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要送來30000只羊,河南人早已開始磨刀霍霍了

在2月份新冠疫情的危難關頭,昔日的友好鄰邦蒙古國宣佈向中國捐贈30000只羊,消息一出,中國網友就開始沸騰了,吃貨們也開始“蠢蠢欲動”。蒙古外長曾表示,羊肉是最好的滋補品,希望中國人民能夠增強抵抗力和免疫力,早日戰勝疫情。作為禮儀之邦,國人無不對友鄰這種“雪中送炭”般的舉動所感懷著,特殊時期這種珍貴的禮物也體現出了兩國之間所深厚的情誼。

一轉眼半年的時間過去了,大家心心念的30000只羊還沒有到。沒有牧區經驗的人會單純認為今天說送羊明天就會送到,其實事實不是這樣的,冬天的羊太過於消瘦,到秋季是羊羔肉最為肥美的時候。既然總統已經簽署了命定,相信這30000萬隻羊會一隻不少的給送來。

蒙古國要送來30000只羊,河南人早已開始磨刀霍霍了

立秋已過,又到了進補貼秋膘的時刻了。看著肥美的羔羊,心中已經有了一百種烹製美味的方法了。河南的老鄉們對於吃羊有著自己的獨特吃法和堅守,當地雖然大型的牧場,但是散養的山羊也讓當地的人們對於吃羊頗有研究。曾經有人問蔡瀾:羊肉那麼騷,你吃它幹啥?蔡瀾答:羊肉不騷,女人不嬌,有啥意思?這種既香又羶的味道讓很多人痴迷。

鄭州羊肉燴麵: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提起河南的美食,羊肉燴麵絕對是頭一道。勁道的麵條,可口的鮮湯,爛透的大塊兒羊肉,呼嚕呼嚕幾口下去,額頭流出細細的汗珠,別提有多舒坦。值得一提的就是這燴麵裡的湯汁,一碗燴麵的精髓之處,用鮮羊肉、羊棒骨和羊油配以薑片、大料進行熬煮,煮開之後小火慢燉3小時,自然純正的白湯就在咕嘟嘟喚醒著世人的味覺,等待萬千食客的品鑑。

蒙古國要送來30000只羊,河南人早已開始磨刀霍霍了

開封羊雙湯:黑暗與妖豔的結合體

如果說開封菜是大氣、溫婉的大家閨秀,那麼羊雙湯就是令人難捨難離的黑暗情人。羊血本來就是令人所不齒的下腳料,但是聰明的開封人卻非常懂得“變廢為寶”,將剛宰殺的羊放出來的血經過過濾和去汙等操作,加上澱粉和鹽,灌入羊的另一個下腳料——羊腸之內,整段煮熟然後切片。吃的時候碼放在碗底,再加上煮熟的羊的大腸和小腸,然後澆上一勺老火燉的滾燙的羊肉鮮湯,撒上一撮香菜,來勺辣椒油,香味兒立馬飄散開來。這種外地人眼裡的黑暗料理卻是本地人心中不可或缺的美味。在夜市之中,當你在小攤前嘖嘖搖頭的時候,開封人卻在心裡嘀咕你不懂吃。

蒙古國要送來30000只羊,河南人早已開始磨刀霍霍了

靈寶羊肉湯:一口餅,一口湯,給個神仙都不當

在豫西,有一個風水寶地叫做靈寶,名字聽起來頗有仙俠的風範,一下子就讓人想到“人傑地靈”這四個字,讓人對此充滿著嚮往。靈寶羊肉湯是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的特色美食,幾乎每個人都愛喝羊肉湯,每個人也都知道幾個關於關於羊肉湯的故事。對於靈寶人來說,羊肉湯不僅是一種美食,更是一種文化,一種與靈寶人所心心相惜的情愫。

靈寶羊肉湯講究“濃而不燥、香而不羶、辣而不辛,鮮活清爽、味和綿長”的口感,形成了“肉爛湯白辣子紅,味鮮香濃燒餅脆”的特色風味。在上千年的歷史傳承中,羊肉湯已經融入了當地人的“質樸、熱情、坦蕩”的精神風貌。

蒙古國要送來30000只羊,河南人早已開始磨刀霍霍了

柘城垛子羊肉:一座迷人的小肉山

在商丘柘城縣,隨處可見的就是大小小的“垛子羊肉”的招牌,在當地,不管是紅白喜事還是逢年過節,如果沒有垛子羊肉這道菜的話是實在有點兒說不過去的,作為客人的話你見此情形也需要好好在心裡琢磨一番了。

小商販們將製作好的坨子肉放在推車裡的木板上,蓋上一層紗布以防落灰,遠遠看去,就像一座小山一樣,對於吃貨來說,真的是滿眼都是肉,不爭氣的口水就要由嘴角流到地上了。垛子羊肉是將整羊都煮爛,剔骨積壓到一起,碼成一垛,吃的時候用刀削成菲薄的片。夾在燒餅裡,這味道真不賴。

蒙古國要送來30000只羊,河南人早已開始磨刀霍霍了

新鄉紅燜羊肉:直教人生死相許

去新鄉,不得不吃的就是紅燜羊肉了。一大鍋紅湯裡堆著大塊兒的羊排肉,紅燜的做法讓讓肉少了羶味兒,多了一份鮮香。紅燜羊肉從80年代起紅遍中原,闖進京都,成了名聞遐邇的一道豫菜新品。在最鼎盛的1995年到2007年間,新鄉、鄭州等地出現了“紅燜炊煙浩蕩處,今日早市沒有羊”的奇特景觀。紅燜羊肉的製作非常講究火候,對於廚師的技藝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蒙古國要送來30000只羊,河南人早已開始磨刀霍霍了

疫情期間蒙古國承諾贈送的3000只羊就要在9月份開始分批交付了,關於羊,中國人能夠吃出上百種花樣來。滋補貼秋膘,食肥美的羔羊正當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