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與電視臺的雙簧

前幾天到山區一個小鎮出差,夜裡很無聊,就窩在床上看電視,同行的司機喜歡娛樂類的節目,我不好拂其雅興,也就只好跟著看看。

我平時極少看電視,所以還是第一次知道XX臺有“歌手”這檔節目。現在是醉心娛樂,崇尚明星的時代,想來其收視率應該是很高的。

節目規定,凡參賽者,都由抽籤定出場次序,最後由觀眾打分定名次。連廖昌永這樣的大師都親臨現場,想來電視臺的投資應該不是一個小的數目。廣告說來就來,如影隨形,所以節目就只能拖拖拉拉地進行,有氣無力地結束。

劉歡最後一個出場,排名卻在第一。

真是兵貴神速,今日“頭條”上有篇文章,就是講這檔子事的。題目與內容相去甚遠,可以判定為“標題黨”無疑。因其符合“標題黨”的種種特徵。作者不惜篇幅,講了劉歡的音樂之路及成長曆程。當然,更多的是講劉歡在音樂上所取得的成就。

看完那檔節目,我就在想,有許多事情恐怕是刻意安排的吧,與比賽並無多大關係。或者說,這壓根就不是一場比賽。

有個非雌非雄又亦雌亦雄的歌手,參賽的順序是第一,這樣他就理所當然地作了節目主持。劉歡在最後,所以壓軸戲就非他莫屬。你看,這籤抽的有多神!。

其實呢,電視臺深諳一個道理,劉歡不出錢,就沒這檔節目,沒這檔節目,就沒廣告投放,沒廣告投放,就沒收入,所以東道主其實是劉歡而非電視臺。東道主高興,則皆大歡喜。否則就事與願違。他出了錢,又是大佬,即使特寫鏡頭少點,也要給足面子。如此,壓軸戲應該是他的。第一的名次應該是他的。對他的介紹最多也是應該的。如此也就說得過去。真是世事洞明、人情練達!。

劉歡演唱的是自己創作的一首歌。他的表現究竟如何呢,我非聲樂家,不敢妄議。但就那首歌的歌詞而言,我覺得也是太過做作。有嘉賓現場評論說,“有西洋”、有“古典”、有“流行原素”融合其中,且融合得那麼好,顯示了(劉歡)深厚的文化底蘊。當真如此嗎?恐怕也未必。別以為整幾句古典似的句子就是古典,弄幾句洋文就是西洋。

還有嘉賓說,楊坤的嗓子別人不可學,學也只是皮毛。那意思是,楊坤的嗓子如同“中國功夫”,神秘莫測,他不傳,別人就學不會。這種強制性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真是天下第一牛逼。我倒是認為,楊坤的唱法不可學,不該學,若要以唱歌為業,學他就是自毀前程。試想,用拉大鋸的方法來唱一首歌,會是什麼效果。

楊坤那嗓音,並非生來如此,而是有意為之,且是不得已而為之。歌壇擁擠,眾聲喧譁,不劍走偏鋒,又如何脫穎而出。那苦心,無非是想要讓自己的嗓音辨識度更高,更明顯,與眾不同而已。

是嘉賓就可以妄下斷語嗎?即使拍馬與捧場也該有個分寸吧。人口大國,十億又三,就算當時觀眾只有一半,難道其中就沒幾個行家。如此膽大,倒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舉目矚天,大言炎炎,臺下有人掩耳而逃,你沒看見,並不等於沒有。

事情往往這樣,表演者方在得意洋洋,明白人卻在暗地裡發笑。他們不說話,是不想揭穿,不想讓別人難堪。而非要將所有觀眾都視為傻子,也只好隨他。

自嗨沒有錯,但要選對場合。

一檔電視節目,觀眾遍及國內,傳播甚廣。一場活動,打著比賽的招牌,卻專為一個或幾個人量身定製,毫無顧忌,這就有些惡俗。有些倒人胃口。

話說回來,劉歡等等,早已功成名就,名利雙收,已不在乎別人的捧與貶。有錢就可以任性,花錢找一幫子朋友與電視臺“玩玩”,自娛自樂,不犯法亦不違紀,關卿鳥事。所以我覺得,凡就此類事情喋喋不休如我輩者,都是因為修養不夠。若因此而捱罵,也是活該。

2019/1/12

明星與電視臺的雙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