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失去3A評級,澳洲經濟的風險還可控嗎?

作者:鄔穎茹

如果失去3A評級,澳洲經濟的風險還可控嗎?

儘管全世界範圍新冠病毒感染人數超過了200萬,然而作為發達國家的"先進典型"——澳大利亞的情況卻在好轉,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已逐漸降至兩位數,成功地"拉平了感染曲線",也被認為是到達了"拐點"。

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在本週伊始宣佈,距離結束封鎖禁令"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可是關於何時解禁的討論確實已經提上了聯邦政府的議事日程。畢竟,大量企業經營困難面臨倒閉,很多人被迫失業缺乏收入來源,而這些都會增加壞賬率。

為了避免失業大潮,澳大利亞政府出臺了史上規模最大、價值數千億澳元的財政刺激政策,不但原先預期的財政盈餘泡湯,而且隨後的財政赤字也會非常可觀。

舉債的後果已經顯現:全球評級機構標普(S&P)在上週將澳大利亞AAA主權信用評級的展望降為"負面",新南威爾士州和維多利亞州的AAA評級亦降為"負面"。在此之前,評級機構惠譽則已經將澳洲四大行的信用評級從AA-降到A+。

主權信用評級的降低意味著什麼?澳大利亞的經濟是否在滑向不可控制的深淵?對於普通投資者,又會有怎麼樣的影響?博滿金資首席分析魏睿昊進行了解讀。


什麼是信用評級?

信用評級(Credit Rating)是一種社會中介服務,將為社會提供受評對象的信貸違約風險大小。一般由某些專門信用評估機構進行。 評估機構針對受評對象的金融狀況和有關歷史數據進行調查、分析,從而對受評對象的金融信用狀況給出一個總體的評價。

全球目前有三大公認的信用評級機構分別為:標準普爾公司(Standard & Poor's),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Fitch Ratings)

比較為人熟知的3A(即AAA)評級是標普所有使用的最高評級。通常情況下,若受評對象被視為"正面",評級可能被調高;若被視為"穩定",評級保持不變;若被視為"負面",評級可能被下調。

如果失去3A評級,澳洲經濟的風險還可控嗎?

但需要指出的是,正面或負面的展望並不表示評級一定會出現變動;同時,評級展望為穩定時,評級也可隨著環境的變化被調升或調降。當然,三大國際評級機構評級側重點也不同,標準普爾側重於企業評級方面,穆迪側重於機構融資方面,而惠譽更側重於金融機構的評級。

魏睿昊指出,在全球債券市場上,主流機構的大型債券發行都需要信用評級機構背書,債券的定價也往往與評級機構對發債的債務人的評級情況有關。在金融市場,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三大評級機構態度不一

眾所周知,信用等級越高,政府和銀行在國際債務市場融資的利率也就越低。

如果標普在未來幾個月內將澳大利亞的3A評級正式下調,那麼各州政府以及商業銀行的信用等級受到拖累也會出現降級,繼而無法在國際信貸市場上獲得相對更為便宜的資金。

而除了借貸成本,信用評級還有可能會影響市場對評級對象的信心,資本有可能從被評級對象處撤出。而下調評級的對象是國家,這有可能使得該國的金融市場更為脆弱,股市下跌、債券收益率上行,投資者對該國的前景也有可能蒙上陰影。

此前在發達國家中,澳大利亞的財政赤字一直保持在較為良好的水平。

如果失去3A評級,澳洲經濟的風險還可控嗎?

全球範圍,獲得標普3A評級的國家並不多,在整個亞太地區,只有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獲得了這一評價。美國在2011年失去了3A級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後,一直維持在AA+水平。而日本和中國,均為A+評級。

如果失去3A評級,澳洲經濟的風險還可控嗎?

然而,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宣佈超過2000億澳元的經濟救助措施,以抵消企業活動關閉和失業所帶來的衝擊。同時,稅收收入預計也會出現暴跌。因此,澳大利亞聯邦政府下一個財政年度的預算赤字預計將超過1000億澳元,政府總負債在未來幾年將接近1萬億澳元。

鑑於目前全球各個國家的預算都因新冠病毒而出現惡化,因此尚不清楚評級機構的行動是否會推高聯邦政府的借貸成本。

而三大評級機構對於澳大利亞的經濟前景和債務情況的判斷也並不相同。

標普在最新的一份報告中表示,澳大利亞的前景已從"穩定"下調至"負面",以反映" 3A級" 財政空間(fiscal headroom)的大幅下降。澳大利亞政府已經宣佈的幾項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預計會大幅增加政府債務負擔。

未來兩年內,標普有1/3的概率會將澳大利亞的3A評級正式下調。其表示,正式降級將取決於新冠病毒引起的經濟衝擊是否比預期更嚴重,時間更長。由於澳大利亞家庭債務水平較高,政府資產負債表修復的過程可能會超出目前的預期。

如果失去3A評級,澳洲經濟的風險還可控嗎?

與標普相反,穆迪(Moody's)認為,澳大利亞政府仍可以保持自己的3A評級,成為全球僅有10來個擁有此評級的國家之一。穆迪預測澳大利亞2020年的經濟增長率為零,較市場經濟學家預計的萎縮近4%要樂觀。

穆迪上週表示,由於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在過去十年中一直在減少預算赤字並實現了穩健的經濟增長,因此,目前的支出不太可能產生嚴重的評級下調壓力。儘管冠狀病毒爆發給當前帶來了挑戰,但澳大利亞強大的經濟實力證明了澳大利亞的信用狀況,這體現在其穩固穩定的增長曆史以及強勁的增長潛力中。"

而另一家評級機構惠譽認為,雖然新冠病毒大流行將對澳大利亞政府的信用評級造成壓力,但是評級評估也會考慮其謹慎的財政管理記錄。

按照國際標準,澳大利亞的聯邦公共債務總額相對較低,約佔GDP的27%,預計在未來兩年內將超過GDP的40%(包括國債在內,則為60%),並且還將繼續攀升。


並未激起債市波瀾

對於標普將澳大利亞AAA主權信用評級的展望降為"負面",澳大利亞聯邦財政部長喬什•弗萊登伯格(Josh Frydenberg)表示,政府正在採取果斷行動,以保護澳大利亞居民和經濟免受新冠病毒的衝擊,這使得政府財政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階段"。不過他還指出,這一評級展望的變更,也提醒聯邦政府應當保持中期財政可持續性。

債券市場對標普下調澳大利亞前景展望並沒有太大反應。上週,澳大利亞10年期政府債券收益率基本持平於0.90%。

如果失去3A評級,澳洲經濟的風險還可控嗎?

此前,澳聯儲就通過購買聯邦和州政府債券來幫助穩定和降低政府借貸成本,將三年期聯邦借貸利率目標定為0.25%。4月8日,澳聯儲又購買了20億澳元的政府債券,期限在1至4.5年之間。

與此同時,澳大利亞金融管理辦公室(Australian Office of Financial Management,AOFM)近期發行了2024年11月到期的新債券,潛在買家已認購了高達184億澳元的債券,高於此前的135億。澳聯儲穩定三年期國債還是收到效用。

澳新銀行評價,在3A評級允許的負債方面,標普一直採取較為保守的態度,所以暫時沒有影響政府債券的收益率。但是如果真的被降級,維州和新州等地方政府的借貸成本以及銀行的評級都受到牽連。儘管如此,在目前的環境下,政府也絕不應該改變財政政策以捍衛3A評級。

高盛也認為,標普的決定並不意外,不會對政府/銀行借貸成本產生實質性影響,甚至在金融市場上也不會濺起多大水花。

魏睿昊指出,主權信用評級的負面展望肯定會對澳大利亞的財政和國債前景增加一些壓力。尤其是對政府的財政政策制定產生一定心理壓力,迫使他們思考中長期的規劃。但特殊時期,政府核心考量的肯定是如何在控制疫情的情況下保持經濟活力,而非信用下降問題。

此外,澳聯儲進行的資產購買,使得澳大利亞政府債券價格得到支撐;即使評級下調,依然是市場上最安全的資產,投資者並沒有太多其他選擇。


銀行降級暫未影響拆借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側重於金融機構信用評級的惠譽已先一步將澳洲四大行的信用評級從AA-降到A+。澳洲四大行評級下調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魏睿昊表示,如果你有房貸或者商業貸款,受到影響的可能性還真不小。

在魏睿昊看來,銀行評級和主權信用評級有類似之處,主要也是評定其財務情況和違約風險。但銀行畢竟是營利性機構,其評級會從更加商業化角度去判斷,需要考量其資產負債表、盈利能力、一級準備金、資本充足率等方面。

這幾年,由於政府加強了對銀行的監管,使得銀行盈利能力受限制。4月1日,四大行之一的西太銀行(Westpac)就宣佈,在計入澳大利亞金融監管機構AUSTRAC洗錢指控成本、以及客戶退款成本之後,上半財年利潤將受到14.3億澳元的打擊。

如果失去3A評級,澳洲經濟的風險還可控嗎?

加之新冠疫情的影響,勢必也會造成銀行的信貸減值和盈利下降。

銀行監管機構——澳大利亞審慎監管局(APRA)已於4月8日發佈警告稱,在未來幾個月,銀行給股東的派息"將大幅減少"。上一個財年,銀行股派息高達230億澳元。APRA的這一警告意味著這230億成為銀行業的一個週期性高點。在傳統的派息高峰期,即六月末和七月初,本來可以收到派息的投資者可能一無所獲。

消息一出,四大行股價當天皆出現大跌。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下跌3.3%,西太銀行下跌5.3%,澳新銀行(ANZ)下跌4.9%,澳大利亞國民銀行(NAB)下跌4.8%。

如果失去3A評級,澳洲經濟的風險還可控嗎?

魏睿昊認為,銀行的信用評級下降肯定會對銀行產生一定負面影響,但可能並非想象的那麼嚴重。一個重要的參考標準是銀行票據互換率(Bank Bill Swap Bid Rate,即BBSW)的變化。

BBSW是澳大利亞衡量銀行間短期拆借成本的關鍵性指標,是核心商業利率的一個基準點。同時也體現出了銀行之間相互的信任感。

通常,如果銀行出現嚴重問題,BBSW會大幅度上升。而在過去一段時間,這一數值確實有過大幅度波動。在3月中下旬,曾一度上漲得非常高,但在4月初已經逐漸回落到比較低的水平。

魏睿昊指出,這和澳聯儲連續降息有關,但如果仔細看該利率起伏變化的時間點,就會發現拆借利率高漲時,正是澳大利亞新冠疫情的高峰期,市場對疫情走勢和經濟影響的悲觀情緒濃厚,股市出現暴跌;時間推移到4月,也就是最近一兩週時間,澳大利亞疫情得到了較有效控制,股市也出現法反彈,銀行間拆解市場也重新活躍起來,BBSW就恢復到了正常水平。

也正是這個時間點,四大行的評級被下調,ASIC警告四大行未來派息能力可能受到嚴重影響,然而BBSW並未出現明顯波動,可見評級下調短期內影響實際比較有限。

但是,長期來看,如果澳大利亞四大銀行一直未能恢復其盈利能力,無法重回AA以上評級的話,未來他們的債務融資能力將受到巨大挑戰。


股權人和債權人"待遇不同"

國家主權信用評級下降,對普通人影響較為間接。主要是宏觀層面,政府的長期融資能力可能會出現下降,政府財政或許會因此拮据一些,影響財政開支和投資的安排。

但大型金融機構評級下降,如無法儘快恢復,會導致其融資成本增加,而盈利水平進一步下降。那麼其派息的能力就也會出現下降,最終甚至影響股價。在四大銀行中,聯邦銀行目前的業績情況最好,不過它也已表態可能將半年股息推遲到和全年股息一起派發;而其他幾家公司,可能確實會減少股息派發。

如果失去3A評級,澳洲經濟的風險還可控嗎?

對於普通投資者,就需要注意對銀行股的投資,為了高股息而進行的投資需要重新考量。

此外,如果銀行長期融資成本偏高,銀行的借貸利率也會增加,那麼未來無論是房屋貸款還是商業貸款,都可能面臨貸款成本上升。尤其是商業貸款可能受影響更大,這對自己經營生意的借貸人恐怕不是好消息。

不過,魏睿昊認為,對於銀行的債權投資者情況就剛好相反。

近年來澳大利亞監管部門一直強調,由於其大力實施監管,使得澳大利亞擁有了全世界彈性最好和最安全的銀行系統。澳大利亞大型銀行曾一度放低放貸標準,以至於降低了他們規避風險的能力。但自2014年對銀行進行去槓桿化的行動以後,增加了銀行的抗風險性。

根據最新的業績報告,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的普通股一級資本充足率(CET1)達到了17.5%,在全球範圍內排名高於任何其他大型銀行。澳新銀行(ANZ)位居第三,西太銀行(Westpac)位居第四,國民銀行(NAB)位居第十。

市場一直在猜測,這場疫情將對銀行造成怎樣的信貸損失和資本影響。換句話說,試圖擴大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意味著什麼。

澳大利亞一直定期對所有金融機構進行壓力測試,在最新發布的銀行資產負債表壓力測試中,假設了以下情況:房價下跌35%,失業率升至11%左右。測試發現,平均銀行資本比率僅下降了約3個百分點,也就是說主要銀行的CET1比率將從11%降至約8%,還遠遠高於5.125%的CET1閾值(觸發該銀行的混合證券轉換為股權)。這表明銀行整體的償債能力依然良好。

在債券市場中,那些相關的評級較高的債券可能會因為短時情況出現成本上漲,這就意味著債權的投資人可以收到較高的利息,但實際上的違約風險並沒有顯著的增加。

魏睿昊指出,事實上,在企業或機構資本結構中,往往債權人享有更高的"待遇",收取利息和拿回本金的權益要遠高於股東。從上述的情況就可以看到,銀行的股權人收益受到直接衝擊,而債權人卻並未遭受嚴重的違約風險。

所以,對於普通投資者,在目前這樣市場波動較大的時期,不妨關注債權市場中一些優質資產抵押的債券,也許短期的風險反而會產生一些機會。


(歡迎訂閱澳財網,我們將不斷為您提供優質的全球宏觀經濟分析和澳洲財經資訊)

文中未註明來源的圖片均為Shutterstock,Inc.授權澳財網使用,請勿單獨轉載圖片;本文中的分析,觀點或其他資訊均為市場評述,不構成交易建議,僅供參考,投資時請謹慎決策,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