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當戶對是過時的價值觀嗎?

今天看到一個很好玩的話題:門當戶對是過時的價值觀嗎?

門當戶對是過時的價值觀嗎?


關於“門當戶對”的解釋,百度百科裡是這樣說:

結親的雙方家庭經濟和社會地位相等。

門當就是門道相當,掙錢的門道相當才能交往相處或落戶成親。指男女或雙方家庭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情況、職業相當,很適合交往或結親。否則夫妻不和,子女受罪,影響巨大。

我挺喜歡門當戶對這個詞的。

這個始於古老的封建傳統,但是並不能算是封建社會的糟粕。但是好像由於這個原因,讓這個詞變得有些貶義,好像一提到這個詞就會觸動某類人的敏感神經,這個詞被他們理解成了用階級來劃分人三六九等的標誌。

門當戶對是過時的價值觀嗎?


其實不然,古人說的“門當戶對”是有其合理性的。

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在一個家族一代一代沿襲或演化下來的,即便周圍的環境有變化也是不會輕易改變的。

經濟建設是一方面,而現代的門當戶對更講究的是價值觀上的相似。

反過來說,價值觀相似的人大多成長經歷和家庭條件是相似的。

因為人的價值觀行程就是靠童年和青春時期的經歷和家庭教育。

不可否認,有相似經歷和價值觀的人會有更多共同語言。

門當戶對是過時的價值觀嗎?


不僅是婚姻,友誼亦是如此。

就像很多人都會有學生時代玩的很好的同學、朋友,這份友誼可以延續到畢業以後甚至是終身的朋友。

在學生時代,你可能還會有一些怎麼玩都玩不到一起的同學,甚至於鬧翻。

現在回頭想想那一件件小事的源頭都是價值觀的差異。

你認為應該這樣,人家覺得應該那樣。

短時間還好,長此以往怎麼能玩得到一起去呢?

就像我一個老師說的一句話:“尿不到一個壺裡去。”

與其相互遷就而受盡委屈,倒不如找跟自己三觀差不多的人玩。

門當戶對是過時的價值觀嗎?


我可以尊重所有人,無論價值觀與我是否相似,但是我依舊選擇和門當戶對的人做朋友,因為跟他們相處讓我更舒服、更開心,不會覺得彆扭。

兩個人在一起無論是戀人還是朋友最重要的不就是舒服嗎?

門當戶對,門當的是三觀,戶對的是情投意合、志同道合!

在這樣的情感裡,你可以勇敢做你自己,對方也恰好喜歡你最真實的樣子。

這樣的愛情和友情才能長久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