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西名吃——清平墜面

高唐縣清平鎮是魯西黃河故道上的一個千年古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先後湧現出了唐朝著名的思想家、音樂家、哲學家呂才,元朝中書左丞王懋德等歷史名人。


魯西名吃——清平墜面

高唐縣清平鎮盛產空心掛麵,亦稱墜面。墜面細如豬棕,空心細長,是高唐傳統名吃。墜面產於宋代而盛於今,距今有數百年的歷史。


魯西名吃——清平墜面

墜面製作工序複雜,技術含量甚高,通過十幾道工序,15個小時才能完成製作。其原料是優質麵粉和精鹽,5公斤麵粉加0.1-0.15公斤鹽,視季節而宜,冬春鹽多許,夏秋少許。面和好以後,上蓋溼布醒面半個時,在案板上將醒好的麵攤軋成餅狀,厚5-4釐米,用刀沿邊轉圈將面旋成3釐米寬的長條,在面板上揉搓。至大拇指粗細時循序盤掛在兩根竹籤上,放入醒面池內醒條。待0.5-1小時後,將醒好的搓條掛到2.5米高的架上,用手輕拉下端竹籤,輕拉慢墜即成,故叫墜面。


魯西名吃——清平墜面

墜面純手工製作,受氣候水質的影響,產量較小。清平墜面在民間有“日食兩碗空心面,勝過皇家宮廷宴”之說。相傳乾隆下江南路過山東聊城,清平知縣奉上當地名吃手工墜面,皇帝食後,對此美味和精細工藝讚不絕口,並欽定宮廷面,其傳統制作工藝流傳至今。


魯西名吃——清平墜面

墜面的特點是煮時不混湯,出鍋即熟。配以香油、食醋、味精、蔥花,味道獨特柔軟滑爽,營養豐富極易消化,是兒童、老人、產婦、病弱者的佳品。


魯西名吃——清平墜面

喜歡的轉發,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