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女博士帶五個月女兒跳樓自殺沒人知道我病了,他們都說我矯情

37歲女博士帶五個月女兒跳樓自殺沒人知道我病了,他們都說我矯情

請不要抱怨媽媽們情緒太多,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她們正在面臨著什麼,請給她們一個擁抱,讓她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01


又是一起悲劇。

五天前的一個凌晨,湖南長沙某小區內,發生一起命案。

清潔工凌晨作業時,發現草坪上圍著幾個人,走近才知道,有人跳樓了,地面上還有一些血跡。

死者是一名三十多歲的女子,旁邊還有一名女嬰。

小區安保挨家挨戶詢問,最後確認了死者的身份:另一棟樓的業主蘇女士。

據親友介紹,蘇女士今年37歲,和丈夫李先生及家中老人一起居住在這裡。

李在附近某科研單位上班,蘇女士在寧鄉某機構上班,兩個人都是博士畢業,蘇女士還是海歸博士。

死去的女嬰是他們的二胎寶寶,才5個月大。大寶也僅有7歲,還在上小學。

家屬介紹說,事發當天,丈夫李加班到凌晨4點才回家,但沒想到凌晨5點左右,妻子就發生瞭如此慘劇。

蘇女士疑似抱著小女兒出門,先來到地下室,再跑到另一棟樓的樓頂跳樓自殺。

警方介入調查,蘇女士的親人提到了她跳樓的可能性:產後抑鬱症。

“之前有一點症狀,但沒想到有這麼嚴重。”

看到這條新聞時,我心裡有些悶堵。

雙博士的高知家庭,多少人羨慕的兒女雙全,轉眼間生離死別。

可殺死這位母親的元兇,真的是產後抑鬱症嗎?

在新聞報道里,還有一個極容易讓人忽略的點:

痛失妻女的李,一邊灌自己酒,一邊自言自語:

“我什麼都不要,我只要我的女兒,為什麼要把她帶走?”

“把我女兒留下好吧。”

心心念唸的都是小女兒,而逝去的妻子不配擁有一滴眼淚,甚至不配被提起。

寒夜未退,我不忍去想象這位媽媽,是存著怎樣的心情,抱著還未斷奶的女兒,踏出家門,走上天台。

我不忍去揣測站在樓頂的她,是對未來有多心灰意冷,才會選擇帶著初降人世的女兒一起去死。

我唯一明白的是,她縱身一躍的決心有多大,生前的日子就有多難熬。


可是她為什麼要自殺呢?

她的家人說,在生完二胎之後,蘇女士疑似出現了產後抑鬱的徵兆。

產後抑鬱,又是產後抑鬱。

由於產後抑鬱不被重視最後自殺的悲劇,我們看得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2017年,湖南一個31歲的二胎媽媽,帶著一雙不滿3歲的兒女跳樓,三人全部罹難;

2018年5月,江西省萍鄉一個二胎媽媽帶著一雙兒女跳河,後來媽媽被救起,而兩個孩子溺亡;

2019年3月,杭州一位28歲的媽媽跳樓自殺,而就在她自殺的前一秒,剛給孩子喂完奶;

僅僅一個月後,福建漳州一位28歲的寶媽,也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溺亡....


再加上這次的蘇女士,產後抑鬱正在成為殺死中國媽媽們的最大凶手。

但是。

看著這些悲劇一次次發生,我們許多人對產後抑鬱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哭哭就好了”、“衝動”、“對孩子不負責任”這些表面上。

在長沙女博士跳樓的這條新聞下面,評論區有很大一部分聲音都在指責這位母親:“學歷這麼高怎麼還會做這種蠢事?”、“那麼多書都讀到哪裡去了,還生二胎?”、“都海歸博士了,還這樣XXX”.....

在這些網友眼中,好像學歷高、工作不錯,就不應該有產後抑鬱,得了抑鬱症就是矯情。

可是抑鬱症真的不是矯情或者愚昧,不是讀書多就不會得。它是一種病,得了抑鬱症的人不是自己作,而是生病了。

這是正常的大腦:


37歲女博士帶五個月女兒跳樓自殺沒人知道我病了,他們都說我矯情

(圖片來源於圖圖是道)

這是抑鬱症患者的大腦:


37歲女博士帶五個月女兒跳樓自殺沒人知道我病了,他們都說我矯情

(圖片來源於圖圖是道)

正常人情緒低落,雨過天晴之後我們仍然能心懷希望地繼續生活。



而抑鬱症不是這樣,她的世界裡面一直在下雨,而且無法自愈。


患有產後抑鬱症的女性,生育對她們的打擊很大,曾經那麼驕傲自信的一個人,一下子陷入困境中,卻怎麼也爬不出來。


她們常常會覺得自己沒有價值,自我存在感很低,在腦海裡會有輕生的念頭。

自殺的蘇女士,37歲懷上二胎,而丈夫經常加班,凌晨才回來。她在自殺前經歷了什麼,面臨什麼樣困境,我們真的想象不到。

我們沒有經歷過她們的人生,不要輕易去指責她們。


對於她們來說,最殘忍的事情就是我們高高在上的態度和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語氣。

你所謂的“矯情”,所謂的“不至於”,真的只會讓她們糟糕的情況雪上加霜。

02

《生門》的導演陳為軍說:

“都說生育是兩個人的事,是老公、老婆的事情,其實不是。真正面對一切的,是女人。”

當一個媽媽到底有多難?

從懷孕開始,女人就必須忍受孕吐、行動不便、肥胖、水腫、食慾不佳等折磨。

一朝分娩的疼痛,相當於十根肋骨同時折斷。

哪怕是看慣這種場面的婦產科醫生,在輪到自己生產時也疼得撕心裂肺:

“疼的比刀子割還疼,你讓我少活一年都行。”

生完孩子,以為苦盡甘來,但其實一切才剛剛開始。

子宮膀胱脫垂,產後痔瘡、漏尿、肥胖、妊娠紋......產後,每個女人的身體都猶如經歷了一場大地震,滿目瘡痍。

儘管生理上極度不適,她們卻必須立刻進入母親的角色。

漲奶、乳腺炎,胸口如墜大石,依然要忍著疼每兩小時喂一次奶;

連續幾個月睡不了一個整覺,每晚被一遍又一遍的哭聲召喚;

白天又得頂著黑眼圈和亂糟糟的頭髮圍著孩子的屎尿屁轉。

37歲女博士帶五個月女兒跳樓自殺沒人知道我病了,他們都說我矯情

如果說生理上的辛苦還可以緩解,心理上的壓力更讓媽媽們倍感煎熬。

“你怎麼當媽媽的,孩子都照顧不好!”


“孩子哭了:你怎麼還在這,孩子哭了快去哄!”


“孩子沒怎麼長胖啊,你奶水是不是不好!”


“都當媽的人了,怎麼這個都不會!”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寶寶身上,媽媽的身體似乎只是一個機器,她們甚至會以為自己是家庭的負擔,滿心是負罪感。

37歲女博士帶五個月女兒跳樓自殺沒人知道我病了,他們都說我矯情

在身心的雙重壓力下,抑鬱,悄然發生。

據中國精神科醫師協會的一份數據調查顯示:

中國婦女患有產後抑鬱症狀的人群比例高達50%~70%,超過10%的人如照料不周會發展成嚴重的抑鬱症。

大大咧咧的袁詠儀就曾在節目中自曝自己產後抑鬱。

看見媽媽買菜回來,覺得媽媽太辛苦了,想哭;老公隨口一句無心的話,也想哭。

那段時間裡,原本是開心果的她每天都在情緒崩潰的邊緣,只能用哭來回應家人的溝通。


秦海璐曾被質疑整容,後來人們才知道,她是因為在月子裡整天哭,導致眼睛受損,不得不做手術。

所有人都在歌頌母愛,卻忽略了成為媽媽有多難。

每個生完孩子的母親,隨時都面臨著崩潰的狀態。


03


從懷孕生子到變得抑鬱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就像是掉入了一個黑洞裡面,所有的人都在向前走,而你只能困在這個裡面,爬不出來。你無法確定你的人生、事業會不會被這個黑洞給吞噬。

這是精神上的,身體上的變化也在一次次地衝擊著你。

生產之後的子宮脫垂,堵奶之後的生病發燒,像蚯蚓一樣的妊娠紋。


還有每天機械化的生活,黑白顛倒,餵奶、換尿布、堵奶通奶、抱孩子睡覺、哄孩子不哭.....

看看鏡子裡的自己,衣服上滿是奶漬,亂糟糟的頭髮,一副蓬頭垢面的樣子,悲傷一湧而上。

好像自己活著的意義就只有餵奶、養娃。一天24小時被孩子和家庭捆住,越來越找不到自己作為一個個體的價值。


她們成為了XX的媽媽,卻被剝奪掉了自己。

更要命的是,沒人可以理解這種悲傷。


媽媽和婆婆說:沒什麼大不了的,哪個女人不是這麼過來的;

老公說:你累,我出去賺錢養著一大家子就不累嗎?誰都不容易;


還有人說:別人生孩子怎麼就不像你這樣?


所有人只關心孩子睡得好不好、哭沒哭、你的奶水多不多、為什麼孩子長不胖......

知乎有一個問題,產後抑鬱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的:


“生完孩子,沒人關心我累不累,傷口痛不痛,每個人都在問“有沒有奶”,好像我不是一個人,只是一頭奶牛。”


自己休息不好,沒有人聽她們傾訴。身體上的不適,再加上心理的不安全感,媽媽們就這麼崩潰了,抑鬱情緒接踵而至。

章子怡生完孩子之後說過這麼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產後抑鬱,就是一種被全世界拋棄的感覺。

那種由抑鬱帶來的無助和傷害,遠比我們以為的可怕。

二更視頻曾經採訪過幾位產後抑鬱的親歷者。她們每個人,都曾經陷入到抑鬱中無法自拔,她們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痛苦:

“就好像我生了一場病,但是因為我沒有咳出聲,沒有流鼻涕,家裡就沒有一個人知道我生病了,但是確實病得很厲害。聽到他們在外面逗小孩,好像他們才是一個世界的人。”


37歲女博士帶五個月女兒跳樓自殺沒人知道我病了,他們都說我矯情

37歲女博士帶五個月女兒跳樓自殺沒人知道我病了,他們都說我矯情


“看到自己的朋友在事業上都有很多的進步,回頭看看自己,好像在原地,忽然覺得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未來的路在哪裡”



“最糟糕的時候,躺在那裡望著天花板,每天總是幻想有一根繩子吊在那裡,我就覺得想把頭放上去。”



有的恐懼,有的焦慮,有的迷茫,有的痛苦。陷入悲觀情緒的她們,就像是被放逐到了一個封閉的無人島,像是被放入到真空中,她們的吶喊和哭聲,除了自己,誰也聽不到。

沒有人能夠真正體會她們,沒有人能夠真正明白她們的感受。


那些說著“多大事啊,樂觀積極一點就好了” 的人,其實跟勸殘疾人多運動沒有任何區別。


37歲女博士帶五個月女兒跳樓自殺沒人知道我病了,他們都說我矯情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產後抑鬱症的發病率非常高,在 15% - 30% 之間。也就是說,每10名產婦中可能就有1-3名產婦會出現產後抑鬱。

而根據相關問卷調查,覺得自己有產後抑鬱情緒的產婦多達80%,最終轉化為產後抑鬱症的比例則有8%至40%。

很多人不知道,產後抑鬱的自殺率是普通人的36倍。

產後抑鬱正在殺死中國媽媽,而我們卻對此一無所知。很多人還是選擇袖手旁觀,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

04


對很多媽媽來說,能不能度過產後抑鬱,關鍵取決於丈夫的態度。

之前在一個論壇上,有一個男人分享了自己老婆懷孕後性情大變的帖子,評論區一下子就炸了。

他們並不是來提供幫助的,而都是一些充滿戾氣的惡臭發言。


這些男人,看到產後抑鬱的觀點就是:“慣的!過去生好幾個還要幹活怎麼沒看女的抑鬱?”、“產後抑鬱有錢就行了,給女人買買買和旅遊就不會抑鬱。”,甚至還有人說“打一頓就好了!”

我們不得不承認,在有些丈夫對產後抑鬱的認知就是這樣淺薄。

他們本該是妻子最可以依靠的人,是需要和妻子一起度過難關的人。做撒手掌櫃就算了,他們居然連傾聽妻子的苦惱都覺得多餘、覺得煩。

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個紀錄節目,是讓妻子和丈夫面對面,讓妻子說出自己在懷孕時候的痛苦和不易。

節目裡,有的妻子邊說邊哭,顯然已經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但是丈夫還是執拗地覺得:你就是太矯情了。


37歲女博士帶五個月女兒跳樓自殺沒人知道我病了,他們都說我矯情

他說:什麼產後抑鬱啊,那都是網絡杜撰出來的,女人就是小題大做。

37歲女博士帶五個月女兒跳樓自殺沒人知道我病了,他們都說我矯情

直到妻子說出:是不是我死了,你才會後悔沒有好好照顧我?!

產後抑鬱很可怕,但是卻比任何抑鬱症都更好治癒。


她們最需要就是家人的理解,丈夫的支持和陪伴。

很多時候,比起一句不痛不癢的安慰,丈夫只要能多做一點點,就可以緩解媽媽很多壓力。

一個網友就曾說過:現在最想聽的不是丈夫說我愛你、別哭了,而是“放著,我來”。

或許你不能讀懂媽媽們的悲傷,但是你可以成為她們的鎧甲,讓她們知道,她們絕不是在獨自堅強。

不要嘲笑她們的眼淚,因為你不知道那是積攢了多少委屈後的爆發;

不要抱怨她們情緒太多,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她們正在面臨著什麼;

也不要覺得自己幫不上忙,只要你在她們艱難的時候多做一點,她們都會覺得無比安慰;

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似乎女人一旦當了母親,就必須身披鎧甲。

帶好娃是本分,帶不好孩子就是失職。

事實上,這句話是最大的謊言,背後也藏著女人最深的無奈。

她們也是父母手裡的寶貝,也想一直做那個可以向愛人撒嬌的姑娘。

因為變成了媽媽,才必須硬著頭皮去做那些原本做不到的事情。

從此她們看似不怕苦,不怕累。

可她們也會害怕,害怕自己的付出沒有人理解,無助的時候沒有人可以傾訴,想哭的時候只能獨自嚥下眼淚。

抑鬱從不是因為脆弱,反而是因為堅強了太久。

如果你是媽媽,我想告訴你,第一次做母親,你真的很棒。

但請你記得,沒有什麼比自己更重要,給自己一個緩衝的空間,你不必小心翼翼地藏起自己的委屈和壓力,也不需要做一個完美的母親。

如果你是爸爸,請對妻子多一份耐心和傾聽,多一個擁抱。

她們需要的,不過是一個共同分擔的臂膀,一個敲開心門的人。

陪伴和理解,是最好的良藥。

好好珍惜,珍惜那個拼了命為你生兒育女的女人。

別讓你的妻子,活成孤獨的超人。

“嘿,別害怕,還有我在,我永遠陪你。”

點個“贊”,願每一個媽媽都被溫柔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