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评估,别与民众观感形成巨大反差

任何评估固然有其内在逻辑,但违背普罗大众的一般认知,与人们的普通观感形成巨大反差,本身就值得反思

“世界一流大学”评估,别与民众观感形成巨大反差

今年是首轮“双一流”建设收官问效之年。近日,“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迎来首次“大考”,高校陆续举行了2016至2020年建设周期总结并进行了专家评议。评议专家组也多给出较高评价,比如各项任务“超额完成”,“高质量完成”,对标建设方案“符合度高”“达成度好”等。

  不过,在各个高校公布评估结果后,却引来不小争议。如此“高调”的评价,与中国高等教育依然薄弱的现状,且尚未出现根本改观的迹象,形成鲜明对比。任何评估固然有其内在逻辑,但违背普罗大众的一般认知,与人们的普通观感形成巨大反差,本身就值得反思。

  “双一流”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重大决策。2017年9月,中国首批“双一流”高校名单公布,137所中国高校上榜。“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42所,分A、B类。除了39所“985”工程大学,还有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三所原“211”工程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95所,71所为原“211”工程大学,另有24所非“985”和“211”工程学校加入。

  高等教育发展有其内在规律,短短三年,“双一流”高校的发展很难发生根本性改变。这也恰恰是溢美之词颇多的专家评议引发争议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次评估开始的标志是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开展2016-2020年“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工作的通知》,8月中旬前后,各高校开始了紧锣密鼓的部署会,并于9月中旬前后,相继完成专家评议会等。

  《通知》要求“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周期建设自我评价。其中,开展自评、编制总结报告、对标建设方案完成情况、提炼典型案例和监测数据填报等为重点事项。高校一般会组建自评领导小组或工作组,组织外部专家评审组。

  作为“双一流”实施以来的首次周期总结,成效评估意义重大,有的高校直接点明,“将对下一轮‘双一流’建设的遴选以及各项政府资源的配置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此,也便不难理解专家评议组为何给出较高评价。虽然不少高校在动员会上都提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但面对实实在在的评估压力以及对现实利益的巨大影响,恐怕只有多说些“好话”,多争取些“高分”,才是更“务实”的选择。纵观各高校发布的通稿也不难发现,几乎看不到对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的表述。

  这当然不能全然怪高校“精致利己”。事实上,自“双一流”实施以来,如何评选,如何动态调整等,就一直缺乏完备的体系。

  2020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就表示,目前对于“一流学科”的标准仍存在较大争议,入选标准一直未正式公布,过分强调某一单项指标、单个学科的排名、标准的一致性等等。另外,考核体系也存在着部分不合理的现象,比如动态监测的指标体系太过繁琐,等等。

  此前,有全国政协委员还建议,加快建立健全评估体系,建立专门的公开网站或网页及时公布和更新“双一流”建设相关信息,比如明确并公开“双一流”建设中申请遴选、财政支持、过程管理、评估方案等管理办法,公开政府及高校“双一流”建设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等,加强公众对高校使用财政资金的监督。

  只是,到目前为止,这些方面的建设依然不充分,这也是此次周期总结引发争议的原因之一。信息公开力度不够,自说自话,自然容易引发各界的质疑。

  另一方面,“双一流”作为一根重要的“指挥棒”,对高校发展有巨大的牵引作用,无疑也是高校必须时刻对照审视的。有的高校在动员会上表示要“吃透政策”,可谓一语双关。

  近年来,各地各高校不惜重金吸引人才,包括一些学院的兼并重组,与要提升“双一流”的“KPI”,均有很大关系。虽然自上而下多次强调要“破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但在一个更侧重量化指标的评估体系下何其艰难。面对各地各高校的“军备竞赛”,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恐怕将会背离“双一流”的初衷,甚至带来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后果。

  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注意到,近年来,由于国际留学生指标是评价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扩大国际留学生规模成为国内高校“双一流”建设的一项核心工作,外国留学生数量快速攀升。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8年共有来中国高校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25.8万人,远超2010年教育部《留学中国计划》中“2020年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留学生达到15万人”的目标。

  另一方面,外国留学生录取标准的“超国民待遇”问题饱受争议。教育国际化的强力驱动与留学生申请入学的软性评价导致入学门槛不断下降。为此,俞敏洪在提案中建议,反思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系,转变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思路,尽快降低对高校留学生数量指标的要求。

  此轮周期总结专家评议会上,有的高校通稿中还提到已经“全面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对此,在9月24日的发布会上,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经过这5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为苦苦追寻“一流大学梦”而绞尽脑汁的高校们,需要更为明确的指引。“双一流”建设离不开具体配套体系的完善,但要警惕激励走形,关键是要多下功夫,把好各个关口。

  事实上,何为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评估不过是其表,哪里又用得着那么多的指标,“常识”就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