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換工作社保要轉移嗎?不轉有什麼影響?

異地換工作社保要轉移嗎?不轉有什麼影響?

今天和大家聊一下在多個城市工作交過社保,你的社保怎麼解決?養老金在哪領取?可否享受終身醫保福利?

舉個典型例子:老王出生在四川綿陽,在廣州大學畢業後,就留在廣州本地工作,一干就是14年。由於覺得老家四川發展機會更多,就回到了成都,又幹了15年。後來有個很好的機會又去了上海,一直幹到了退休,又在上海交了9年社保。

老王在多個城市都交過社保,在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手續時,卻讓他回到成都去領取養老金,比在上海領少了很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從幾個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來講述

一、社保介紹與各險種領取報銷條件?

  • 社保的基本組成與繳納比例
  • 社保中五險領取條件
  • 養老保險的領取地不同,領取的錢也不同

二、你的社保能夠全部轉移嗎?

  • 養老保險轉移
  • 其他保險轉移

三、多地交社保的一些常見問題

備註:本文討論的社保為城鎮職工社保

一、社保介紹與各險種領取報銷條件?

1、社保的基本組成與繳納比例

首先,我們得先了解一下咱們每個月交的社保到底是什麼,城鎮企業職工社會保險(後面簡稱社保)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其中,養老、醫療和失業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工傷和生育由單位繳納,個人不繳納。大頭都是公司交,個人出的佔比較少,繳納情況如下。

異地換工作社保要轉移嗎?不轉有什麼影響?

2、社保中五險領取條件

我們下面看一下不同險種有什麼用途,要交多少年才能起效或長期有效。

異地換工作社保要轉移嗎?不轉有什麼影響?

a、工傷保險(因工受傷或職業病等原因,可以申請工傷鑑定,領取一筆工傷補貼)

工傷保險沒有年限要求,哪怕你才繳納一天,只要你發生工傷了,你就可以按照規定申請工傷保險待遇。

b、生育保險(報銷懷孕和生產的各項醫療費用和生育津貼)

大多數省市都要求需連續繳費至少1年,才可享受相應待遇。

c、養老保險(一般累計繳滿 15 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可以領取,交的多領的多)

養老保險繳費要求是累計繳費滿15年,才可以領取養老保險金 所以多地交社保,需要把其他城市的養老保險轉移後累積,湊夠更多的年限。

d、醫療保險(報銷門診、住院醫療費,繳滿一定年限,退休後終身享受醫保待遇)

  • 使用醫療保險通常連續繳費3-6個月,即可通過醫保進行疾病報銷。不同城市政策不一樣。
  • 若享受終身醫療報銷,需滿足:參保人員男性滿60週歲,女性滿55週歲,男性繳納年限不少於25年,女性繳納年限不少於20年,其中實際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的年限必須不少於15年

同養老險一樣,需要把其他城市的醫療保險轉移後累積,湊夠足夠年限。達到要求退休後可享受長期醫療保險報銷。

若退休前若未達到最低年限要求,可以一次性補齊實際繳費年限的醫療費用。

e、失業保險(累計繳滿 1 年,非主動離職,每月可以領一筆錢作為臨時過渡)

失業保險要分段:

  • 至少要繳足1年,累計繳費1-2年的,最多可領3個月失業保險金;
  • 累計繳費滿2-5年的,最多可領12個月失業保險金;
  • 累計繳費滿5-10年的,最多可領18個月失業保險金;
  • 累計繳費10年以上的,最多可領24個月失業保險金;
  • 重新就業後,再次失業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

3、養老保險的領取地如何確認

如文中開頭舉例所說:老王出生在四川綿陽,在廣州大學畢業後,就留在廣州本地工作,一干就是14年。由於覺得老家四川發展機會更多,就回到了成都,又幹了15年。

後來有個很好的機會又去了上海,一直幹到了退休,又在上海交了9年社保。

為什麼老王會在成都領取養老金,而不是在上海呢?看一下國家頒佈的養老保險轉移辦法就知道了。

第六條 跨省流動就業的參保人員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按下列規定確定其待遇領取地: (一)基本養老保險關係在戶籍所在地的,由戶籍所在地負責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二)基本養老保險關係不在戶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係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在該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當地基本養老保險 (三)基本養老保險關係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係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四)基本養老保險關係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每個參保地的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係及相應資金歸集到戶籍所在地,由戶籍所在地按規定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文中名詞解釋

“基本養老保險關係”:就是指你社保的養老保險賬戶(非臨時賬戶),臨時賬戶:女已滿或超過40歲,男已滿或超過50歲時建立的賬戶為臨時戶,咱們大部分人建立的都是非臨時戶 “參保地”:就是指你在哪兒交的養老保險 “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就是指國家給的那部分養老金,稱為“基礎養老金”,與當地社平工資水平成正比

我們分別翻譯一下這四句話的意思:

a、基本養老保險關係在戶籍所在地,那麼就在戶籍所在地領取養老金。

舉例:老王的戶籍所在地是在成都,在成都開設了養老保險賬戶,建立了基本養老保險關係,一直在成都工作直至退休,那麼領取地在成都。

b、基本養老保險關係不在戶籍所在地,在基本養老保險關係所在地繳滿10年,在該地領取養老金

舉例:老王的戶籍所在地是在長沙,但後來分別在深圳工作6年、廣州工作18年直至退休,他最後一個交滿10年的城市是廣州,他的養老金領取地為廣州,他需要把在深圳繳納的養老金個人賬戶金額和年限轉移到廣州,並在廣州領取養老金。

c、基本養老保險關係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基本養老保險關係所在地未繳滿10年,要回上一個繳滿10年的地區領取養老金

舉例:老王出生在四川綿陽,在廣州大學畢業後,就留在廣州本地工作,一干就是14年。由於覺得老家四川發展機會更多,就回到了成都,又幹了15年。後來有個很好的機會又去了上海,一直幹到了退休,又在上海交了9年社保。由於在上海繳納年限未滿10年,沒法在上海領,只能回到到上一個交滿10年的城市,所以回成都領取。

d、基本養老關係不在戶籍所在地,且每個參保地的繳納年限都不足10年,回戶籍所在地領取養老金

舉例:老王的戶籍地是長沙,在長沙工作了8年,在廣州工作了9年,在深圳工作了9年,每個城市養老保險繳納年限都不足10年,所以他需要把在各地繳納的養老金個人賬戶金額和年限轉移到長沙,並在長沙領取養老金。

領取地方判斷規律:戶籍地優先、從長、從後計算。

異地換工作社保要轉移嗎?不轉有什麼影響?

二、你的社保能夠全部轉移嗎?

我們所說的社保轉移並不是指五險都轉移,而是五險中一般只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是可以轉移的,而工傷和生育險屬於短期生效的,暫不支持轉移。

1. 養老保險金的組成和轉移

養老保險領取多與少與領取地息息相關,轉不轉移以及轉移到哪個城市很重要。

我們先看看養老金的組成,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基礎養老金(即統籌賬戶)

上文我們已經介紹養老保險要繳滿15年後,才能在退休後終生領取養老金。如果沒滿15年,國家會在你退休的時候,把這些年你交的那8%連本帶息退你。這8%和利息就是你的個人賬戶養老金。

但是,公司給你交的那20%就別惦記了。國家會把它丟到養老統籌基金的池子裡去。這20%就是你的統籌賬戶。

所以如果已經交過養老保險,儘量交滿15年,否則,損失一大坨錢,太虧了。

接下來我們繼續看一下養老金的計算方式,計算有點複雜,覺得麻煩的可以跳過看結論。

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基礎養老金(即統籌賬戶)

這道公式又可以拆成兩部分:

a、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個人賬戶儲存額:即你個人交的8%養老金,交得越多存得越多。 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 12,60歲 為139。

b、基礎養老金=(社會平均工資 + 本人指數化工資)÷ 2 × 繳費年限 × 1%

社保局的公式很複雜,上面稍作簡化,這裡再解釋一下:

社會平均工資:指上年度本市所有職工的月平均工資,所以你退休的城市平均工資越高那麼領取的退休金就越多。 本人指數工資:根據你的繳費記錄,計算出你的工資大概是社會平均工資多少倍。計算稍微複雜,就不展開講了。簡單來說如果你繳納的基數一直都比社平工資高,那麼你的指數就大於1,指數工資也高於平均工資。同理相反,指數小於1,指數工作也低於社平工資。

舉例說明:目前,深圳的社會平均工資是 8348 元,未來的社會平均工資無法準確預測。這裡保守假設按 5% 增長,20 年後是 21095 元。

如果老王20年都是以10000元為繳費基數,他退休時的指數工資是16454元(低於社平工資,因為大部分的時間繳納基數都低於社平工資。此處省略計算過程 )

個人賬戶餘額是 800 x 12 x 20 = 19.2萬。

根據公式,老王的退休金計算如下

  • 個人賬戶養老金 :19.2萬÷139=1381元
  • 基礎養老金 :(21095+16454)÷2×20%=3755元
  • 總養老金:1381+3755=5136元/月,即 61632元/年
異地換工作社保要轉移嗎?不轉有什麼影響?

當然,以後社會平均工資漲了,養老金也會跟著漲。

通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養老保險金領取多與少,影響因素:

  • 個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 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 繳費年限
  • 個人賬戶儲存額度

所以,養老保險轉移需要特別注意:

  • 繳費年限:轉移時注意不同繳納地繳費年限是否彙總成功,繳費年限越多領取錢越多
  • 個人賬戶額度:個人賬戶儲存額是否彙總轉移成功,餘額越多領取錢越多。

對於多地都有繳費的來說,建議在距離法定退休年齡十年前選定一個社會平均工資高的退休地,平均工資越高領取的錢越多。

關於統籌賬戶轉移,認為可以不用關心,這是國家統籌資金時考慮,通常為了平衡各地的統籌基金庫,國家規定按12% 的總和進行轉移,如果以後養老能達到國家統籌,而非地區統籌,那麼應該就不存在轉移的問題了。

如果未達到退休年齡,人不幸掛了,這部分錢就給國家充公了,這點。

異地換工作社保要轉移嗎?不轉有什麼影響?

2. 其他保險的轉移

a、醫保保險

醫療保險關係可以轉移的是累計繳費年限和個人賬戶餘額。而公司繳納部分即統籌賬戶,這部分錢會進入當地的社保統籌基金,由當地有關部門負責支配,不進行轉移。

醫療保險轉移注意事項

  • 繳費年限轉移:轉移年限的目的是為了累積繳費年限,滿足退休後可以享受長期免費醫療保險保障要求。
  • 個人餘額轉移:個人餘額部分可以自己用掉也可以轉移到最終賬戶。

個人賬戶餘額存在部分地區轉不了的情況,則建議把醫保卡里的錢買藥、買保險、買營養品花掉,不是等10多年後那部分錢都貶值沒了。

b. 失業保險

失業保險規定是可以轉移的,失業人員原用人單位與戶籍不在同一統籌地區的,可以選擇在原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戶籍所在地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選擇在戶籍所在地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經辦機構應當按照規定辦理失業保險關係轉移手續。失業保險待遇按照戶籍所在地的標準執行,由戶籍所在地經辦機構按照規定發放。

不同地方失業保險轉移政策有較大差異,可諮詢一下轉入轉出地社保局。

c、工傷和生育保險

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屬於當期交納當期享受的險種,並不存在轉移的問題,也不存在期限和領取問題。

三、多地交社保的一些常見問題

問題一: 一個人可以同時在兩個地方交社保嗎?

可以,但沒必要。

由於目前社保沒有實現全國統籌,所以你跨統籌區(跨省甚至是跨市)去新開社保賬戶時,系統目前是很難查到你在其他省市有沒有交社保的。

你可能會說:我同時在多個地方交社保後再把它們合到一塊,年限不就可以累加了嗎。

不累加,不同地方同時交社保的年限是不累計 ,只有不同地方不同時間段的社保年限才可以累積。

問題二:離職後,我要不要轉社保?

很多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我要辭職去到另一個城市工作,社保是新開戶好還是將原來的社保賬戶轉移過去好?

建議不轉

你可以在新地方新開戶,原來的賬戶暫時不用管它,或許你接下來還要走好多個省市呢,換一個地方轉一次多麻煩。等選定退休地後再一次性進行轉移更好。

問題三:養老保險已繳10年,剩下的可一次性繳清嗎?

政策規定不可以。

《社會保險法》第2章第16條規定: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需繳費至滿15年。 所以你60歲退休時養老保險才交了10年,你需要繼續交到65歲,從66歲開始,你可以領取養老金。

人社部和財政部就已經聯合發文《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管理的通知》(人社部發[2016]132號),明確規定:

“各地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採取一次性繳費方式將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等不符合條件人員納入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範圍”。 “對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不得以事後追補繳的方式增加繳費年限”。

也有可能少部分地區特殊通道是可以補繳的。

問題四:生完寶寶後還需交生育保險嗎?

需要

首先,生育保險只需要單位繳,不需要個人繳,所以員工大可不必擔心這個問題。對單位來說,為員工繳生育保險是單位的義務,即使員工已生育,現在還有二胎不是。

再者,生育保險待遇裡不光是生育相關,還有計劃生育相關待遇呢:

《社會保險法》第6章第56條規定: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生育津貼:

  • (一)女職工生育享受產假;
  • (二)享受計劃生育手術休假。

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和建議,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

以上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整理,若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