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我的SAT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SAT

01. SAT 考试的相关介绍

SAT 是由美国大学委员会 (College Board) 主办的一场学术性考试,其成绩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大学入学资格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有效期是 2 年。2016 年改革后,新 SAT 总分共 1600 分,分为阅读、文法和数学三部分,写作部分改为选考。SAT 虽是由 CB 主办组织,但实际的命题和阅卷工作是由 ETS(美国教育考试中心)承担的。SAT 成绩只是美国大学在录取学生时的考核材料之一,不起到完全的决定性作用。

虽然美国大学大多公开表示,他们的录取是考量申请人的综合能力,标化成绩只是一种参考。但若想要申请到比较 top 的大学,SAT 成绩还是需要达到一定水平的。以下是我们截取的部分美国大学录取学生的 SAT 分数区间,可以看到,排名较高的大学,学生的 SAT 分数也相对较高。

根据 CB 发布的 2018 年 SAT 考试报告来看,亚裔考生的平均分是 1223 分,其中阅读 588 分,数学 635 分。在所有亚裔考生中,有 24% 的学生的分数在 1400 - 1600 之间,有 33% 的亚裔学生在 1200 - 1390 这个区间。而在阅读部分中,亚裔学生中有 16% 的考生其分数段在 700 - 800 之间,有 34% 的亚裔学生在 600 - 690 分数段里。


虽然亚裔学生的整体表现不错,但仍然有很多中国学生觉得 SAT 考试,尤其是阅读部分,挑战很大。报告解释说,这是因为“第一语言是否为英语”这一因素对阅读部分的影响要远远高于对数学的影响。

中国考生在阅读上的劣势主要体现在:词汇量理解不够深入;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能力弱;欧美文化背景缺失;英文输入量小。这表明中国考生不仅要应对 SAT 考试本身对逻辑的考察,还要跨越非母语应考的难关。


02. 精读练习很重要!

我们都知道,阅读的方式通常有两种:泛读和精读。泛读主要是训练阅读速度和抓取关键信息、主旨结构的能力。精读则需要我们深刻地理解文中每一句话的含义,从细节入手,体会文字背后的表达意思。


在备考 SAT 阅读时,我们非常建议大家多做精读练习。而精读练习有四个关键点,分别是:


1、挑选合适的精读材料

最合适的精读材料正是 SAT 真题文章。我们建议备考时间比较紧迫的考生,可以选择自己的错题数较多的文章,然后把文章里面一些比较重要的句子挑选出来,逐字逐句地翻译,真正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切忌不求甚解!SAT 阅读训练与考试不同,如果在训练过程中都不求甚解,考试中又怎能奢求充分理解?改革后的 SAT 阅读里有 50% 的细节题,这个比例比过去高很多。所以我们在做阅读的时候,一定要精确理解每句话的含义,这样才能保证不在细节题上失分。

2、从词汇入手


在做 SAT 阅读时,不免会遇到生词,但我们不建议大家一遇到生词就立刻查词典,而是在查词典前,先尽量通过生词所在的句子时态、上下文意思、词根词缀等推断生词的意思。如果推断过之后还不能够肯定,再通过词典确认词义。这个步骤是为了帮助大家在实践中练习和掌握猜词的方法和节奏,也可以缓和面对生词的恐惧心理,毕竟若是在考试中遇到生词,你是绝没有机会使用外部工具的。


大家平时要积极拓展自己的词汇量,在记忆词汇的同时,将该词的同义词对比记忆。这不仅对拓展词汇量有帮助,对写作也大有裨益,毕竟词汇多样性是写作评分的标准之一。


3、训练长难句


很多考生一见长难句就头疼,读到后半句就忘记了前面说了什么,只好再重头复读一遍。我们建议大家坚持每天练习5个长难句,做不回读训练。


所谓的“不回读训练”是要求考生看到大长句子时,自动在脑海里切割出主谓宾,多长的句子都坚持只读一遍。看到长难句时,习惯性地去分开主谓宾,也会更容易地记住句子的意思。等到再读接下去的句子时,逻辑上就会自然形成非常舒服的衔接。


4、重视段落中心句

从备考角度来看,通过精读段落中心句,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不同的题型时,解析其大概的行文结构,帮助我们快速把握主旨和重要信息。

03. 先读文章还是先读题目?


SAT 阅读要求考生在 10 分钟内阅读一篇 80 行上下的文章,并且要完成 10 道左右的题目,这对考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阅读文章句子之难,中心思想之隐蔽,是很多考生所公认的。


在实际做题的过程中,很多考生不免会遇到一个世纪难题:我到底是应该先读文章,还是应该先读题目?我们的建议是,先读完全文,再解答题目,有需要的话再回去看一下对应的原文


这种技巧的优点是:


1、对于全文的把握较为准确,不会因为对于结尾处的转折,或者比较性阅读中另一篇文章观点上的把握不足而出现疏漏。


2、把握全文观点后,很多考察原文整体内容的题目,比如主旨意图、语气态度,可以直接作答。


3、对于比较性阅读中双方的观点都有把握,不容易产生根本性的错误。


不过,这种技巧也有一些小缺点:


1、假如你的阅读速度较慢,读完文章后未必有足够的时间做题,可能会出现一篇文章只做了 80% 题目的情况。


2、如果你在短时间内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差,那么在阅读长文章,尤其是双长的两篇文章后可能仍然无法记住文章的观点和细节,还需要回到原文去进行第二次的阅读。


我们建议大家在自己的阅读速度没有太大问题的情况下,采用这种先读文后读题的阅读方法。但就算你的阅读速度不够快,我们还是强烈建议你要尽可能地采取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可能需要你放弃 20% 的题目,但是如果可以因此提高剩下那 80% 题目的正确率,这种方法仍然是值得采用的。


04. 提高 SAT 成绩的五个锦囊

【转变备考思维】


我们发现自 SAT 改革之后,对考生的阅读能力和备考的时间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新 SAT 以能力为导向,单纯的题海战术是无法达到考试所要求的能力的。考生应注重英文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培养,待基础扎实后,再进入官方指南的深入学习。


2)阅读是核心能力,同时又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的能力,不是 1 - 2 个月就能快速提高的。考生应该尽早开始多做精读分析练习,不仅要阅读小说,还要阅读各种题材和体裁的文章,比如《纽约时报》、《纽约客》、《国家地理》上的文章、历史文献、经典演讲稿等。


3)写作虽然是选考,但是很多 top 学校明确提出,如果提交新 SAT 成绩必须提交写作成绩。我们建议考生准确评估自身在阅读、分析、写作三个维度能力上的强弱,在强化阅读、分析能力的基础上,多做思辨和分析写作输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备考 SAT 通常需要 3 - 6 个月的准备时间,但对于每个考生来说,备考的时间起点、能力起点,有效备考时间都不相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是高一的学生,准备时间较为充分。我们会建议学生先学习托福,可以先从托福单词和阅读英美经典文学作品入手来加大词汇量。等到托福取得 80 分以上的成绩后,再开始 SAT 的学习。高一升高二的暑假可以考虑集中强化学习 SAT 题型、考点、解题方法,秋季再做 SAT 巩固和练习。高二的 10 月或者 12 月考第一次 SAT,高三的 6 月或 10 月考第二次 SAT。


如果是高二的学生,备考时间较为紧张。我们建议学生在高二的寒假集中学习 SAT 课程,熟悉 SAT 题型、考点、解题方法,等到春季进行练习和巩固,6 月进行首考,暑期冲刺后在 10 月进行二考。


如果是初三的学生,备考时间非常充分。我们建议学生在高中前先强化阅读能力,弥补中国学生在阅读上的劣势。学生可以有计划地阅读英文原著和原版杂志来提高语感,扩大词汇量。完成大量的语言输入之后,再进入托福和 SAT 的学习。


【考试次数控制在 3 次以内】


对于 SAT 考试,我们始终呼吁广大考生和家长要理性对待。SAT 成绩并非一昧得越高越好,它需要与考生的 GPA、托福等其他考试以及文书构成具有一致性的评估证据链条。如果经过评估,SAT 分数达到了既定目标,那对它的备考任务就结束了,反复考试的意义并不大。考生可以利用之后的时间去做性价比更高的活动,比如暑假去美国参加心仪学校的 Summer School,或去丰富自己的课外活动,或者再进一步提高托福分数(若尚未达到目标)。


【早规划早结束】


我们刚刚说过,如果 SAT 分数达到了既定目标,那么就没有必要去反复刷分了。而做到这件事的前提是,你要提前规划好你的备考时间线,不能总是怀有临时抱佛脚的想法。你至少要提前一年就开始做基础性的准备,提升自己的英文阅读和推理能力。在备考的同时,对高中学业、长期坚持的兴趣爱好、课外活动等也要积极参与,这样在申请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学习环境很重要】


如果你是一个自控力比较差的学生,我们强烈建议你在备考期间找一个老师和一群同学。老师会给你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而与同学们一起的集体学习氛围也能让你更容易坚持下来。


留学就找大连金吉列小李老师

电话:17710310180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