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不是誇張,古人的肺腑之言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鯨魚領航。

我國的歷史文化已經流傳了千百年的時間,而傳統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我們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洪流中,仍然能夠屹立不倒,且在今天還能大放異彩,說明了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飲酒文化在我國也是由來已久,古人喜歡在月下獨酌,怡情助興,而更多時候,古人喜歡借酒消愁。

我們都知道大詩人李白也喜歡喝酒,而且一喝酒就能斗酒詩百篇,不得不說,就連其他的大詩人也喜歡喝酒,白居易還寫過“不如來飲酒,相對醉厭厭”這樣的詩句,我國的飲酒文化確實可以追溯到古代,而且在時代發展的今天,飲酒在很多人的生活中也還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在辛苦工作了一天回到家後,小酌一杯,是許多人的日常生活現象。

“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不是誇張,古人的肺腑之言

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酒一方面可以在宴會上用來助興,一方面,飲酒能夠養生,使人延年益壽,當然,這些都是建立在適當飲酒的基礎上,一旦過度飲酒,輕則誤事,重則傷身傷心,危及健康。

俗語說:“酒是穿腸藥,色是刮骨刀”,除了“酒”之外,還有一個“色”,在電視劇中我們也經常能看到,君王要是不顧眾人的反對,一定要將一個女子納入後宮,群臣不免要責怪後宮之中多了一個迷惑皇帝的女人,而皇帝要是因為這個女子,縱情後宮,不顧朝事,這時候大臣們就要說這個女子是妖孽,是入宮迷惑皇帝的,應當處死。可見美色有時候確實能讓國家顛覆,人心惶惶。

《三國演義》我想大家或多或少都看過,裡面的英雄好漢都喜歡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小說裡關於喝酒的情節也不少,曹操這樣的梟雄也喜歡喝酒,但因為喝酒誤事的,小說中自然也有提到,還有不少人都因此丟了性命,這其中要數張飛最為出名了。

要說喜歡喝酒,就想到了張飛,張飛性格粗魯,每逢喝酒就要喝到爛醉如泥,還喜歡暴打部下,《三國演義》第八十一回,關羽死後,劉備伐吳,往閬中發信,遷張飛為車騎將軍,統領司隸校尉,封為西鄉侯,併兼任閬中牧。但張飛這邊在閬中,聽到關羽被東吳殺害的消息,又氣憤又難過,涕泗滂沱,將士們就用酒來勸說張飛,張飛一喝醉,部下的人有一點冒犯,就被他用鞭子抽打,被鞭子抽死的人也不少,部下心中沒少對此有怨恨。範疆、張達二人更是經常被鞭打,早就懷恨在心了,張飛念及關羽的死,又終日沉浸酒中,範、張二人密謀已久,聽聞張飛又醉臥帳中,於是潛入張飛營帳,以短刀刺入張飛的腹部,張飛到死都只叫出了一聲,當真是喝酒喝的命都沒了。

“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不是誇張,古人的肺腑之言

不只是在古代,現在也有很多因為喝酒而出洋相甚至失去生命的人,特別是在娛樂圈中,因為喝酒而被封殺的人也不少,比如著名的主持人樂嘉,在節目錄制的過程中,為了鼓舞要上臺的嘉賓,自己做了喝酒壯膽的示範,但節目的另外的兩個導師並不贊成這樣的做法,樂嘉喝酒後,因為有些醉了,就口不擇言在舞臺上與導師發生了衝突,還不斷大罵和爆粗口,儀態盡失。這件事情直接的導致了樂嘉在往後的主持生涯中屢次碰壁,最終淡出人們的視野,可謂是因為喝酒,斷送了自己的主持生涯。

再來說說這個“色”,都說“色字頭上一把刀”,美色誤國,歷史上不少君王都栽倒在美女的石榴裙下,愛江山更愛美人,後宮佳麗三千,氣質面容絕佳的女子更是不少,都說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莫說帝王家,凡夫俗子也會被美色迷惑,不過是帝王家的事蹟,更廣為人知罷了。

“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不是誇張,古人的肺腑之言

商有妲己迷惑紂王,周有為博美人一笑而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漢有成帝沉迷於趙飛燕,唐有明皇沉溺於楊貴妃,今天要說的,是號稱“花蕊夫人”的後蜀孟昶的妃子費貴妃,花蕊夫人才氣不輸謝道韞,美色可比肩昭君,可謂是才貌雙全。

花蕊夫人出身歌姬,後被父親進獻給了孟昶,進宮後深得孟昶的喜愛,封為費貴妃。費貴妃喜歡牡丹花,孟昶便為了討她歡心,在後宮為她建了一座牡丹園,並且從天下蒐集名貴花種種在園裡,供她觀賞,每當群花盛開時,費貴妃身在其中,“花不足以擬其色,蕊差堪狀其容”,孟昶更是為其傾倒,由此便有了“花蕊夫人”的名號。

孟昶終日沉迷於酒色之中,後來大宋軍隊南下,孟昶投降,全部家眷財產都要被押往開封,花蕊夫人也在其中。此時花蕊夫人已經名滿天下,趙匡胤也想要一覽芳容,但苦於沒有機會,於是為了看一眼花蕊夫人的美貌,趙匡胤重賞孟昶全家,在孟昶攜帶家眷進宮謝恩時,終於見到了花蕊夫人。

“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不是誇張,古人的肺腑之言

眾人領了封賞,一一謝恩,到花蕊夫人時,只見蓮步輕移,來到趙匡胤面前拜倒,趙匡胤只覺一陣芳香撲鼻,耳中似有嫋嫋餘音,饒是看遍百花的趙匡胤也一時失了神,被迷得神魂顛倒。七日後,原本健康的孟昶突然在家中暴斃而亡,費貴妃先遭遇國破,後遇家亡,自然傷心欲絕,好在趙匡胤安排處理的很體貼,念及恩情,花蕊夫人不得不再次入宮謝恩。

不久後,趙匡胤就將花蕊夫人納入宮中,封為貴妃。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對此十分反對,覺得紅顏禍水,定會誤國,但趙匡胤聞此,覺得趙光義還是為了國家,故而沒在說什麼。但趙光義可沒有這麼好心,誰不喜歡美人,趙光義自然也是看上了花蕊夫人,但花蕊夫人已經被趙匡胤封了貴妃,想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讓趙匡胤廢了花蕊夫人,趙匡胤還不聽,這更讓他嫉妒難耐。

一天,趙光義來探望生病的趙匡胤,趙匡胤睡下後,他準備離去,恰好此時內侍通報費貴妃來探視,趙光義早有賊心,又怎會放過這樣的機會,便在堂中等候,費貴妃一見堂中只有晉王一人,便想離去,趙光義卻上前扯住她的衣袖,輕浮道:“久聞‘花蕊夫人’的名號,愛慕已久,今日果然覺得百聞不如一見,如能共飲一杯,此生無憾。”

“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不是誇張,古人的肺腑之言

花蕊夫人一見晉王竟是個無賴,羞憤難當,而侍從又不敢得罪晉王,已經離去,花蕊夫人只能叫晉王自重,趙光義卻笑道:“你不和我飲酒,是因為我不是皇上嗎?”,此時原本在睡覺的趙匡胤突然出現,氣道:“登徒浪子!”,晉王嚇的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趙匡胤又怒罵了一番,最後趙光義倉皇而逃。

從這以後,趙氏兄弟算是真正的反目了,雖然之前兩兄弟因為儲君之爭已然有了間隙,但花蕊夫人這一件事情才使他們真正的撕破了臉皮。花蕊夫人天生貌美,後蜀孟昶為她勞民傷財,最終國破了,自己也死了,趙氏兄弟為她反目成仇,雖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皮囊不是我們自己能選擇的,但人心會因為美色滋生慾望,而慾望則讓人墮入深淵。

“酒是穿腸藥,色是刮骨刀”這樣的忠言是古人長時間經驗的總結而留給我們的,時間會分辨真假,平凡的米,會變成一鍋餿了的米飯,平凡的米,也會變成甘醇的酒,只有經歷了時間的考驗,才會知道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些話,是有用還是沒用,就像這句俗語,經歷了時間,依舊能夠給我們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