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圖鑑——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逛吃逛吃,美景淨化了眼睛,味蕾自然也需要美食的撫慰。找美食原本就是吃貨們出遊的一大樂事,這個季節,吃鮮花,吃野菜,吃山珍,雲南的美食早已噴香上桌,等待食客們大快朵頤。

五一在雲南,吃什麼?怎麼吃?雲南各地都有自己優秀的美食“課代表”,讓你從早餐到夜宵,一天4頓不重樣,準備好迎接這一波“美味暴擊”了麼?

吃貨圖鑑——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早餐篇

一日之計在於晨,比起包子饅頭,在雲南,一碗“加帽”的米線,一份軟糯的餌絲餌塊裹挾著“碳水滿足感”更能點燃人們的味蕾。過橋米線、大救駕、蒸餌絲……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怎能少了這一口?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過橋米線

吃貨圖鑑——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是雲南滇南地區特有的小吃,起源於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地區,由湯料、佐料、生的豬裡脊肉片、雞脯肉片、烏魚片及五成熟的豬腰片、肚頭片、水發魷魚片製作而成。

玉溪市鱔魚米線

吃貨圖鑑——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鱔魚米線。紅塔區宣傳部供圖 鱔魚米線以新鮮野生鱔魚和優質米線為主料,佐以香菜、薄荷、蔥花、韭菜、油辣椒、花椒油、大蒜油、醬油等配料,色澤鮮豔,紅、白、綠相間,口味獨特,麻、辣、鮮、香,滑嫩爽口。其中滋味只有親自品嚐過才能真正的體會。而一年一度的“玉溪米線文化節”更是使鱔魚米線名聲大震。

保山市騰衝大救駕

吃貨圖鑑——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看新時代·雲南一分鐘》州市系列宣傳片之保山篇截圖

騰衝人將大米精加工為餌絲、餌塊,已至少有三五百年曆史。相傳南明天子朱由榔(永曆帝)當年敗逃西陲,曾在一農家吃下了一大缽炒餌塊,飽腹療飢之餘猶覺餘味無窮,於是讚歎不已,並將其稱為"大救駕"。從此,“大救駕”便成了騰衝炒餌塊的“封號”,乃至騰衝餌絲、餌塊的代名詞。

曲靖市蒸餌絲

吃貨圖鑑——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蒸餌絲是雲南省曲靖市的一道特色小吃,這道小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曲靖蒸餌絲的主料為當地產的筒子餌塊。它是用曲靖沿江、珠街一帶產的優質稻米,按傳統工藝加工而成的。

午餐篇

汽鍋雞、野生菌、臘排骨火鍋……這些正餐餐桌上扮演主角的“硬菜”中午便在雲南人的餐桌上“粉墨登場”,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作為補給線,在雲南作“吃貨”可以很任性。

昆明市汽鍋雞

吃貨圖鑑——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汽鍋雞。新華網 劉雲 攝

汽鍋雞是雲南的名菜之一,早在200多年前就在滇南民間流傳。汽鍋雞,因用汽鍋蒸制而得名。主要食材是雞肉,主要烹飪工藝是蒸,有補虛養身、補血、健脾開胃的功效。

楚雄彝族自治州

野生菌火鍋

吃貨圖鑑——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野生菌火鍋是雲南特有的美味,楚雄野生菌火鍋是雲南六大名吃之一,食材生態、味道鮮美,是無數食客的最愛。雲南複雜的地形地貌,多樣的森林類型、土壤種類以及獨特的立體氣候條件,孕育了豐富的野生食用菌資源,種類多,分佈廣,產量大。

麗江市臘排骨火鍋

吃貨圖鑑——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正在晾曬的臘排骨

麗江臘排骨是用豬排骨,加大量食鹽醃製,經約15天醃製後,鹽味已經深入骨髓,骨頭與肉的味道融在了一起,水分被大量醃出來,這時,肉的香味還不足;經食鹽醃製後,拿出來在背陰通風處晾乾,晾的時間在一個月到三個月之間,然後其味道變得“臘味十足”了。

大理白族自治州海稍魚

大理州賓川縣海稍湖盛產白鱗魚,肉質細嫩,口感特別好,很多客人不遠千里都到那裡去吃海稍魚。海稍魚有兩種口味:一味為酸辣、一味為清湯,酸辣的湯色暗紅,味重適口;清湯的湯色乳白,清鮮美味。

晚餐篇

雲南民族眾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美食,傣族的撒撇、傈僳族的漆油雞、佤族的佤王宴……在雲南,位居三餐“C位”的晚餐可選項變得愈加豐富。品一方美食,賞一方文化,不同食材和烹調方式共同作用下精心製作的美食裡蘊含的是不同民族的智慧,每一口都是雲南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撒撇

吃貨圖鑑——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德宏傣族撒撇,頗受當地各族群眾喜愛,就連北京、上海、廣東及港澳遊客吃了後都讚不絕口,再到德宏後,有的人還點名要這道菜。傣族的撒撇有苦撒、魚撒、撒大滷、檸檬撒、茄子撒等。“撒撇”的濃汁是在殺牛時取出來的,從牛胃進入牛腸中的那一部分苦腸。撒撇以生吃為佳,第一次吃只能試著吃一點,味又苦又涼能去暑氣。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漆油雞

吃貨圖鑑——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翻炒漆油籽粉。記者 李熙臨 攝

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漆油是當地人餐桌上再尋常不過的食物。漆油雞,則是每一個怒江人、每一個到怒江的遊客都品嚐過的美味,這種具有益氣補血功效的傳統食物在怒江頗具人氣。

迪慶藏族自治州尼西土鍋雞

吃貨圖鑑——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遊客品嚐尼西土鍋雞。記者 全婧 攝

尼西土鍋雞一定要用尼西土陶燉制而成,不需要高超的烹飪手藝,原汁原味,營養豐富,這就是尼西土鍋雞精髓所在。尼西是一個美麗的藏族部落,因善制黑陶(又稱土鍋)而聞名滇西北,尼西黑陶工藝世代相傳已有近千年歷史。

臨滄市佤王宴

吃貨圖鑑——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臨滄的“佤王宴”是佤族農耕文化和酒文化的縮影,更是佤民族用酒和歌釋放情感,連接歷史與未來,連接外界和賓客的一根母帶。“佤王宴”原為佤王用來招待部落首領、異族使者及尊貴客人的最高接待盛宴。“佤王宴”以長條原木板為桌,美食多由牛排、毛肚、涼菜、辣椒、佐料等組成,主食糯米飯、雞肉爛飯,系手抓。

宵夜篇

晚餐過後,雲南的美食之旅就結束啦?並沒有!當夜幕降臨,各具特色的宵夜迎來了自己的主場。約上三五好友,烤點豆腐,炸盤“蟲子”,最好再來杯醇香的包穀酒,這才是雲南人獨有的“煙火味”。

普洱市磨黑燒烤

吃貨圖鑑——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寧洱本地美食-磨黑燒烤。董建華 攝

說起雲南燒烤,寧洱的磨黑燒烤絕對是佔有一席之地。烤豬蹄、烤雞腳、烤臭豆腐、烤韭菜、烤小瓜、炸竹蟲……應有盡有。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香茅草烤魚

吃貨圖鑑——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香茅草烤魚和眾多傣族美食。記者 戴振華 攝

香茅草烤魚,是雲南滇南地區一道碳烤鮮羅非魚菜餚,也是地道傳統的一道傣族風味菜餚。由於做法獨到、香料獨特、鮮香可口,在傣味菜餚中知名度非常高,是傣家人款待貴賓不可少的一道菜。

昭通市昭通小肉串

吃貨圖鑑——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吃貨圖鑑——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昭通小肉串。來源:昭通新聞網

前段時間一部燒烤美食紀錄片《人生一串》爆紅吃貨圈,《人生一串》第一集便介紹了雲南昭通小肉串。“在雲南昭通,牛肉串是不接受單點的,如果你想吃,請50串、100串的下單,只有這樣點單,才夠有味。”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文山燒烤

吃貨圖鑑——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文山燒烤。供圖

吃貨圖鑑——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文山燒烤。供圖 走在文山的街邊小巷,大大小小的燒烤攤隨處可見,足可以看出文山人的“好吃”。文山的燒烤除了我們平時見到的牛肉、臭豆腐外,烤的還有騾子乾巴、水果小番茄、螺螄、洋絲瓜、魔芋、青豆、人工菌、茄子片、豬肚豬皮、粉腸、肥腸、香菇腳等等,可謂“包羅萬象”。

雲南網編輯 樂誠弘韻 整合報道

吃貨圖鑑——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掃碼觀看更多“雲遊”慢直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