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套的青春片《致所有我曾愛過的男孩》

《致所有我曾愛過的男孩 》改編自珍妮·韓2014年發行的暢銷小說《致我曾經愛過的男孩》。發售幾周後就被Netflix買下版權,之後又出版了續集《PS:我仍然愛你》和《直到永遠,勞拉.簡》。這三部小說的單詞都不難,感興趣的話可以買個電子版來看,目前第一部有中文出版計劃了。簡是貫徹了三部曲的女主角,一個情竇初開的女高中生,三部曲的第一部則是經典的契約戀愛故事。

俗套的青春片《致所有我曾愛過的男孩》

簡有五個暗戀的對象,她曾經寫下了5封沒有寄出的秘密情書,當某一天這些情書都寄給了暗戀對象,她平淡無奇的高中生活就不再平靜了。一如既往的三角戀故事,帥氣的運動系男生皮特和姐姐的前男友喬什,則是故事中的主要推動力量。為了避免讓姐姐喝醋,簡和皮特作出了一個假裝戀愛的約定。這種故事在2014年就已經不是什麼新奇的橋段了,2018年更加是俗套之極,但Netflix依然看中了這個故事的潛力,而且改編得比原著更好,帶給我們一段甜到發膩的瑪麗蘇故事。

其實,青春愛情電影看了非常多後,個人對這種類型已經有很強的抵抗力,但《致所有我曾愛過的男孩》則是另外一種味道,當簡的秘密被揭曉時,你忍不住產生一種強烈的觀看慾望。每個人在年輕時都有一段短暫的暗戀時光,總會短暫上迷戀上某個人,當簡的情書寄出後,她並不是因為那段戀情被揭曉感到羞澀,而是在坦然面對的同時,又不想破壞自己和喬什之間的關係。畢竟,喬什是自己姐姐的前男友,兩人剛分手不久,簡選擇逃避這段感情,用皮特作為擋箭牌。

這個故事自然不是姐妹撕逼的故事,但在青春和愛情之後,更多談論的還是家庭,這也是大部分青春電影的主題。簡的母親很早就去世了,只留下父親和三個女兒,父親雖然平日看起來大老粗,但事實上是把感情藏在心底。當大姐離家讀大學後,簡的壓力也是隨之而來,首先,她失去了可以傾訴和依賴的對象;其次,她的高中生活和我當年的一樣無趣,只是極少的朋友。連她的妹妹都嘲笑簡的生活,每個年少的男女都希望光芒萬丈,但很多時候逐漸形成的孤獨和自卑,讓我們開始抗拒社會和生活。

俗套的青春片《致所有我曾愛過的男孩》

這部電影主題不是找出誰寄出了這5封信,也不是1v5的故事,整部電影發展下來的大部分劇情和走勢,基本上都是在我們預料之中,簡單來說——少女情懷總如詩。而作者在我們以為自作聰明地理解一切的同時,又向我們插入了很多的小故事,比如皮特的家庭變化,父親和簡的交流。整部電影的主題都是輕鬆的少女成長史,一個假戀愛最終變成真告白的故事,但卻十分討巧那些仍然對青澀歲月存有嚮往的人。在觀影的同時,儘管我們知道不會有太多的反轉,但還是會在好笑之餘又有一些感動,我少有地感受到那種情愫初開的鮮活心跳。

其實我很羨慕皮特,球場上的王子、食堂裡的人氣王、派對上的明星,是所有男生在中學時代嚮往的人生,那種看起來永遠瀟灑永遠不羈的少年形象,只是為了刺激前女友而選擇和簡假裝情侶。隨著故事的深入,我們知道皮特並不像是外表上那樣的瀟灑放蕩,而是有著善良孤獨的一面。人與人交際的時候,一旦到了論心的地步,通常關係就不會太淺,簡和皮特都分享了他們人生中的秘密。故事的發展,自然是到了無可避免地愛上對方、只是等待承認感情的時刻,電影后面的半小時都是我們熟悉的老套劇情,而我們也知道簡總會做出正確的抉擇。

俗套的青春片《致所有我曾愛過的男孩》

這種電影想要拍得感動觀眾,就必須在人物方面進行細膩的描述,塑造一個立體的形象。儘管電影只有99分鐘,但在超快節奏的敘事中,簡這個角色的變化還是讓人感同身受。少女心真實展現出來,不刻意造作更多是生活化的拼湊方式,電影延續了原著繼續發了又蘇又甜的糖。雖然電影多次提到,當你對一個人有感覺的時候,就應該大膽告白,而不是閉起來寫哪些無疾而終的情信。即使在對現實社會習以為常時,仍然對這種看起來天真蠢傻的臺詞感到觸動,《致所有我曾愛過的男孩》並不是那種超級完美或者深刻的電影,但當靜下心看完時還是有種春心蕩漾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