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圈文盲王寶強的另類成長史

這兩天,關於王寶強重回少林寺,和師兄弟重溫修武歲月的相關視頻在抖音上熱度節節攀升,不少人誇讚這個最成功的的群眾演員是個不忘本的純樸農家子弟。說起少林寺,王寶強對它有著別樣的情感,他就是從這兒一步一步走進了自己的電影之路。

演藝圈文盲王寶強的另類成長史

王寶強重回少林寺

王寶強原名王勇強,1984年出生在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大會塔村的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中。在大會塔村練習梅花拳是當地村民一大愛好,王寶強6歲起就開始跟著村民練習武術。8歲那年的夏天,就是在村裡的曬穀場上,哥哥帶著王寶強看了一場改變他命運的露天電影――《少林寺》。

演藝圈文盲王寶強的另類成長史

王寶強小時候

大銀幕上李連杰的一招一式,讓本身就酷愛練梅花拳的王寶強一下子對拍電影這件事著了迷。年少的王寶強還不懂電影的真正魅力,他只知道只要是能拍上電影,等他老了以後當上爺爺了,可以看見自己年輕的時候是什麼樣子,自己的孫子可以很自豪地跟別人說:“看,那是我爺爺”。從此以後王寶強不思學業,整天想著去少林寺、練武術、拍電影。為了讓母親答應他的請求,父母幹活的時候,王寶強就主動去搶著幹活。

演藝圈文盲王寶強的另類成長史

王寶強

拗不過王寶強的魔怔,年僅8歲的王寶強最終遠赴河南,剃了光頭,踏進少林寺做了一名俗家弟子,而對電影不甚瞭解的王寶強,更是天真的以為,少林寺就是拍電影的地方,自己在少林寺每天練武的過程都會被拍成電影。有一次,他沒忍住心中的好奇,問大師兄:“咱們的電影,什麼時候能放啊?”一句話把大師兄都給問懵了,等大師兄弄明白了王寶強的問話之後,簡直是哭笑不得,他耐心地給王寶強一通解釋,心灰意冷的王寶強還沒等大師兄把話說完,就跑到院子的角落裡獨自傷心去了。

演藝圈文盲王寶強的另類成長史

王寶強

大師兄的一席話讓王寶強徹底地認清了現實。在少林寺六年的日子裡,他每天早上五點就起床到達摩洞去練習體力和耐力,下山後進行柔韌度的訓練,扎馬步、一字馬,從基礎動作到高難度動作他都不放鬆,每天一練就是八個小時,這六年,他只在春節的時候回過家。

演藝圈文盲王寶強的另類成長史

王寶強

《少林寺》電影中李連杰的醉拳一直是讓王寶強心生嚮往的,但是少林寺是佛門之地,不允許喝酒,為了找到晃晃悠悠的感覺,那時的王寶強每天都盼著下雨,只要下雨了,他就會飛奔出去,在溼滑的泥地上找尋打醉拳的感覺。王寶強的憨厚經常被師兄弟們拿來取笑,大家都覺得他是個沒心眼的傻小子。其實,王寶強心眼活著呢,在少林寺他十分節儉,將省下來的生活費都拿去賣了彩色膠捲,還專門租了相機給自己留下了許多照片,那時候的王寶強已經做好了當大明星的打算。

演藝圈文盲王寶強的另類成長史

王寶強

1998年,王寶強已經在少林寺呆了6年了,少林寺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呆滿三年就可以下山了,王寶強已經呆了6年,他成了武僧團的一員,最擅長的表演項目是醉劍,他表演可以拿補貼了,表演時臺下也有人給他歡呼鼓掌了,王寶強埋藏在心底的電影夢甦醒了。這一年,王寶強懷揣著做武僧表演掙來的800塊錢,隻身到北京去闖蕩。

演藝圈文盲王寶強的另類成長史

王寶強

北京的車水馬龍和高樓大廈給了王寶強迎面而來的新鮮感,他一路打聽著,找到了北京電影製片廠,從那天起,他跟成千上萬的追夢人一樣,成了北漂一員。在北影廠的大門口,王寶強冒著嚴寒酷暑,蹲在門口的馬路牙子上,期待著哪個劇組的副導演招呼他坐進劇組的製片車,將他拉到片場去扮演一個微不足道的角色,即使是具屍體。

這種機會總是少之又少,王寶強僅有的800元積蓄很快就花光了,為了活下去,王寶強只好到建築工地打工維持生計,因為腿上有皮膚病,在工地上幹活時,石灰把王寶強的殺得生疼,後來在電影《天下無賊》中有一個傻根唱歌的片段:離家的孩子流浪在外邊,沒有那好衣裳也沒有好煙,好不容易找份工作,辛勤把活幹,心裡頭淌著淚,臉上流著汗。就是他那段時間生活的真實寫照。

在跑龍套的兩年裡,《大腕》是王寶強參演的唯一一部電影,他在故宮的一場戲中戲中扮演了一群大臣中的一個,根本看不到臉,電影中鏡頭一閃而過。

演藝圈文盲王寶強的另類成長史

《大腕》劇照第二排左一為王寶強飾演的大臣

命運似乎很眷顧這個頗為執著的孩子,就在王寶強16歲時,一部小成本電影《盲井》讓他一夜之間變成了金馬獎最佳新人。突如其來的榮譽,讓已經跑慣龍套的王寶強欣喜若狂,一時間甚至無法適應被人關注的事實。剛得完獎的時候,王寶強每天早上都要出去到報攤上遛一遛,只要是看到報紙雜誌上有關於自己的報道,他都全部買回去,自己在家裡翻來覆去地看。

演藝圈文盲王寶強的另類成長史

《盲井》王寶強

也正是因為這次獲獎,為王寶強贏得了更多的機會。2004年,正在籌拍《天下無賊》的馮小剛邀請王寶強出演“傻根”。得知消息的當晚,興奮過度的王寶強一晚上沒睡著覺。王寶強的媽媽拿著報紙把他要跟劉德華一起演戲的消息渡給家裡人聽,他的姐姐哥哥才相信了王寶強要主演電影的事不是吹牛,那時的王寶強還看不懂報紙,因為他認識的字還沒有母親多。

演藝圈文盲王寶強的另類成長史

王寶強與父母

《天下無賊》打開了王寶強演藝事業的新局面,之後他的片約不斷,出演了《猜心妙手奪魂劍》、《殷商傳奇》、《暗算》等一系列電視劇,在有條件改善生活水平後,這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馬上兌現了當初給父母的承諾,花了五十萬在河北老家,為父母蓋了一套二層小樓。這棟房子凝聚著王寶強的心血,裝修全都是他遠程指揮哥哥完成的,僅外部裝修就花了三個月,內部裝修花了兩個月。王寶強為家人新建的這座小樓,不論外部裝璜還是內部陳設都相當講究,彩電、衛星電視、陽能熱水器一應俱全。

演藝圈文盲王寶強的另類成長史

王寶強飾演的許三多

如果說《天下無賊》讓王寶強一夜成名的話,那麼2007年的《士兵突擊》,則是讓他紅遍了大江南北。當初要是沒有徐帆的指點,很有可能他就會與這個能夠帶給他成功的機會擦身而過了。《士兵突擊》定演員時,王寶強剛好接到了一部武打片的邀約,從小就嚮往主演功夫片的王寶強認準了這部功夫片,拒絕了《士兵突擊》的邀請。最後還是徐帆給王寶強打了個電話,她勸王寶強“《士兵突擊》你是男一號,所有人都會圍著你轉,而且康紅雷導演實力很強,你相信我,拍完這部劇後,肯定沒有人再叫你傻根。”

演藝圈文盲王寶強的另類成長史

《士兵突擊》劇組

王寶強最終聽從了徐帆的建議,推掉自己夢寐以求的武打戲,出演了《士兵突擊》之中的許三多。為了演好這個角色,王寶強專門進入部隊體驗生活。在進行實彈打靶時,王寶強質樸的模樣,被連隊首長當成了真正的戰士。因為實彈射擊時全部脫靶,還受到了指導員的嚴厲批評,被罵吃個不合格的兵。。

演藝圈文盲王寶強的另類成長史

段奕宏與王寶強在片場

當王寶強的樸實,遭遇了一根筋的許三多,便成就了熒屏上這個最具魅力的角色,不過這可苦了其他演員,作為專業演員的他們時刻要面對王寶強的巨大挑戰。當時身為國家話劇院資深演員、中戲畢業的高材生段奕宏一進組,就有熱心人反覆跟他嘮叨:要小心和王寶強演戲,他容易出賣你,千萬別跟他演,他不接你,他接不著,他只演自己。起初段奕宏還以為大家是言過其實,不過真的開始和王寶拍攝對手戲時,看到王寶強經典式的無辜眼神,和自顧自的表演,段奕宏終於傻了眼。

演藝圈文盲王寶強的另類成長史

王寶強

2007年,馮小剛再次啟用王寶強作為賀歲電影《集結號》的演員,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時的王寶強已經可以為馮小剛的新作吸引大批觀眾走入電影院了。王寶強看似一夜成名,然而我們看到的也許只有成名的這一夜,其實在這一夜的背後,有著無數個日日夜夜,王寶強在“不拋棄,不放棄”地努力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