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首李白的詩,押韻好,詩詞美?有何分享?

有寶


一直很喜歡《將進酒》這首詩

它有著不事雕琢的文辭,汪洋恣肆的遐思邇想,宛如一曲豪放的詠歎調。豪情滿懷,噴薄而出,一瀉千里,千古絕唱啊!

初讀這首詩,我被這首詩的韻律所深深吸引。

當細讀之後,我發覺,吸引我的並非韻律,而是李白的思想,沒有那種氣勢磅礴的浩蕩之氣,也就沒有如此境界的詩篇,而此詩篇不過是李白偉大思想的一個縮影。如高山流水,從一處峽口突然激流而下,沒有一絲預兆,又如猛虎,肆意妄為,縱然泰山崩於前依然巋然不動,如洪流般的的思想就化身成每一句詩句流淌在筆下。

李白的思想是不羈的,狂傲的,沒有絲毫的不安,他像縱身天地的仙人,馳騁於寰宇之間,胸懷大志,腹有詩書千萬,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他時而駕麒麟之車,馳騁天際;時而化身雲霧,隨風飄蕩;時而化身猛洪,傾瀉天地,與日月做伴,與星河共舞,與山河對飲。孤獨時孤雲去閒,得意時仰天大笑。他雲遊四海,廣結良友。人生的苦短,生活的起伏,給這位詩人的思想注入了一股又一股新鮮的血液,這些思想激發著李白不斷湧出靈感。他的每一句詩,都像在與仙人對話,又像在對自己的思考。

將進酒·君不見

唐 ·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我是一顆橘子啊


應邀淺析:"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一)七同韻:煙,看,前,川,三,千,天。

七絕必須七同韻,六同韻以下是七言,八同韻以上是打油,不得稱七絕。

(二)對偶或對仗:香爐對瀑布;生紫煙對掛前川;直下三千尺對銀河落九天。

上下句至少兩字或兩詞相對,兩句相對為上品,字字相對為絕品。例:"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即黃對白,河對日,依對入,海對山,流對盡。

(三)第三句尾字與第四句首字同韻:尺,疑。

這是被稱為千古一絕的"根本"。這兩個字的同韻是"上口"的關鍵。

(四)平仄:所有詩與詞都有嚴謹的平仄要求,凡遵循要求的作品絕對是流暢的。


濟翁長庚


在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歌裡頭,如果想挑一首既押韻又詞美的,我個人認為當推這一首《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這首詩是李白在宣城(今屬安徽)與叔叔李雲相遇,一同登上謝朓樓遊玩飲酒時創作的一首送別詩。

詩云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譯文

漸漸拋離我而去的,是已經挽留不住的昨天;

擾亂著我的心的,是充滿了諸多煩憂的今天。

秋雁乘著長風飛越萬里,我們看著它在高樓開懷痛飲。

叔叔您的文章有著建安風骨,而我的詩呢又像謝朓那麼清新俊逸。

我們倆都是心緒飄逸飛流啊,幾乎想要登上青天去摘取明月。

你不見那抽刀斷水水更流,你不覺得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於世,若不稱心,不如明早散著發去乘舟漂流。

賞析

李白的這首詩,首先在韻律上獨具一格,不管是誰朗讀起來,自然而然的就是一副抑揚頓挫的模樣。不信?有興趣的可以去試一試,看看是不是馬上就有被詩的內容帶動起來的韻律。

尤其開頭這兩句,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起句就排比接踵而來,節節推高,頓挫悠然,雖苦悶而不失高亢,雖無奈而不失豪情,簡直是詩韻裡的花魁。很難再找到另一首把痛苦唱得這麼高昂,把失落唱得這麼灑脫的詩歌。

接著,李白的情緒高漲起來,一會兒大雁高飛,一會兒高樓暢飲,一會兒建安風骨,一會兒小謝清新,真是跌宕起伏,錯落三折。然而並未有一絲絲讓人覺得唐突的地方,句與句之間的連接毫無違和感,延續無痕。再下去,也許是酒飲至酣,完全放鬆揮灑,思緒放飛漫無邊際,竟然要上天去摘取月亮,不可謂不浪漫到頂,不可謂不豪情到底。

不料樂極生悲,接著一句千古傳唱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又把情緒調回到憂愁無邊無際難以消除的境地。人生啊,有多少不如意,那麼,不如明早散著發去乘舟漂流。一下子,一個放蕩不羈的李白又回來了。

你說,這首詩的韻好不好,詞美不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