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說:“魚頭、肉尾,陰豆腐”啥意思?有道理嗎?看完明白

導讀: 在農村日常生活中,自家種植的蔬菜是農民餐桌上的主要食材,但是平時也會吃到一些“葷菜”,比如鮮魚,鮮肉還有豆腐,這些葷菜怎麼挑選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

農民雖然搞養殖,什麼魚類,生豬,家禽雞鴨鵝類,但是農民還是捨不得吃這些的,農民就是想多賣點錢貼補家用。在以前,農民都比較清貧,平時根本沒有機會吃到魚、肉等,就是豆腐這樣平常的食材,也只在過節的時候買一兩塊嘗一嘗。所以,農民對這些來之不易的魚、肉、豆腐都有自己的挑選門道,這也是在日常生活中摸索出來的,因為農民想買到的是物超所值的魚、肉、豆腐等,因為這些都是那個時代比較金貴的食材。

農村老話說:“魚頭、肉尾,陰豆腐”啥意思?有道理嗎?看完明白

農村老農民經常說的“魚頭、肉尾,陰豆腐”,這句話透露出農民挑選食材的時機、食材質量之間的關係,這也是商販的售賣心理決定的,可以說是農民與商販長期打交道中總結出來的非常實用的購買法則。

“魚頭、肉尾、陰豆腐”,這是代表三種食材,分別指的是魚類、豬肉、豆腐。在農村有“肉生火,魚生痰,豆腐白菜保平安”的說法,說明肉、魚、豆腐是日常生活身體補充能量不可少的食物。

下面我們來具體說說這三種食材:

魚頭

這裡的魚頭不是真的魚的頭而是說的買魚的時候要買頭魚,頭魚是什麼?頭魚就是魚販子剛剛早上開市的時候,氣溫低,魚類最新鮮,關鍵頭魚品種齊全,好魚孬魚一看就知道,我們作為消費者肯定是想同樣的價錢能挑選餘地多一些,這樣我們才覺得買得值。俗話說“買魚要趁早”,說的就是買頭魚的意思。

農村老話說:“魚頭、肉尾,陰豆腐”啥意思?有道理嗎?看完明白

肉尾

這裡不是說的肉的尾部,而是說的買肉的時候儘量在後面時間購買。俗話說“早不買豬肉”,就是這個道理,為什麼呢?那是因為以前保鮮手段不發達,並且那個時候農民購買豬肉的購買力也不強,所以賣豬肉的販子每天都會有剩餘,豬肉販子也知道,早晨來買豬肉的人多,就把上次沒賣完的豬肉拿出來先賣,依次類推,最後賣的才是新鮮豬肉,最後賣肉也要好賣一些,價格還不便宜,利潤也有了。所以有“早不買豬肉”的說法。

陰豆腐

陰豆腐說的是豆腐的特性。豆腐是農民在每天晚上就開始加工黃豆,經過熬煮點滷等等繁瑣程序製作而成,一般需要好幾個小時才能成豆腐。我們市場上早上能吃到新鮮豆腐都是農民在晚上通宵的成果。因為豆腐是黃豆作為原料的,受熱易腐脹發餿,所以豆腐一般都是放在清水中浸泡著賣,或者用一塊白色棉布遮蓋,主要是保持豆腐溼潤延長保質期,所以豆腐不能見陽光,見陽光容易壞,叫陰豆腐是這麼來的。俗話說“

晚不買豆腐”說的是豆腐在晚上或者下午的時候可能已經高溫變質了,要買豆腐在早上。

農村老話說:“魚頭、肉尾,陰豆腐”啥意思?有道理嗎?看完明白

從以上三種不同食材的分析,農民深知食材特性,也告訴我們購買這些食材要選擇合適的時機來購買,才能物超所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