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用獎勵督促孩子學習?得當心"德西效應",別讓孩子為獎而學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不喜歡學習,對學習沒有興趣怎麼辦?大多數父母能想到的辦法中,肯定有用物質獎勵來督促孩子學習,提升他們對學習的興趣。這誠然是一個可行的方法,並且很多父母都在使用,但也不能忽視這個辦法的弊端。


父母用獎勵督促孩子學習?得當心"德西效應"


周女士的兒子9歲了,貪玩又不愛學習。剛上小學的那一年,為了讓孩子能認真學習、寫作業,周女士嘗試用獎勵的辦法。比如告訴孩子其中考試兩科能考到80分,就獎勵他一個新玩具。

父母用獎勵督促孩子學習?得當心

結果孩子還真的努力學習,期中考試的時候真的拿到了兩科80分,周女士便按照孩子的心意,買了他最喜歡的玩具。孩子嚐到甜頭,每次臨近考試,孩子都會主動和周女士說:"媽媽,我要是還能考到80分,你會給我買玩具嗎?"


一開始的時候,周女士都會答應孩子的請求。後來她覺得孩子長大了,就嘗試降低孩子的獎勵,比如把新玩具換成零食、零花錢、文具等等。但是孩子卻不樂意了,慢慢地對學習也就沒了興趣。

父母用獎勵督促孩子學習?得當心

給孩子獎勵,刺激他們學習,家長的初衷原本是好的。但或許很多家長都沒有想到,這種獎勵機制一旦失控,可能會磨滅孩子對學習的興趣。這種情況,就是心理學上常說的"德系效應"(Westerners effect)


"德西效應"(Westerners effect)具體是什麼呢?


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個的實驗。他讓參加實驗的大學生在實驗室裡解有趣的智力難題,實驗分三個階段。

父母用獎勵督促孩子學習?得當心

第一階段,所有參加實驗的大學生都無獎勵;第二階段,將大學生分為兩組,一組有獎勵另一組沒有獎勵;第三階段,是休息時間,大學生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動,並把他們是否繼續解題作為興趣指標。


有獎勵的那一組大學生,在第二階段的時候表現得更為努力,但第三階段卻因為沒有獎勵,他們的解題意願較同階段的無獎勵組有明顯的下降;而無獎勵組,在第三階段犧牲休息時間繼續解題的人很多,表明他們的興趣與努力的程度在增強。

父母用獎勵督促孩子學習?得當心

由此,德西在實驗中發現:某些情況下,適度的獎勵有利於鞏固個體的內在動機,但過多的獎勵卻有可能降低個體對事情本身的興趣,降低其內在動機,後來人們就把這種規律稱為"德西效應"(Westerners effect)


簡單來說,就是適度的獎勵可以提升人們對某件事情的興趣,但過度的獎勵會讓人們的興趣由事件本身轉移到獎勵上去,一旦沒有獎勵或獎勵減少,人們的興趣就會下降。拿文中周女士來舉例子,多次獎勵孩子後,孩子就已經是為了獎勵而學習,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

父母用獎勵督促孩子學習?得當心

總而言之,父母用獎勵督促孩子學習得當心"德西效應",過度獎勵反而會適得其反:


①興趣不持久


前蘇聯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你只指望靠表面看得見的刺激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那就永遠也培養不出學生對腦力勞動的真正熱愛。"


父母用物質獎勵來激勵孩子學習,短時間內確實可以取得很好的成功,孩子會對學習產生很大的興趣。但這種僅僅依靠獎勵刺激建立起來的興趣,是短暫和淺薄的,並不能長久保持。一旦這個獎勵的力度有所下降,如獎勵100元變成獎勵50元;或者沒有獎勵了,孩子對學習就會失去興趣。

父母用獎勵督促孩子學習?得當心

②思想不集中,學習效果不佳


當父母對年幼的孩子採用獎勵機制刺激他們學習的時候,孩子的天性就註定了他們對獎勵更加感興趣,會急於得到獎勵,進而出現思想不集中、學習效果不佳的情況。


比如父母告訴孩子"一個小時內寫完作業,獎勵50元"。那麼孩子為了拿到50元的獎勵,肯定會趕著寫作業。而寫作業本身是為了讓孩子鞏固知識、查漏補缺,趕著寫作業自然就沒有這種效果了。

父母用獎勵督促孩子學習?得當心

③注重物質所得,影響孩子三觀


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們進行學習就是為了追求自我實現,自我實現是一種重要的學習動機"。


當孩子長期為了獎勵而學習的時候,他們的三觀確立就會受到影響。如果父母頻繁地給孩子獎勵,那麼孩子就會在心裡建立一個概念"學習是伴隨著物質獎勵的一種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就會把學習當成是獲取獎勵的一種途徑,為了獎勵而學習。

父母用獎勵督促孩子學習?得當心

長此以往,孩子會慢慢變得過於注重物質所得,認為學習、做事都應該有對應的物質獎勵報酬。最終影響到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


由此可見,德西的實驗結論對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啟發:父母用獎勵督促孩子學習要適度,別讓孩子為獎而學。


那麼父母應該要怎麼做呢?


①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


父母應該從小就引導孩子樹立起遠大的理想,並且告訴孩子,學習是他們實現理想最有效的途徑。進而增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感情,讓他們對於學習本身產生強烈的內在動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

父母用獎勵督促孩子學習?得當心

②獎勵孩子一些與學習有關的物品


當然了,孩子天性愛玩,父母用適當的獎勵刺激孩子學習完全沒有問題。但是,這個獎勵可以和學習掛鉤。比如當孩子考試考得好了,可以獎勵孩子一本有用的課外書、好看的文具、或者其他和學習相關的物品,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很有幫助。


③自己以身作則


最後,父母自己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起一個學習的榜樣。比如有的家長,總是告訴孩子,好好學習,學好以後才能賺大錢等等。這種錯誤的觀念,會讓孩子將學習功利化,只為了利益而學習,一旦無利益可圖,孩子就會將學習丟到一旁,這顯然是不對的。

父母用獎勵督促孩子學習?得當心

今日互動話題:你是怎麼督促孩子學習的呢?對於用獎勵刺激孩子學習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