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遊都江堰

重遊都江堰


●初 八(四川)


生病多年,因沒科學鍛鍊方法,本可康復得更好的我,沒能康復得最好。

去年十月,我到都江堰針灸治療,這一呆就是一年多。

都江堰是旅遊城市,景點很多。暫住這一年,因行動不便,雖去過幾個地方,但一直沒遊都江堰景區。

重遊都江堰

今年十月三十日,“淡定白狐”“霧裡看花”二友自南充來,本地兩友“簡·愛”“靜若幽蘭”添興增趣,相聚甚是愉快。

原計劃”靜若幽蘭”開車,一起遊玩街子古鎮。不料,天陰下著小雨,再加時間有限,只好就近遊覽離堆公園及與之連為一體的都江堰渠首工程。

午餐天麻火腿雞,助興清雅毛梨酒。胃恰好,酒微醺;聊盡興,人愜意。攜手相扶走出餐廳,一行五人打的向景區而去。

五人兩組,二友由“簡·愛”陪伴導遊,我行動不便,由“靜若幽蘭”看護同行,進入景區,行進遊覽各景點。

離堆公園是景區起點。

公園裡,亭閣臺榭,錯落有致,古木樁頭、奇花異卉、水池噴泉,佈局精巧,別具情趣。

園內三寶:紫薇花瓶、紫薇屏風,古銀杏樁,經幾百年培育,巧奪天工,獨具匠心。

離堆,與母體玉壘山分離後,兩千年來,一直佇立在岷江之中。

魚嘴,還是形似大魚般臥伏岷江中,發揮把岷江分為內江和外江之功能。

形狀如瓶頸的寶瓶口,依然控制著內江進水流量,起到分流和灌溉的作用。

看似普通的飛沙堰,仍舊發揮著非凡洩洪、飛沙之功效。

二王廟照舊遊人如織,伏龍觀如故熙來攘往,安瀾橋左搖右擺,幾百年來仍舊蕩悠江面上。

覽的是風景,遊的是心態,感的是情景。

指捻流光心事遠。

三十五年前春季,讀大一的我與同學一道遊覽過離堆公園,參觀過渠首工程。

無從撿拾的經年往事,早已散落一地,荒涼於光陰深處。

記憶擱淺,故地重遊,難免喚醒與之有關記憶,不期然地紛至沓來。

時光戀回憶,滄桑渡流年。

三十五年後冬季,舊地重遊。

重遊都江堰

坐在離堆長椅小憩,眼望洶湧而來澎湃而去的江水,我從時光的窗口,看見年輕時的朝陽與落日。

三十五年前的我,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身強體壯,行動自如,站如青松,行似疾風。遊玩中,跑前串後,上蹦下跳,活躍極了。

三十五年後的我,模樣還是當年那輪廓,形象卻大變:人漸老,體早衰;貌似康,行不便;年猶輕,心滄桑。遊覽中,舉步維艱,步履蹣跚,緘默無語。

景依舊,人非昨,令人唏噓!

流年把一切都毀壞了。誰能相信今天在這裡低徊追懷往事的我,正是當年那開心快樂者之一呢!

流年,殘刻的流年,帶走了青春,蹂躪了年華,斑駁了歲月,滄桑了從前……

唉,世界雖好,下輩子,我不來了。

時光荏苒,歲月蹁躚,舊地重遊,當年的美好與快樂都變記憶。

紫陌紅塵,再無心抒發瘦與黃花的心事。

江水滔滔,思緒亂飛。

人這一生,不若花草,謝了還能重開,敗了還能重來;人生,只有一回,走過不能重走,失去不能復得。

世事無常,過程中往往會有意外,結局上總會出乎意料,讓人猝不及防。

但是,無論此刻狼狽也好,光鮮也罷,都是最好、最真實的自我。

不必逃避,不必自卑。

人應學會與自己和解,接受自己的平庸,接受世界的現實,接受人世的冷暖,也接受自己的“殘缺”;認識到自己的邊界,承認自己的侷限……

重遊都江堰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

歲月悠悠,未來還長。每個人都一直有機會修正自己下一段人生。

同遊者,有三十五年前的大學同學,有三十四年後結識的字朋文友。

昔日全班同學同遊,今日只有一人同行。其他同學呢,怎麼找尋不到身影?

同學,風景正好,你若來,更加美麗!

若真有相遇,我們又會說些什麼呢?

朋友,古路多行客,寒山獨見君。

此生,願你我永如初見,希望這份友情,銘記你我心間。

離堆靜穆不語,江水喧囂東流。

江風襲來,冷了身,寒了心,平添一份失落與孤獨。

離園在時,我該拿怎樣的勇氣、以怎樣的心態告別呢?

日子有毒,且沒有解藥,但止痛片有很多:音樂、文字、風景、親人和朋友。

願時光清淺,歲月靜好。


(圖片:作者)


重遊都江堰

●作者簡介●

初 八 原名:馮建華,四川西充人,中學教師,四川省散文學會會員。


重遊都江堰


《天府散文》編委成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