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通報涉化學藥品專利審判情況 超八成涉及發明專利

專利制度作為保護創新成果的產權制度,對激發醫藥創新動力至關重要。4月15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召開“涉化學藥品專利案件審判情況”新聞通報會。自2014年11月以來至今年2月底,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共受理涉醫藥專利案件702件,超八成涉及發明專利;在佔比接近九成的行政案件中,複審案件比無效案件略多。案件爭議焦點多集中在藥物是否具備新穎性、創造性,說明書是否公開充分、權利要求書是否得到說明書支持、權利要求書修改是否超範圍等問題。

據瞭解,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作為我國專利授權確權案件的一審專屬管轄法院,掌握醫藥專利授權確權的第一道“司法標準”。與此同時,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還管轄北京市範圍內涉醫藥專利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副院長、新聞發言人宋魚水宋魚水在通報會上介紹,涉醫藥發明專利整體上具有更高的研發投入,專利質量更高,從而也說明創新是醫藥產業發展的原動力,化學藥品是醫藥創新的主要研發領域。

在該院受理的251件涉化學藥品專利案件中,七成涉外。美國、瑞士、日本、德國等國包括輝瑞、諾華、默沙東、雅培、拜耳等全球知名醫藥企業均有多起案件涉訴。

據介紹,化學藥品專利案件細分領域廣泛,涵蓋心腦血管、腫瘤、精神疾病和肺病等重大疾病、慢性疾病診治。該院近五年審結的化學藥品專利案件中,涉心腦血管疾病專利案件佔20.4%,涉腫瘤疾病專利案件佔13.4%。從化學藥品專利無效行政案件來看,涉外比例較高,多為國內醫藥企業挑戰國外醫藥企業在中國獲得授權的專利而引起的無效糾紛,同時亦存在國內醫藥企業專利被挑戰的案件,說明國內醫藥企業的創新能力在逐步提高。

通報會上,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針對審理中的“常見病”,提出發明人應重視從屬權利要求的撰寫規則,提升專利“免疫力”;在“公開換保護”的規則下,應充分公開技術方案,在說明書中合理地公開實驗數據,換取相應範圍的保護兩條提示。

來源:法制日報

記者:徐偉倫;通訊員:李婉星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通報涉化學藥品專利審判情況 超八成涉及發明專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