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衡》第二十五卷│祭意篇第七十七(3)

2020年04月18日 星期六

農曆庚子年【鼠年】三月廿六


《論衡》第二十五卷│祭意篇第七十七(3)

【原文之三】

高皇帝四年詔天下祭靈星,七年使天下祭社稷。靈星之祭,祭水旱也,於禮舊名曰雩。雩之禮,為民祈穀雨,祈谷實也。春求實,一歲再祀,蓋重谷也。春以二月,秋以八月,故《論語》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暮春,四月也。周之四月,正歲二月也。二月之時,龍星始出,故傳曰:龍見而雩。龍星見時,歲已啟蟄而雩。春雩之禮廢,秋雩之禮存,故世常修靈星之祀,到今不絕。名變於舊,故世人不識;禮廢不具,故儒者不知。世儒案禮,不知靈星何祀;其難曉而不識,說縣官名曰明星。緣明星之名,說曰歲星,歲星東方也。東方主春,春主生物,故祭歲星求春之福也。四時皆有力於物,獨求春者,重本尊始也。審如儒者之說求春之福,及以秋祭,非求春也。《月令》:“祭戶以春,祭門以秋,各宜其時。”如或祭門以秋,謂之祭戶,論者肯然之乎?不然,則明星非歲星也,乃龍星也。龍星二月見,則雩祈穀雨。龍星八月將入,則秋雩祈谷實。儒者或見其義,語不空生。春雩廢,秋雩興,故秋雩之名,自若為明星也。實曰靈星。靈星者神也,神者謂龍星也。群神謂風伯雨師雷公之屬。風以搖之,雨以潤之,雷以動之,四時生成,寒暑變化。日月星辰,人所瞻仰。水旱,人所忌惡。四方,氣所由來。山林川穀,民所取材用。此鬼神之功也。

《論衡》第二十五卷│祭意篇第七十七(3)


《論衡》第二十五卷│祭意篇第七十七(3)


《論衡》第二十五卷│祭意篇第七十七(3)


《論衡》第二十五卷│祭意篇第七十七(3)

【字詞】

1、社稷:指土地神和穀神

2、舞雩:古時祭天求雨的地方

【拙解】

漢高祖四年詔告天下祭祀靈星,七年又令天下祭祀社稷。祭祀靈星,是為水旱而舉行的祭祀,依禮舊名稱作雩。雩禮,是為百姓祈求滋潤穀物的雨水,祈求穀物豐收。春天即求秋實,一年兩次祭祀,大概是因重視穀物收成。春天在二月祭祀,秋天在八月祭祀,故而《論語》中說:“暮春時,春天的衣服已做成,五六個成人,六七個童子,在沂水中洗浴,舞雩臺上沐風,詠歌而歸。”暮春,是四月份。周曆的四月,是夏曆的二月。二月時,龍星初次出現,故而《左傳》中說:龍星出現則舉行雩祭。龍星出現時,節氣已至驚蟄而舉行雩祭。春天雩祭之禮已經被廢除了,秋天的雩祭之禮尚存,故而世人常舉行靈星祭祀,至今不絕。祭祀的名稱與舊時有所變化,故而世人不認識;祭禮廢除不再舉行,故而儒者不知曉。世儒查詢祭禮,不知為何祭祀靈星;舊時祭禮難懂而不能識別,皇帝稱其為明星。依照明星之名,解釋其為歲星,歲星屬東方。東方掌管春天,春天掌管生長萬物,故而祭祀歲星以求春天之福。四季對萬物生長皆有作用,唯獨在春天祈求,是重視根本尊重開始。如果確如儒者所說祈求春之福,那麼舉行秋祭,則非求春之福。《月令》中說:“春天祭戶神,秋天祭門神,各依其時。”如果有人在秋天祭門神,卻稱之為祭戶神,論者能同意這種做法嗎?如若不然,那麼明星便不是歲星,乃是龍星。龍星在二月出現,則舉行春雩祈求穀物生長所需的雨水。龍星在八月將消失不見,那麼舉行秋雩便是為了祈求穀物豐收。儒者或是瞭解其中含義,所以其語不是憑空產生。春雩廢除,秋雩興起,故而秋雩之名,自然是像祭祀明星。實則那是靈星。靈星是神,此神稱作龍星。眾神是指風伯雨師雷公之類的神。風搖萬物,雨潤萬物,雷震動萬物,四時有生成,寒暑有變化。日月星辰,人所仰視。水旱之災,人所憎惡。四方,是氣所產生之處。山林川穀,是民眾取用物資之地。這便是百神之功。

【小議】

古時皇家、官府常祭天祈雨,以求天降甘霖解旱災之困,倘若確實下了雨,便稱是其虔誠祭祀感動了上天,如若未能求得雨來,或以為祭祀不誠,或以為另有異情。在某些帝王身邊,不乏智謀之臣,他們中有些人對雩祭之虛是心知肚明的,卻不能說出來。逢大旱年景,人心浮動,皇家、官府自然也是精神緊繃,大行雩祭之舉,是彰顯朝廷體察民情,直到安撫民心的作用,至於雩祭能否真能求得天降雨露,寄望於天命。那麼,對“百神”的祭祀何嘗不是如此呢?“百神之功”,人所杜撰,成於人腦,出於人的口與手,廣為相傳,虛而成真。古人或專“事鬼神”,以其為謀生手段;或借之成業,以“天意”惑眾生;或迷信不辨,以命祿如是聊慰已心。風雲際會天然成,雨露霜雪自然生。虔誠祭祀敬百神,虛妄舉事多成空。斗轉星移皆有序,滄海桑田任縱橫。阡陌道路忙碌行,命運在已不在神。

王充(公元27年-97年),字仲任,東漢時期思想家,唯物主義者。

《論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僅存篇目,實存八十四篇,是東漢思想家王充重要的唯物主義著作,展示了一定的唯物主義思想,但也包含了一些重“命”思想。《論衡》的出現,在中華歷史文化發展進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視的。由於作者身處的時代使其世界觀存在一定的侷限性,但並不影響其著作的歷史重要性。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研究和對待歷史經典和思想文化的科學態度。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諸子百家各有千秋。品讀國學經典,從中汲取有益養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