動手,開始用講道理的方式,希望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尊重,從內心到行為,改掉壞毛病。可是,講道理,在孩子教育過程中,似乎也不太管用。父母越愛講道理,孩子往往越不聽話。

教育並非一件告訴和被告知的事,它是一個主動的建設性過程。想要糾正孩子的壞毛病,光是告訴他們不能這樣做或者那樣做的後果是什麼,孩子即便是當時意識到錯誤了,哪天心癢癢又開始在同一件事上犯錯。

教育的不止有講道理,這樣做才是上上策


那正確的做法是什麼樣的呢?

在實踐中獲取經驗。

當孩子初次看見盲人走路手執盲杖並嘲笑的時候,家長可以矇住孩子的眼睛讓孩子試一下走路是多麼的困難。教育,別隻會動動嘴皮子講道理。如何進入孩子的內心,重組他們對事物的認知,才能從根源處解決問題。

教育的不止有講道理,這樣做才是上上策


把講道理當成一種無所不能的教育方式,幾乎是現代家長的通病。

特別是從小在家庭或學校聽到太多講大道理的人,長大後也會成為講道理愛好者。這種單邊思維方式,很容易讓家長陷入教育的困境。有些家長怎麼講道理,孩子就是不聽。但又不忍心放任孩子往不好的方向發展下去。情急之下,動手教育也有可能。

先講道理,講不通再批評,批評了還沒有效果就採取發脾氣的策略,這幾乎是所有的父母的套路。發脾氣還不行的話,有些父母就會開始“感化”孩子,告訴孩子“我為了你才...你現在卻這麼不懂事”

教育的不止有講道理,這樣做才是上上策


思想家盧梭曾說,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這三者對孩子不但無益反倒有害

講道理是下策,發脾氣、刻意感動是下下策,只有進入孩子的內心,重組他們對事物的認知,方為教育上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