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內分泌治療引起的骨關節疼痛怎麼辦?

乳腺癌內分泌治療引起的骨關節疼痛怎麼辦?

今年60多歲的蘇阿姨,乳腺癌術後4年了,因為雌激素受體陽性,接受了內分泌治療,服用芳香化酶抑制劑已經有3年多了,,服藥期間出現了膝關節的疼痛,這兩年逐漸加重,開始影響走路了,早上起來時手指關節也有僵硬和疼痛,於是她在乳腺科門診就診,向我提出了這個問題:骨關節的疼痛是不是和服用內分泌藥物有關呢?

乳腺癌內分泌治療引起的骨關節疼痛怎麼辦?

不錯,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手術、化療等治療後,通常需要再接受至少五年的芳香化酶抑制劑 (aromatase inhibitor)療程。芳香化酶抑制劑是一種常用的內分泌治療,用來減少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減低雌激素刺激乳腺癌細胞生長的風險,從而減低乳腺癌復發的機會。可是,雌激素水平減少會加劇骨質流失,大幅度增加骨關節炎的機率,也就出現了蘇阿姨這樣的症狀。

我可以把內分泌藥物可以停掉嗎?

在臨床上,芳香化酶抑制劑被廣泛用於激素受體陽性的絕經後乳腺癌患者中,常用的藥物有來曲唑,阿那曲唑和依西美坦。絕經後婦女卵巢功能衰退,她們的雌激素來源主要是芳香化酶催化外周的雄激素來轉化為雌激素,而芳香化酶抑制劑可以抑制或滅活芳香化酶,阻斷轉化,減少體內雌激素。因此,對於部分乳腺癌患者,芳香化酶抑制劑降低復發風險的作用是得到臨床驗證的,絕不建議擅自停藥!如果骨痛的症狀比較明顯,應該及時進行調理,可以選擇使用多方面治療的方法來緩解病情,平時多注意休息和情緒方面的管理。

如果出現了骨關節疼痛,應該怎麼辦?

出現了骨關節疼痛,首先應找醫生幫助診斷明確,排除因乳腺癌骨轉移或者外傷等其他原因引起的骨關節疼痛。大部分的骨關節疼痛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導致的,屬於骨關節退化性的骨關節炎。膝關節疼痛是發病率最高、臨床最常見、對個體和社會損害最大的骨關節炎之一。

根據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關節外科學組,吳階平醫學基金會骨科學專家委員會發布的最新《膝骨關節炎階梯治療專家共識(2018 年版)》,認為骨關節炎的基礎治療包括預防保健和治療康復兩個方面。

  1. 運動和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項:

(1)避免對本病治療不利的各種因素,建立合理的日常活動方式,如保護受累的膝關節,避免長途疲勞奔走、爬山、上下高層樓梯、以及各種不良體位姿勢(長久站立、跪位和蹲位等)。

乳腺癌內分泌治療引起的骨關節疼痛怎麼辦?

(2)肥胖者應減輕體質量:超重會增加關節負擔,應保持標準體質量 。

乳腺癌內分泌治療引起的骨關節疼痛怎麼辦?

(3)保護關節,可戴保護關節的彈性套,如護膝等;避免穿高跟鞋,穿軟、有彈性的“運動鞋”,用適合的鞋墊,根據醫生的建議部分患者可用楔形鞋墊輔助治療。

乳腺癌內分泌治療引起的骨關節疼痛怎麼辦?

(4)發作期減輕受累關節的負荷,可使用手杖、助步器等協助活動。

2. 合理的運動和肌肉鍛鍊:

(1)有氧運動:步行、游泳、騎自行車等有助於保持關節功能;

乳腺癌內分泌治療引起的骨關節疼痛怎麼辦?

(2)適度進行太極拳、八段錦運動;

(3)膝關節在非負重狀態下做屈伸活動,以保持關節活動度;

(4)進行有關肌肉或肌群的鍛鍊以增強肌肉的力量和增加關節的穩定性,如下肢股四頭肌等長伸縮鍛鍊等。

乳腺癌內分泌治療引起的骨關節疼痛怎麼辦?

3. 中醫和物理治療:

急性期物理治療的主要目的是止痛、消腫和改善關節功能;慢性期物理治療的目的是以增強局部血液循環和改善關節功能為主 。中醫治療可以減輕疼痛症狀和緩解關節僵直,包括按摩、熱療、水療、針灸、推拿等。

乳腺癌內分泌治療引起的骨關節疼痛怎麼辦?

4.藥物治療:

(1)局部外用藥物治療:疼痛較輕的早期骨關節炎患者,尤其是是高齡患者或基礎疾病較多的患者,先選擇局部外用藥物治療(如氟比洛芬凝膠貼膏、中藥膏劑等)。當皮膚有傷口、皮疹等不良狀況時應慎用,出現過敏反應時應及時停止使用。

(2)口服藥物:

①最常用的藥物是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其胃腸道的副作用小,如塞來昔布、艾瑞昔布、依託考昔等。

②緩解關節疼痛、炎症性腫脹的慢作用藥物,常用的如鹽酸氨基葡萄糖或硫酸氨基葡萄糖等。

③阿片類鎮痛藥物,因其成癮性,在臨床非必要時較少使用。

④抗焦慮藥,可改善患者的抑鬱和焦慮等精神改變,不僅可緩解因慢性疼痛導致的憂鬱狀態,還可增加中樞神經的下行性疼痛抑制系統功能,如合用多塞平與阿米替林,或者單獨使用樂瑞卡等。

⑤中成藥,部分中藥可通過各種途徑改善關節功能、減輕疼痛。

乳腺癌內分泌治療引起的骨關節疼痛怎麼辦?

(3)肛門栓劑:具有吸收快、起效快的特點。常用的是非甾體類抗炎藥物,用於不便口服藥物的患者。

(4)靜脈輸入:常用的非甾體類抗炎藥(如帕瑞昔布鈉)、氟比洛芬酯、阿片類藥物等。

(5)關節腔內注射藥物:常用的注射藥物包括糖皮質激素、玻璃酸鈉等,可有效緩解疼痛,改善關節功能。

廣東省中醫院乳腺科通過科學研究,制定為乳腺癌內分泌藥物引起的骨相關事件的防治方案,專門為服用骨關節疼痛患者研發了外用痺症中藥封包和外洗方,具有祛風除溼,通絡止痛的功效,主要適用於服用芳香化酶抑制劑引起以及年期婦女的寒溼型骨痛、關節疼痛。痺症水腫中藥封包還適用於乳腺癌術後上肢淋巴水腫的患者。臨床使用,可明顯緩解關節疼痛和關節僵硬。採用中藥辨證治療,為每位患者制定個性化的祛風除溼,溫通止痛的中藥內服方劑,也可明顯緩解骨關節疼痛的症狀!

乳腺癌內分泌治療引起的骨關節疼痛怎麼辦?

廣東省中醫院乳腺大科:

廣東省中醫院乳腺科成立於1997年,是廣東省成立最早的乳腺專科。目前是全國中醫系統規模最大的乳腺病專科,廣東省規模最大的乳腺病專科,廣東省乳腺病MDT(多學科診療模式)聯盟牽頭單位,以及中國乳腺微創與腔鏡手術聯盟成員單位。歷經20餘年的發展,已建成中醫特色明顯、臨床療效顯著、醫教研並進的全國一流的中醫乳腺病重點專科。

廣東省中醫院乳腺專科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十三五”重點專科強化建設專科,中醫藥強省建設專項中醫臨床重點專科項目和國家中醫藥優勢特色教育培訓基地。除擔任中華中醫藥學會乳腺病分會和廣東省中醫藥學會乳腺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外,還擔任國家中管局重點專科乳腺增生病協作組組長單位和中醫醫療技術排乳技術和引流技術協作組牽頭單位。2009年牽頭制定了乳腺癌分期辨證標準;2017-2018牽頭制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乳腺癌圍手術期中醫診療方案與臨床路徑》、《肉芽腫性乳腺小葉炎中醫診療方案與臨床路徑》。乳腺癌和乳腺炎並獲批為中華中醫藥學會優勢病種。2018年6月經省內遴選,成為國家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入選項目,並順利完成專家實地複核評審。

現有大德路、芳村分院、大學城醫院和珠海醫院等4個乳腺病區共5個亞專科,近140張乳腺病專科病床;在大德路、二沙島分院、芳村分院、大學城醫院和珠海醫院共5個乳腺病專科門診;慢病管理門診1個。科室目前擁有醫護人員102人,其中主任醫師7名,副主任醫師10名,國家級名中醫1人,名老中醫學術繼承人5名。開展中醫特色療法12項,研製中醫藥專科製劑14種。年均門診達16萬餘人次,年手術3000餘臺,其中乳腺癌手術700餘臺。科室始終堅持“中醫為體,西醫為用”的發展路線,逐漸形成乳腺癌、乳腺炎性疾病、乳腺整形、乳腺疾病情志疏導、乳腺診斷中心等亞專科,已形成特色鮮明、優勢顯著的乳腺病中西醫結合綜合防治體系,尤其在乳腺疾病的手術治療、乳腺癌早期診斷、乳腺癌圍手術期及術後的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醫藥治療乳腺增生病以及阻斷和逆轉乳腺癌癌前病變等方面確立了在國內同行業中的領先地位。

專科開展中醫慢病管理門診。在中醫“治未病”理論指導下,參照現代醫學慢病管理的新理念,開展一系列工作。實行責任制的照護體系,結合“和友苑”病友會等多種形式培養自我管理疾病的內行患者及家屬,使之從中受益。

2008年至今,專科共主持國家級課題7項省部、廳局級課題30餘項、獲科研成果獎6項。科室著作《現代中醫乳房病學》獲得2010年中華中醫藥學會著作獎二等獎;2012年成立林毅全國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2017年“中醫藥週期療法治療乳腺增生病的臨床應用”獲得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2018年“當代名老中醫養生保健經驗在健康促進領域中的推廣應用”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勵三等獎。獲得國家專利6項,已轉讓2項;發表學術論文160餘篇,撰寫學術專著10餘部.

積極開展對外交流,目前已經與美國、香港、澳門等國家或地區研究機構形成了長期交流的友好合作關係,並正在進行粵港澳創新平臺建設。多次組織和承擔全國性學術會議並在國內外大型學術活動上做專題講座。成立廣東省中西醫結合乳腺病中心,與省內順德、番禺等地的中西醫院建設緊密型醫聯體、乳腺分中心。專科的學術影響力和社會影響力居全國同行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