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創企:不上市,毋寧死

  2020年下半年,AI創企們虧損上市的新聞一次次打開了傳統業者的新世界——在AI創企華麗的旗袍下爬滿了蝨子,成為最引人關注的問題。

  據這些企業的招股書上數據顯示:

  曠視科技2019年上半年虧損52億元,依圖3年虧損72億元,雲從3年虧損20億元,雲天勵飛3年虧損16億元……

  筆者曾在6月份寫過一篇《曠視科技最艱難的IPO之路有感》中提出——“外表風光的AI企業,10家企業有9家虧損,還有1家在申請破產”的觀點,近期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人工智能產業創新聯盟秘書長安暉也同樣指出“全球近90%的人工智能公司仍處於虧損狀態,中國AI產業鏈中90%以上的企業也處在虧損階段”。

AI創企:不上市,毋寧死

  同時在這些企業的招股書上也明確提出,未來仍會有持續虧損或者退市的可能性,因此業內也有人稱這種行為為“帶血上市”,對於是否真的能找到接盤的,目前還是一個問號,但這些更多被忽略,在更多的科技媒體中,變成了衝擊AI第一股的競技遊戲。

  針對這種現象,曠視科技CEO印奇表示:“AI經過2016~2017年的快速爆發,已經進入產業的深水區,步入“死亡之谷”。當前是各界對AI的高預期向下回落的階段,哪個AI企業能穿越這個死亡之谷很難預測。互聯網的下一個時代是物聯網時代,AI更像當年的搜索引擎。所以,AI是物聯網裡一個核心技術的能力,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技術創新的主軸,但不是產業落地的核心點。”

  言下之意,AI技術本身並不是最重要的,需要企業將這個技術拆解再融合,在目前階段尋找適合的應用場景落地更為重要。

  疑問一:技術門檻及壁壘存在嗎?

  AI創企在初期,以算法傲視群雄,但在經過短短几年的商業合作後,不少企業已經可以自研算法,單一依靠出售算法的模式已經無法支持企業在行業中生存。尤其是在一些傳統行業,例如安防,巨頭們天生就有吸引頂級算法、軟件及硬件人才的優勢,進入到真槍實彈的市場競爭之中,AI創企缺乏行業認知及客戶積累,競爭力並不突出。另外ICT及互聯網巨頭們同樣對傳統行業虎視眈眈,掌握核心AI視覺技術的企業已經不僅僅在於AI創企。

  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或者更換賽道,或者孤擲一注研發芯片,前者要相比後者簡單許多,尤其在巨頭尚未重兵部署的行業中,例如物流等,這個領域缺乏統籌全局,解決智慧物流週期長、成本高、落地難的問題的龍頭企業。

  至於芯片,與國內市場環境不同的是,在美國硅谷不少芯片公司正不斷擺脫自身“芯片公司的稱號”,例如高通將自己定位為“平臺公司”。英特爾的公司定位從“PC公司”變為了“數據公司”,英偉達將其圖形處理器描述為“增強人類智能”。

  在芯片領域,初創企業將面臨更大的挑戰,除了有來自資金和技術實力都很強的巨頭之外,如何平衡市場、技術以及投入都是影響中國芯片初創公司成功的關鍵。

  目前來看,AI初創公司想通過架構創新找到市場客戶,但創新便意味著產品仍需不斷打磨,商業化的時間需要更長,是一場燒錢與創新的競技賽。另外從硬件設計角度看,國內大部分AI芯片都不算完全的自主設計,由於時間緊迫,企業不得不購買IP,對於自研GPI或者定製神經網絡核心的能力基本沒有。

  ……

  那麼從這些角度看,技術門檻及壁壘並不如AI創企們宣傳的一樣,只是這部分的東西不能很好地講故事罷了。

  疑問二:如何在技術迭代快的AI行業中佔據優勢

  雖然很殘酷,但可以說“AI四小龍”已經成為過去式。無論是財報數據,還是各地辦事處在收斂,技術無法商業化已經讓四小龍們開始走下神壇。AI行業屬於技術迭代速度快,持續研發新技術與落地應用場景是企業在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

  因此被卡在場景落地上的大部分AI企業而言,已經錯失了繼續保持優勢的大前提。美國著名的投資人弗雷德・威爾森表示:“我不想企業表現得像是個一味強調現金流得怪胎。但我們作為投資方所做的事情,確實就是為了允許所投資的企業在就算虧錢的情況下,也能將產品推出到市場,並將該生意和團隊進行發展壯大,從而為創始人以及利益相關者賺取更多的利益。我們公司現在所投資的很多投資組合其實都是在虧錢的,我們常常做的事情就是低頭看看他們提供的充滿赤字的收入報告,然後抬頭遠眺,看下現有的資金在什麼時候將會燒光,以便做好下一步(融資)計劃。”

  如此的惡性循環,未來的路將會越來越難走。

  疑問三:降現金漲股權等一系列問題

  引用業內其他媒體朋友的話:

  在今年前三季度中,雲天勵飛支付員工薪酬為3630萬元,而云天勵飛在說明書中表示:“隨著公司業務的快速發展,公司不斷引進各方面的管理人才以加強公司的管理能力,因此職工薪酬在報告期內有所上升”。

AI創企:不上市,毋寧死

圖片來源於雲天勵飛招股說明書

AI創企:不上市,毋寧死

圖片來源於雲天勵飛招股說明書

  由此可見,雲天勵飛員工數量應呈現出上升狀態,但薪酬方面並未實現全面提升,而“股權支付”的意思是“是指企業為獲取職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務而授予權益工具或者承擔以權益工具為基礎確定的負債的交易”。

  由此可見,今年雲天勵飛員工在待遇方面並未得到以現金為主的支付,而是以股權作為支付手段——股權支付可以在後期與公司進行交易。

  這種模式主要是由於絕大大多數非上市公司都屬於中小型企業,普遍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通過股權激勵的方式,公司能夠適當地降低經營成本,減少現金流出。與此同時,也可以提高公司經營業績,留住績效高、能力強的核心人才。

  但其背後也有不少的問題:例如員工不能自由離職全身而退(各種約定),間接持股方式不能直接出售等,這一系列的問題如果不處理好也會產生很大的問題。

  在死亡之谷面前,AI(企業)會消失對嗎?目前AI企業已經到了選擇場景的末期,隨之會是適應及改造的階段,洗牌仍在繼續,畢竟估值不等於一切(2019年創企死亡名單,50家估值過億),對於缺乏技術門檻且沒有持續盈利能力的企業而言,活著已經用盡全身力氣,更別說創造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