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中國十大名妓”

自古紅顏多薄命,她們也確實印證此話。縱觀其十人,皆命運坎坷,但是她們卻從來不向命運低頭。雖然她們從不被正史看好,但是在那些野史碑記和眾人口傳之中,她們多情、溫柔、勇敢、不屈、倔強、俠義,她們的這種多彩的生命姿態也使得我們這個民族增添了一道流光溢彩的歷史符號!

侃“中國十大名妓”


一、“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去不相隨”——政治犧牲品
其實各個職業的職業道理又是世人皆知,同時又受各行業人士所遵守的,妓女雖頗受貶詞,但亦是如此。然而淪為那些政治的犧牲品,她們又何嘗不是同樣的命運,這也註定她們是悲慘的結局,同時也會被推向風口浪尖。
就拿陳圓圓來說,更是成為一個典型。她的出現,對吳三桂來說,可真是命中福星。一句“衝冠一怒為紅顏”將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可是當我們冷靜下來,留給我們思考和感悟的卻有太大的空間。其實正如鹿鼎記中韋小寶對陳圓圓所說,“如若吳三桂是忠心效忠當時的已入暮年的明朝,縱使有十個、百個陳圓圓也不會無動於衷的”,事實也確如此,吳三桂把陳圓圓當成所有的問題的導火索,成就了他是個有情有義的真男人,但是我們豈又不知他亦是個不折不扣的叛國賊。為此陳圓圓則成為了吳三桂手中的政治犧牲品,而陳圓圓在此只能是一劑味道鮮美但略微苦澀的調味料。
再如董小宛。關於董小宛與順治之間的恩恩怨怨且不談是真是假。但是我們站在理性的角度去斟酌一下,得到的卻又是什麼?順治何許人也?是當時先皇皇太極與孝莊太后之子,康熙大帝的爹。且不論順治出家是真是假,我們就拿他當作真。當時的順治手有大清的江山,前有皇家之禁忌,不僅反對滿漢通婚,而董小宛又是風塵之女,然則後有無比睿智的孝莊太后,縱使董小宛美若天仙,我想董小宛之死倒不至於讓順治遁入空門,哪怕是一個男人又會有所承擔,又何況身為當時的皇帝。而董小婉在這裡的出現,無疑也是政治的犧牲品,順治之死的犧牲品。如上面所說,一個頭天還神態正常,身體健康之人突然要為了已死之人出家,我想似乎有點無稽之談。當然董小宛與順治的糾葛也增添些許光彩,同樣,也為當時順治之死增添了幾分神秘。

侃“中國十大名妓”


二、“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巾幗之英雄
巾幗不讓鬚眉,誰說女子不如男。從古至今,巾幗英雄的存在,一直為史詩資料寫下具有濃重色彩的一筆。她們身披戰甲,心繫戎裝。她們讓那些七尺男兒都自愧不如,更是敬佩不已。
梁紅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韓世忠之妾。然而諷刺的是,正史的史書中不見其名,只稱梁氏。梁紅玉生命中最重要的轉折點就是跟韓世忠的相遇。當時的她雖出身風塵,但是結識韓世忠後,從相識、相知到相愛,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韓世忠便替之贖身並娶其為妾,後韓世忠原配白氏死後成為正妻。從此夫妻二人便屢立戰功,從此名震天下。然而,紹興五年農曆八月二十六,遇到金軍的埋伏,力盡傷重落馬而死,終年三十三歲,曾經馳騁沙場的巾幗英雄從此香消玉殞。金人感其忠勇,將其遺體示眾後送回,朝廷更是為之大家弔喪。而韓世忠病逝後,夫妻二人便合葬於蘇州靈巖山下。
又道李師師,關於她我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因為水滸中的描寫也盡是淋漓盡致。而她與宋徽宗、周邦彥之前的情緣糾葛真是剪不斷、理還亂。宋徽宗更是因此將周邦彥罷貶,然而李師師卻深情將周邦彥為她寫的《蘭陵王》唱給宋徽宗:柳蔭直,煙裡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讖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桑條過千尺,閒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映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悽側。恨堆積,漸別浦縈迴,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記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沈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至於她最後的結局,我倒寧願相信她是被金軍所俘,不願受辱,吞金而亡。而她生前更是蕩盡家財捐於宋軍抗金。所以只此兩點,也算為巾幗。


再者李香君,她雖然不如梁紅玉般身披戰甲為國盡忠,但是她的心底確也凜然是巾幗之輩。李香君性情極為忠貞剛烈,,而她在《桃花扇》一劇中痛罵奸賊阮大鋮一段更是與嶽武穆的《滿江紅》相提並論,只此一點,當屬巾幗。散文家林語堂更是曰其是動天地,泣鬼神的文字。關於李香君的結局有三種說法:一種是終於在蘇州與侯方域重逢,卻被一個老頭當頭棒喝,兩人拔劍四顧心茫然,看破塵緣,只好出家。二是李香君順利嫁給侯方域為妾,侯方域變節南下,李香君則在侯府裡被人趕了出來,寂寥而死。第三種則是兩人連最後一面都沒有看見,李香君留下一柄桃花扇懨懨地死去。臨去之前留下一句話:“公子當為大明守節,勿事異族,妾於九泉之下銘記公子厚愛。”只可惜,她的侯公子連玩世的犬儒主義者都做不成了,白白玷汙了香君的名聲。最後且看林語堂為李香君的題詩:
香君一個娘子 血染桃花扇子
氣義照耀千古 羞煞鬚眉漢子
香君一個娘子 性格是個蠻子
懸在齋中壁上 教我知所管制
如今天下男子 誰復是個蠻子
大家朝秦暮楚 成個什麼樣子
當今這個天下 都是騙子販子

我思古代美人 不至出甚亂子

侃“中國十大名妓”


三、“對月形單望相護,只羨鴛鴦不羨仙”——愛情的追逐
在這些風塵女子中,卻也不乏對於愛情追逐之人。雖然她們並沒有那些巾幗英雄那樣聲名遠揚,但是她們對愛情的忠貞也使得人們口口相傳。
在這裡,我只說一說當中的小鳳仙。小鳳仙命運雖坎坷,卻不堪向命運低頭。然而,與蔡鍔的相識更使得小鳳仙對此相見恨晚。“人生難得一知已,千古知音最難覓”,他們已然決定共同面對未來的道路。可是上蒼似乎又跟小鳳仙開了個極大的玩笑。蔡鍔的病逝,這對小鳳仙來說真是晴天霹靂,我相信那一刻,小鳳仙已經完全失去活下去的意志。然而生死的距離已經拉不開他們,小鳳仙的結局註定是悲慘但也是幸福的,對她自己來說也是完美的。不懼身死,不畏生死。她勇敢的踏出了那一步,勇敢的追求了屬於她的愛情。她生前找尋的一切,依然在蔡鍔的身上得到的答案,然而這個答案已經離開,而小鳳仙的所做的,是緊緊的抓住這一切。不論生死,與君相伴。那對愛情巢穴的追逐,對夢想歸宿的嚮往精神,永生不息!


如今,她們已成萬口傳。她們真乃女妓中的佼佼者,女人中的佼佼者,中國人中的佼佼者。而活在當代的我們,又有幾人自認能比得上她們,我們又有誰能有她們如此之品性。她們無疑是對人性最好的詮釋,也是人生最為燦爛的篇章。


圖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