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的那些育儿知识,真的适合你吗?一起聊聊育儿路上的那些坑!

我姑娘现在小学一年级,自从怀孕开始,我就在读各种怀孕百科,育儿书籍。如何胎教,不同月龄如何养育,一岁的特点,两岁的注意事项……这个孩子真的是照书养大的。

那个时候,读过一些育儿指南,但实际上,只看懂了表面,却没有注意到,人家在提出某项育儿观点时,也告诉了我们注意事项。而我们,也就只学会了一半,没有学到本质。


你看的那些育儿知识,真的适合你吗?一起聊聊育儿路上的那些坑!

我想很多妈妈和我一样,为了养育一个孩子,希望他这样那样的优秀,或者仅仅希望他健康的成长,也在查阅着各种资料,翻阅着各种育儿经典,百度着各种建议。甚至有时查到的,会有互相矛盾的地方,于是我们又变成了侦探,要彻查,到底哪个观点更可信。那些年,我就是这样度过的。


今天我来聊一聊,我踩过的坑,给大家一些提醒。

1.无条件的爱,不是溺爱。

在一些育儿书籍上常常讲,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然而无条件,不等于溺爱,而是说,我们对孩子的爱,是不要建立在各种条件之上。比如“你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你了。”“考试不考100分,就不要回来了。”这些,都是有条件的爱。我们不要把对孩子的要求或期望,与你的爱联系到一起。要让孩子时刻感受到,妈妈现在不喜欢的是你的这个行为,而不是不爱你。

然而,无条件的爱,也不是百依百顺。毕竟孩子还小,对外界事物没有判断能力,需要我们成人替他们的行为、习惯等等把关。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奉行着对孩子这种“假无条件“的养育。买衣服?遵从她的想法。要不要进班级学习?尊重她的决定。慢慢的我发现,她越来越脆弱,受不起批评,经不起风浪。这时我才开始反思,开始改变我的育儿方式,开始锻炼她顽强的一面。


你看的那些育儿知识,真的适合你吗?一起聊聊育儿路上的那些坑!


2.要对孩子的情绪马上给出回应,但只限于两周岁以内。

我们确实应该对孩子的情绪马上给出回应,这样才会让孩子充满安全感,同时也会让孩子更加自信,更容易成长成独立的人格。这些观点是对的,可是要分年龄,在两周岁以内,就应该按照这个来做。可是,对更大一点的孩子,这么做会使孩子养成依赖,不喜欢挑战,遇到难题就要躲避。


我们家姑娘,我希望她像个公主,所以不仅无条件,而且随时回应孩子的需求和情绪。于是她做作业遇到难题,情绪不好时,我会说:“怎么了,来,妈妈看看。”她觉得写的太久了,着急想去看电视,情绪焦虑了,我会说:“累了吗?那么休息一下,一会儿再写吧。” 妈妈就这样时刻回应着孩子的情绪,可是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她越来越懒,不喜欢参与认可挑战,甚至称不上挑战的,她也不喜欢去尝试。这一点,将成为她将来人生中最大的绊脚石。

回应其实也没有错,但是我最初的方式错了。我们需要换一种方式,“怎么了,和妈妈说说。再试试有没有其他办法?”“看见其他小朋友能玩,你很着急是不是?那我们快一点完成作业,快一点去玩吧!” 给予回应,但不给予直接帮助。


你看的那些育儿知识,真的适合你吗?一起聊聊育儿路上的那些坑!

3.孩子要散养,但不要连大脑也散养。

没错,孩子需要散养,在散养的过程中,她能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预测危险,使她具有韧性,不惧迎接挑战。可是,一定不要对大脑也散养。

我曾经就非常不喜欢,那么小的孩子就识字、背古诗,我认为孩子就要快乐就好,童年不要学习那么多。可是,孩子上了一年级,我才发现,孩子的记忆力、识字能力都跟不上。因为孩子没有经历过。我使孩子错过了最佳锻炼时期。回头想想,那些每天背一背古诗,识几个字的孩子,他们就不快乐了吗?反而他们得到了锻炼,识字速度越来越快,背诵也越来越有方法,记忆力越来越好。这些能力使他们的小学学习生活更加轻松,难道这不是他们所获得的快乐吗?诚然,识字和背古诗并不是学习的全部,但是,当这些孩子先于别人完成的时候,他们所获得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又是谁能给予的呢?反观我家孩子,自认为自己记忆力不好,记不住生字,我需要不断的给她打气,鼓励,她才能继续试一试。


你看的那些育儿知识,真的适合你吗?一起聊聊育儿路上的那些坑!

当然,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孩子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感官的感知能力,各方面的探索和发现,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都那么重要。

更重要的,就是不要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就马上伸出援手,或者马上带他远离这里,毕竟孩子不能永远活在我们的保护下,他需要有应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你看的那些育儿知识,真的适合你吗?一起聊聊育儿路上的那些坑!


总之,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我踩过的坑,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也要正面看待一些育儿观点和建议,不要剑走偏锋,两个极端都不要触碰。而我在养育第二个孩子的时候,已躲开这些坑,并且更注重能力和韧性的培养,如今老二喜欢学习,不畏惧困难和挑战,遇到难题喜欢想其他的可行办法去解决,在班级里也是佼佼者。我完全是将老大的实验成果运用到老二的身上。所以在这里,希望大家不要踏进我踩过的坑里,后悔的时候是比较痛苦的,这个苦果子,真的不好吃。


互动话题:你们在育儿上面还踩过哪些坑吗?让我们抱团取暖,共同进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