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千年古堰,造就天府之國坐擁綠水青山,懷抱如畫風景

往往一項工程賦予一座城市獨有的魅力與文化,都江堰就是這樣一座古堰。

據《史記》記載:"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千年古堰,造就天府之國,也成為天府靈魂之所在。

1872年,德國地理學家稱讚"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無與倫比"。 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如此千年古堰,真是值得一觀。

都江堰:千年古堰,造就天府之國坐擁綠水青山,懷抱如畫風景

01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市區約50公里。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景區。

都江堰始建於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都江堰:千年古堰,造就天府之國坐擁綠水青山,懷抱如畫風景

都江堰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髮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02都江堰的設計理念

都江堰:千年古堰,造就天府之國坐擁綠水青山,懷抱如畫風景

都江堰作為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是一個科學的龐大的水利工程體系。李冰作為創建者,更是名垂千古,功不可沒。

選址:首先是為軍事考慮,最初是為秦攻佔蜀國而修,考慮的是運輸功能。

建成後,又成為易守難攻之地,成為一處要塞。在岷江河畔的玉壘山上,建造了玉壘關,它傍崖臨江、居高臨下,被譽為"川西鎖鑰"。

都江堰:千年古堰,造就天府之國坐擁綠水青山,懷抱如畫風景

其次考慮到灌溉功能,選在山地與平原交界處,利用魚嘴分水、寶瓶口無壩限量引水、飛沙堰、金剛堤攔沙,成就了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

歲修:任何一項工程,如果沒有很好的維護與維修,都無法經歷千年。

李兵在設計之初就留下了治堰準則:"深淘灘,低作堰"。這是都江堰長盛不衰的主要訣竅,人們將其奉若經典,世代遵從,不敢有違。

都江堰:千年古堰,造就天府之國坐擁綠水青山,懷抱如畫風景

"低作堰"是指飛沙堰要低作。飛沙堰過高,雖然枯水季節寶瓶口可以多進水,但洪水季節卻會造成嚴重淤積,使工程逐漸廢棄。

"深淘灘"中 "灘"指的是風棲窩下的一段內江河道,每年洪水過後這裡會有沙石淤積,必須歲修。

所謂"深淘灘,低作堰",即切忌用高作堰的方式在枯水季節增加寶瓶口的進水,那是一種急功近利的做法,正確的做法應當是用深淘灘的方式疏浚河道,以此增加枯水季節流入寶瓶口的水量,供灌溉之需。

都江堰:千年古堰,造就天府之國坐擁綠水青山,懷抱如畫風景

為此,李冰在河床下埋石馬,明代改為四根臥鐵,作為深淘標誌,周密的設計成就了偉大的工程。

放射狀灌溉:成都平原從水患連年,到成為天府之國,正是由於從內江中引流而來的適量江水,呈放射狀灌溉著成都平原,密如蛛網的灌渠使灌溉面積在兩宋時期便達到1300平方公里。

從李冰的整體設計中,不難看出,因勢利導方法貫穿始終,這是對自然的最好尊重。

都江堰:千年古堰,造就天府之國坐擁綠水青山,懷抱如畫風景

03詩意都江堰:清山春《灌陽竹枝詞》詩:"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開時湧岸邊。喜看榪槎頻撤處,歡聲雷動說耕田。"

清何盛新《》詩:"盈盈一水隔,兀兀二山分。"

清董湘琴《遊伏龍觀隨吟》:"峽口雷聲震碧端,離堆鑿破幾經年!流出古今秦漢月,問他伏龍可曾寒?"

杜甫的:"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都江堰:千年古堰,造就天府之國坐擁綠水青山,懷抱如畫風景

古老的都江堰,它的的詩意貫穿了古今,成為人們拜水都江堰的原因之一。

都江堰的故事,如今仍在繼續。

關隘風雲早已黯淡,昔日的航運、古道也被鐵路、高速公路所取代。

都江堰:千年古堰,造就天府之國坐擁綠水青山,懷抱如畫風景

以都江堰為節點,一張交通網絡已鋪陳開來:北抵九寨溝、南達峨眉山、西抵四姑娘山、東達成都。而且憑藉成灌快速鐵路,都江堰步入成都"半小時生活圈"。

如今都江堰,它已成為成都的專屬名片。

"深淘灘,低作堰"這句治堰準則已成為華為的戰略哲學,不僅告誡人們勿要急功近利,也是對華為商業模式的一種高度概括。

都江堰:千年古堰,造就天府之國坐擁綠水青山,懷抱如畫風景

都江堰既是自然景色與人文景色的結合,也是大自然與人類智慧的結晶。

你是否也想體驗一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那就問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