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貓》:用3種心態,生活中教會孩子養成好性格積極面對人生

第一次看到繪本《皮特貓》時,就被它的封面所吸引:每本封面的主角都是那只有一雙黃色眼睛的深藍色的貓,他或穿著四隻白色的鞋子,或扮成送禮物的聖誕老人,或是一名棒球隊員。每本封面的背景主色調通常都是大色塊的黃、藍、綠或這些顏色的結合呈現。

在黃、藍、綠的相互襯托中,讓人聯想到快樂的兒童,純淨的天空,富有生命力的海洋,以為這套繪本會是活脫脫的熊孩子調皮搗蛋的故事。


《皮特貓》:用3種心態,生活中教會孩子養成好性格積極面對人生

翻開繪本,書中簡短的兒歌式的文字便將節奏帶到了另外一個情境中。原來,這是一隻憂鬱,調皮,但是卻充滿主見、自信滿滿,積極樂觀的叫皮特貓咪。繪本的主角就是皮特貓,他在每個故事中都會遇到一個小問題,但是每次他都會唱著歌去面對,並告訴自己“我才不哭呢!”

可以說,是生活中的小挫折教會了皮特始終擁有良好的心態,並積極面對。而在這個父母對孩子事事喜歡插手而又缺乏耐心的今天,這種鍛鍊一直就顯得很缺少。究其原因,除了父母對孩子學習成績偏向度更高以外,更多的是由於父母對性格養成的窄化認知,導致了對孩子性格教育的不重視。

而《皮特貓》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教育方式。鍛鍊不只意味著讓孩子在特定的環境下遭受身體和精神的壓力,引導也並不是在特定條件下才能夠實施,更重要的是通過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小事兒讓孩子學會面對和處理。本文將從繪本作者,繪本的創意構思以及皮特貓擁有的3種心態,在生活中教會孩子養成好性格這三方面來解析這套繪本中所蘊含的關於性格教育的意義。


《皮特貓》:用3種心態,生活中教會孩子養成好性格積極面對人生

01

閱讀要以兒童興趣入手的艾瑞克·利溫:故事+音樂類的創作形式,來源於要讓孩子的閱讀變得有趣

細說繪本之前,不得不先說說繪本的創作者,艾瑞克·利溫。


《皮特貓》是艾瑞克利溫送給孩子們最好的閱讀禮物。繪本一經出版便風靡全美,幾乎每個家庭的孩子都擁有一冊《皮特貓》,賣出了1250萬冊,被翻譯成17種語言,榮獲26項文學大獎,包括蘇斯博士榮譽獎在內的19項國際頂級童書大獎。


而這套書最初的創作初衷來源於艾瑞克之前當老師的一次經歷。當他還在當老師的時候,一天走過一間幼兒園的教室,聽到老師問她的學生:“誰想讀書?”孩子們高興得歡呼起來,一個小女孩像嬰兒一樣抱著她的書。


幾樓遠的地方,在我三年級的課堂上,我問了同樣的問題。但這一次沒有歡呼,我的許多學生看起來既無聊又緊張。

我問了自己一個簡單的問題:從幼兒園到三年級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讓很多孩子失去了閱讀的樂趣?

這深深地觸動了艾瑞克,他想改變這一點,開始嘗試閱讀和音樂融合在一起,讓孩子們覺得閱讀是件很有趣的事情,能夠更好地參與到閱讀中去。

艾瑞克本身就是一位會講故事,會寫歌,風趣,和藹可親,深受歡迎的表演藝術家,他把閱讀與音樂結合,抓住生活中的小故事,並用故事+音樂的形式,通過風趣幽默的語言,讓孩子從皮特貓身上看到自己,在快樂的閱讀中學會皮特遇到事情的態度和處理問題的方法,比如樂觀、積極、不計較和堅持等等。

因此,《皮特貓》這套看著有點誇張的繪本,其實暗示了不太會控制情緒的小朋友,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如何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又如何恰當的解決。

憑藉對孩子和音樂的喜愛和對兒童閱讀習慣的探知,文字作者艾瑞克.利溫成為了《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的第1名,圖畫作者詹姆斯.迪安則皮特貓的原畫一幅高達三千美金,曾有一對一次性購買了15副。

《皮特貓》:用3種心態,生活中教會孩子養成好性格積極面對人生

02

繪本的創意構思:大膽可愛的插畫表現,以及富有節奏感的音樂語言,讓故事瞬間具有代入感

1、插畫:絢麗的色彩,大膽的構圖,將讀者引入動畫般的故事情節之中

和封面一樣,書中的圖畫多以黃、藍、綠色呈現。明亮的色彩不僅營造了輕鬆愉悅的視覺體驗,也給人以溫暖的情景深受。


比如在《我愛我的髒鞋子》這冊的畫面裡,除了根據事物需要,用其它顏色以外,背景幾乎全部為暖暖的黃色,黃色給人愉快、歡樂、溫馨等感覺,這樣的色彩渲染,不但沒讓人感覺皮特對於自己的白鞋子被不小心弄髒時候的無奈和傷心,反而讓人感覺到皮特邊走邊唱歌時的輕鬆,快樂的狀態。

同時,繪本不刻意賣弄繪畫技巧,而是處處保留笨拙的筆觸,類似於兒童畫的風格。


每幅配圖都是像獨立海報和插畫作品,皮特貓處於畫面正中,是絕對的主角,比較符合兒童的心理和認知。這樣的構圖設計不僅體現了文章的主題,還讓讀者在讀故事的時候非常具有代入感,以主角的思維來考慮當遇到這樣的問題的時候該怎麼辦,於此同時,表現出來的是皮特貓在面對問題所表現出來的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的心態和個性。


《皮特貓》:用3種心態,生活中教會孩子養成好性格積極面對人生

2、簡單、重複、富有節奏感的音樂語言,讓句子朗朗上口。

繪本以第三人稱加問答的形式對語言進行設計,在繪本共讀中最重要的形式和核心的技術,就是親子問答,皮特貓恰是用了這樣的方式來維持孩子在閱讀時的注意力,既保證了交流又不妨礙信息輸入時的連貫性。


比如:《我愛我的髒鞋子》中,“皮特哭了嗎?不,他才不哭哪!”這些富有韻律化的語言的重複使用,有助於孩子逐漸熟悉句子和規律,也可以有效地促進孩子心理理論的發展,為孩子語言發展奠定基礎。


還有皮特唱的歌:“我愛我的白(紅、藍、棕)鞋子”,可以根據不同的韻律自由發揮進行歌唱,不僅加強了故事的感染效果,還將讀者帶入了故事中。


最後,皮特貓說“因為不管怎樣,高興就好”,展現了皮特貓面對這件事的心態。


《皮特貓》:用3種心態,生活中教會孩子養成好性格積極面對人生

03

用3種心態,教會孩子養成好性格積極面對人生

1、 擁有樂觀心態,欣然接受生活中的不美好。

皮特貓穿著嶄新的白鞋子,一路踩到草莓、藍莓和爛泥,更糟糕的是還踩到了水裡。但是皮特貓沒有哭,依然唱著歌,樂觀的愛著他的髒鞋子。最後他總結說:不管怎麼樣,高興就好

無論皮特貓遇到什麼倒黴的事情,他都能保持愉快的心情笑對一切,擁有很好的逆商思維。

逆商思維是什麼?《逆商:我們該如何應對壞事情》一書中指出,逆商全稱逆境商數(簡稱叫AQ),也稱為挫折商或者逆境商。它是指人們面對困境、逆境時,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書中還指出:懂得如何應對負面情況比設法擁有正面心態重要的多。

皮特貓的白鞋子弄髒了,然而他並沒有用哭鬧去解決問題,而是接受了這種負面情況,用樂觀正面的心態去處理。

女兒穿著她最喜歡的鞋子高高興興地跑出去玩兒,由於剛下過雨,一不小心踩到了泥坑,漂亮的鞋子上瞬間沾滿了髒兮兮的泥巴,看著自己的鞋子變成了這個樣子,瞬間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哇的一下哭了起來。

我趕緊安慰道:沒關係,回家把鞋子洗一洗,又可以乾乾靜靜漂漂亮亮了。

可她就是不相信,仍然大哭。我只好帶她回家,把鞋子刷乾淨以後拿給她看,她才接受。

孩子從剛出生需要我們抱著的嬰兒寶寶,成長為能夠獨立探索大千世界的大孩子,總會遇到不少的挫折,是因為一點點不順利就大發脾氣,還是樂觀的面對弄髒的鞋子、壞掉的玩具、甚至一次次的失敗?這取決於孩子的逆商發展水平。

《我愛我的髒鞋子》用最簡單的方式,讓孩子明白當面對逆境時,應該大聲唱著歌去接受它,超越它。

《皮特貓》:用3種心態,生活中教會孩子養成好性格積極面對人生

2、擁有積極的心態,做事情全力以赴。

《我拯救了聖誕節》中,聖誕老人得了重感冒,皮特接到聖誕老人的電話要它派送聖誕禮物後,一點都沒有遲疑,立刻大聲答應:“我去送”。


當拿到聖誕老人的長長的清單後,發現這個任務很艱鉅,但是它沒有放棄,皮特貓說:“儘管我很小,但要在聖誕節送禮物,所以我會全力以赴。”


皮特貓雖然不確定在聖誕節到來之際,自己能不能把禮物送完,但始終告訴自己要全力以赴,擁有很好的主動思維。

所謂的主動思維,指人在面對事物的時候,擁有主動的目的,形成主動想法的能力。通俗講可以是人做事的主動性、做事的創新性等。

皮特貓面對要送聖誕禮物長長的清單以後,雖然知道這是個艱鉅的任務,但是他主動接受了,並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

在孩子的生活和學習中,我們大人總是希望孩子遇到事情的時候主動,但很多時候孩子往往“不配合”“不給力”,特別是在學習上,稍微遇到點需要動腦筋的知識點就退縮,其實這都是孩子缺乏主動思維的能力。

皮特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們,遇到困難不可怕,應該大聲告訴自己“我會全力以赴”,堅持去做。


《皮特貓》:用3種心態,生活中教會孩子養成好性格積極面對人生

3、擁有平常心態,坦然面對失敗,不為難自己

《今天有場大球賽》裡,我們看到皮特貓兩次擊球不中、三振出局、拿到四個壞球、觸殺出局,連續的挫敗下來,皮特貓都沒有難過,因為它知道,自己盡力了。

皮特面對自己每次擊球失敗,並沒有氣急敗壞,也沒有苛責自己,而是告訴自己盡力就好,這表現了一種很好的樂觀思維。

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在《活出最樂觀的自己》中,講到過樂觀思維的真實含義。具有樂觀思維的人,遇事時會主動尋找事情樂觀的一面,不讓自己長時間停留在悲觀中,正面應對,不抱怨,不逃避。

在《今天有場大球賽》中,皮特無論是作為擊球手,還是投球手,都沒有得到很好的成績,可是皮特始始終都保持一顆平常心,一直面帶微笑,並告訴自己下次需要怎麼做。

有位媽媽說,自己的孩子5歲就開始學圍棋,每次考級都必須戰勝對手。有一次贏了前3輪,第四輪的時候輸了,心態一下蹦了,最後直接放棄了比賽。又一次考級,第5輪的時候輸了,但是這次他沒有哭,繼續參加著比賽,後兩輪獲勝。這個小朋友的故事說明了擁有樂觀思維的重要性。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教會孩子運用樂觀思維,引導他們面對失敗的時候用平常心對待,這對孩子將來的生活和學習都有積極意義。否則,孩子在面對各種失敗的時候會心態崩塌,變得自卑,對生活失去信心。


《皮特貓》:用3種心態,生活中教會孩子養成好性格積極面對人生

寫在最後:


俄羅斯著名教育學家烏申斯基曾經說過:良好的性格就如同人們在自己的神經系統中存放的資本,在人的一生中,都會享受到這一良好資本不斷增值所帶來的“利息”;而壞的性格就好像一筆永遠也無法還清的“債務”,而其不斷增長的利息則是一種折磨,令他無法成功,直至最後“人生破產”。

《皮特貓》所要告訴孩子們的就是:生活中總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事兒,保持良好的心態,欣然接受,坦然面對,全力以赴積極面對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