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職場男女不平等

第一個故事:朋友在一家公司做IT工程師,最近閒聊,發現她們公司招聘軟件工程師時,如果是女性則需要高層領導同意,如果是男性,部門領導同意也就可以了。

第二個故事:如果公司女性升職太快,就會被認為被上級領導潛規則了。

第三個故事:我自己剛開始找工作的時候,很多職位其實並沒有標記一定要男生,但是當你去面試的時候,面試官就是會告訴你,他們就是需要男生。

這三個故事告訴我們其實職場上的男女並不平等。


如何看待職場男女不平等

下面分別從男女雙方的角度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如何看待職場男女不平等


如何看待職場男女不平等

男性角度

1. 女性具有先天的生理優勢,從根本上處於弱勢群體,會享受更多的優待;

2. 職場中女性做錯事,很少會被罵得很厲害,但是男性就不同了;

3. 女性通常不會被安排做重活,重活基本都是男性完成;

4. 女性有各種三八婦女節、產假、哺乳假等福利假期,男性並沒有;

5. 有些男性覺得女性在思考問題上偏感性,工作效率會降低,工作態度有待考證。


如何看待職場男女不平等

女性角度

1. 就業選擇機會少。

一方面是選擇專業時選擇的是偏文職類、可替代率高的專業,另一方面是選擇了男性化的專業,就職性別受限。

2. 招聘性別歧視。

很多招聘崗位要麼直接放上性別要求(要求男性),要麼放一些隱形歧視要求(晚上值班、經常出差之類的),這類要求的崗位,儘管你後來可能會走到面試這一步,但一般進去就會被告知要求男性人員。

3. 面試時必問是否已婚已育。

同辦公室的小姐姐實習面試時,被問是否交了男朋友和近期是否有談戀愛的計劃。還有甚者會直接要求做出一些“幾年內不結婚”的奇葩保證。法律有明文規定勞動合同不得規定限制女職工結婚、生育的內容,但是仍然有很多企業違反這項規定。

4. 入職後的懷孕歧視。

很多企業會故意“逼”孕產婦自動離職,更過分的會直接辭退。之前有個新聞,說是一個已婚婦女懷孕了。公司為了不給休產假支付薪酬,想要辭退該孕婦,故意將其調職到一個辦公環境極其差的地方工作,後來甚至強制讓她籤解除合同。

5. 同工不同酬。

這種現象發生還是蠻普遍的。有些企業因為公司薪酬保密不公開,男女不同的情況時很難被發現。同一個崗位,男性職工的工資可能就會發生比女性工資高几百的情況。

6. 晉升壓力更大。

大部分企業的高管都是男性,女性一般升到部門主管或者經理,就無法再往上升了。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是企業大環境就是這樣的。

7. 更容易受到職場性騷擾。

同學實習的時候,她部門領導系領帶,非要同學學會了幫他系,讓同學很是尷尬。後來改領導出去喝酒,非要讓同學陪著去,不去就是威脅。雖然後來同學離職了,但這確實也是一個不好的經歷。

如何看待職場男女不平等

個人總結了一下,有以下幾點原因。

1. 借用別人的一句話——資本是平等的,塔面前沒有男性女性的差異,只有成本和效益的區別;

2. 育兒缺失——企業眼中,已婚生育女性更多地會關注孩子,對工作的投入度不夠。且孕產婦需要帶薪休產假、哺乳假,這對企業來說也是很大一部分成本;

3. 傳統理念的延續——古時候的相夫教子延展到現在更多女性職業往往偏向於不需要過硬專業知識的服務型人員;

4. 部分崗位的特殊性——負擔重、高溫類、有輻射的工作一般都會招男性員工,幾乎不招未婚未育的女性。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對女性的一種保護;

5. 僱主歧視——不排除有些企業的負責人就是歧視女性,不打算招聘女性,覺得女性都感性,完成不了工作,還會影響他人完成工作的進度,降低別人的工作效率;

6. 先天生理區別——女性擁有更多的帶薪休假,而男性沒有;不歧視女性的情況,女性具有先天的生理優勢,處於弱勢群裡會受到更多的優待,而男性相對而言就少一點。

如何看待職場男女不平等


如何看待職場男女不平等

不管是男性覺得收到了歧視,還是女性覺得受到了歧視,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如何化解這種尷尬的局面。

1. 提高工作能力。資本平等,就看誰能獲取更多的收益,為公司創造更高的價值。

2. 提高抗壓能力。歧視其實是無處不在的,只是有時候並不會表現出來。提高自己的抗壓能力和心裡舒緩能力,能以更好的精神面貌來應對接下來的工作任務。

3. 利用法律保護自己。對於工作期間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可以向當地的政府部門舉報諮詢,確保自己的權益得到保障。

要想改變來自外界的歧視,首先就要強大自己、充實自己。

我是@愛吃小辣條,感謝您的閱讀,期待與您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