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好習慣:追求美好是會上癮的,根本停不下來

我們都希望變得更好,只要是那種一天天都有的微小進步,也會堅定人向前走的決心。而每天只是抱怨和焦慮,只會讓人陷入疲乏的生活。

弱者抱怨生活,強者做出改變,變美好只有在行動中才會發生。

6個好習慣:追求美好是會上癮的,根本停不下來

作家連嶽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有沒有改造世界的藍圖,我不在乎,我更願意相信從小事得出的觀察結果,你有沒有耐心讀完一本書,能不能控制自己的體重,敢不敢堅持跑步,小事做得好,此人不會太差勁。”

1.運動會讓人脫胎換骨

這個世界不全看臉,不代表不看臉。

大多數好看的姑娘是不會放鬆身材管理的,她們長相舒服,身材管理到位,舉手投足之間散發著獨立和自信的魅力。

我看過一些好看的姑娘,她們管得住嘴,邁得開腿,雖然也會對美食大快朵頤,但一定會通過鍛鍊消耗掉攝入的過多能量。因為身上的每一寸贅肉,都是向生活妥協的標誌。

6個好習慣:追求美好是會上癮的,根本停不下來

如果你不能經常出門跑步,可以在家跟著視頻做一些馬甲線、直角肩的運動,日積月累,也會看到驚人的變化。

2.讀書像是深海潛水

上學的時候很愛讀書,那種晚上寧可少睡點,也要多讀一會書的感覺真好。不過現在生活奔忙,只有在晚上睡前會看一會。

現在網絡讓我們在海量的知識碎片裡漂流,而閱讀讓我們向下深淺,去看到另一種精神世界,而且碎片化的信息大多都是二手甚至是三手的信息,而讀書更像是系統性地去了解一個知識點,通過實踐內化成自己的價值觀。

培根說過:“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多讀一些書,你看問題和看世界的角度都會改變。

3.好好工作

不管你喜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工作是收入的來源,而收入是獨立的底氣。工作中獲得的收入回報、能力提升等都是人自信來源的一部分,如果你不喜歡現在的工作,那麼好好思考一下未來的工作方向,並著手為它準備。

6個好習慣:追求美好是會上癮的,根本停不下來

4.走出去,多認識點朋友

以前我是個很宅的人,不主動,不喜歡走出去。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發現其實人和人的相處是一件蠻有意思的事,不要帶著那麼強烈的目的性去交友,放鬆一點,去和其他人聊天、吃飯,感受不同的人的內在世界和精神需求,一些新的機會也在這樣的鏈接中產生。

我最近認識了一些正在創業的人和自由職業者,有的是甜品工作室主理人,有的是在家做設計的設計師,每個人都在為生活奔忙,去慢慢尋找自己。和他們聊天,感覺像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也能感受到他們的焦慮和遇到的困難。

原來人是可以活成這個樣子,沒有所謂幸福的統一標準,但是成年人一定要記住: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5.收拾房間,理清自己的需求和慾望

當我特別焦慮的時候,我會靜下心來,好好收拾一下房間,扔掉或賣掉不會再用的物品,思考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留下哪些東西陪伴。

其實,人真的不需要那麼多東西,常穿的衣服也就幾件,日用品不需要囤太多。在花錢方面,我也不再像以前那樣,遇到很便宜的東西就要買,而是把它們放到購物車裡幾天,想想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要不買回來也是佔地方。

在能力範圍允許的情況下,選擇比較好的那一個。物件精良,人生也會精進。

6個好習慣:追求美好是會上癮的,根本停不下來

6.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

我是在這兩個方面有意識地減少手機使用時間:一是工作中把手機放在自己視線範圍之外;二是睡覺前不帶手機入睡。

其實看電視劇、刷微博、抖音,在那個當下是快樂的,但是會感到空虛,如果你把很多時間都用來做這些事,那運動、讀書、思考的時間就相對會減少,畢竟我們每天都只要24小時,誰也不多,誰也不少。

6個好習慣:追求美好是會上癮的,根本停不下來

減少焦慮的辦法只能是盡力做好我們能做的事情,當你對於自己和人生擁有更多的掌控權,就是建立內心安定和秩序的解藥。

努力去最大限度地賦予時間價值,幾年後回首過去,你會感謝那個努力的自己,讓你知道,原來我可以成為這麼好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